•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热点聚焦
  • 4: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 5: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 6:要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融资
  • 12:上证零距离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资金
  • A8: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江连海再吁养老金和银行理财资金入市 关键要建立严密的投资机制加强监管
  • 基金经理话改革
    集体看好“新蓝筹”
  • 四企业代表问答实体经济
  •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今年“推六控一”
  •  
    2012年3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3版:两会特别报道·热点聚焦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两会特别报道·热点聚焦
    江连海再吁养老金和银行理财资金入市 关键要建立严密的投资机制加强监管
    基金经理话改革
    集体看好“新蓝筹”
    四企业代表问答实体经济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今年“推六控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今年“推六控一”
    2012-03-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图为剧锦文做客上证演播室

      “云”火爆似乎就在一夜之间,中外企业又现“一窝蜂”;新型客机、航母特别抢镜,但高端装备仍未摆脱“心脏病”,自主创新路漫漫;光伏产业内外交困,至今难挡刺骨寒风;核电热被“震”得四分五裂,核电发展前途未卜……

      一年时间,“大干快上”的声音渐少渐小,被视为资本市场“热词”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还能继续点燃市场的“兴奋点”吗?“有保有压”的政策背景下,该如何看待相关产业投资前景,并把握投资机会?

      “上证演播室”邀请中国发展战略事业研究会的副理事长,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教授剧锦文一一解读。

      ⊙记者 李雁争 ○编辑 艾家静

      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大方向: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

      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时俱进,政策层面也将有保有压,推六控一。

      新能源将受抑制

      “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扩大国内需求,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表述释放新信号:即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态度已经由过去的“大干快上”转变为现在的“有保有压”。

      剧锦文进一步解读称:“保”主要体现在“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大力发展”五大产业上;“压”则体现在“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方面。

      也就是说,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获政策力推,而以太阳能光伏和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今后可能受到抑制。

      高端装备大有可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大力发展”五大产业,高端装备位居首位——在剧锦文看来,如此排序是由产业自身特点决定的。

      “与其他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高端装备与传统制造业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剧锦文解释称,借助于传统制造业的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产业。反之,高端装备对传统产业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可以说,“高端装备是带动整个工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眼下,我国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需求非常大。比如航空航天、高速铁路、数控机床、海工设备,等等,都是中国亟须发展的领域。

      先说高铁,“我国国土面积和欧洲差不多大,人口则是欧洲的3倍。人口密度这么高,又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人员流动规模史无前例,高速铁路则是解决密集人群长途运输的最优方案。”

      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高速铁路也最为绿色。“其人均能耗是飞机的十分之一,是普通家用汽车的五分之一。”

      再说数控机床,作为一个“制造大国”,如果我国制造母机的技术不足以支撑整个制造业,后果可想而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拔高了高端装备的重要性,就是抓住了中国工业发展的根本。”剧锦文认为,只要高端装备“给力”,整个工业就可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有实质性突破

      同样是今年要“保”发展的产业,政府工作报告偏偏把“新一代信息技术”拎出来做了单独说明。这意味着什么?

      “这是由产业的技术水平决定的。”剧锦文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的五大产业,其技术水平都不太成熟,未来发展还有不确定性。而新一代新兴技术产业不同,在细分领域,中国企业并不存在技术瓶颈,或者说与国际水平差距不大。

      比如三网融合,“我认为完全没有技术障碍,体制问题才是发展瓶颈。”剧锦文认为,如果今年在体制上能够理顺,就可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突破必然带来机会。以智能电网为例,目前在我国处于初建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建设,对传统设备进行升级更新。

      国家电网日前透露,今年智能电网投资将超过3000亿元,预计将解决超过40万人的用电问题。那些在智能电网基础设备制造领域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大型制造商必然具有中长期的投资价值。

      (相关报道详见中国证券网www.cn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