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热点聚焦
  • 4: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 5: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 6:要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融资
  • 12:上证零距离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资金
  • A8: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新预算法或将继续限制地方发债权
  • 2012,节能减排攻坚战打响
  • 北大法学教授刘剑文:财政超收部分未来可考虑退税
  •  
    2012年3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5版: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新预算法或将继续限制地方发债权
    2012,节能减排攻坚战打响
    北大法学教授刘剑文:财政超收部分未来可考虑退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北大法学教授刘剑文:财政超收部分未来可考虑退税
    2012-03-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郭一信

      ⊙记者 郭一信 ○编辑 宋薇萍

      

      从地方债务管理到加强财政预算监督,社会对目前预算法的修订寄予了许多期待。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全国人大委托项目《税法通则》和《转移支付法》等起草组组长刘剑文近日接受本报记者访谈,就预算法修订进行了前瞻性解读。

      建议一:考虑预算调整权和修改权归位于人大

      上海证券报:此前已经开展了好几年的预算法修订工作,今年终于将有实质性进展,您对目前预算法的修订有什么看法?

      刘剑文:在讨论预算法修订时,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目前此轮预算法修订究竟应当解决哪些问题。换句话说,就是修订法律的目标和价值是什么,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此前的谈话中对于当前预算改革的方向,主要提出了加强预算公开、促进预算覆盖完整性以及加强预算监管等几个重点,应该说此次修法主要也是体现这几个要点。

      此外,我们还应当关注修订幅度的大小问题,现在究竟是要小改还是要大改?从此轮修法的现实条件来看,目前还不具备大幅改动的现实条件。现在国务院讨论通过的预算法草案只是讲了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没有涉及更深入的内容。

      上海证券报:在加强预算监督方面,我们目前的预算法还有哪些可以完善的空间?

      刘剑文:在目前不断深化的改革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间的联结点就是财政体制改革。在预算权的配置上,我们现在的预算法中预算的编制是由政府行政机关来负责,而预算的审批是由立法权力机关负责,但目前预算法框架中对于预算的调整权、预算的修改权和预算的决定权等的配置,都主要还是落在政府行政机关,未来主要在这方面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使预算权的配置更加有效,应该重新考虑预算调整权和修改权归位于人大的问题。

      建议二:地方自主发债的限制不宜过大改动

      上海证券报:社会目前对于地方债务关注度很高。此前预算法中规定,地方政府不能自主发债,您认为未来预算法修订后是否会对地方发债有新的表述?

      刘剑文:允许地方发债必须是有条件的,为了要保持财政平衡和未来偿还能力,必须要对其规模进行控制。以前是说要经过国务院同意,现在主要还是由财政部代发。最近谢旭人明确指出,2012年要继续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因此目前条件下赋予地方自主发债的权利还是比较困难的,我国现在还没有建立类似西方国家中允许地方政府破产的机制,因此如果地方政府未来偿还能力出现问题,最后还是需要上级政府进行接管。所以现在必须更多地考虑风险问题。我认为目前预算法对于地方自主发债的限制还不宜做出过大改动。目前还是解决预算公开等比较优先、条件也更为成熟的问题更可行一些。

      建议三:未来应对财政超收追究责任

      上海证券报:除了上述问题外,多年以来财政收入的连年超收也比较受到关注,您认为如何从预算法的角度改善这个问题?

      刘剑文: 在超收收入方面,现在很多地方政府的偏向是超收越多越好,而很少有人、包括地方政府去思考超收收入的正当性在哪里。原则上说只要由人大通过的预算,就是有法律效力和执行力的,当然很多时候由于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应该准许预算有一定的弹性空间,比如可以规定在一个多大的公众可接受范围内,允许实际财政收入和预算数的差异,我们是建议在5%的上下浮动范围内。

      此外,未来还应该对超收追究责任,当然现在追究行政责任并不具备显示条件,但还是有一些追究责任的方式可以考虑,比如超收的直接责任人应该到人大去被问责,应向人大解释原因,通过施加压力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主要还是应该从硬性规定上,让各级政府建立法律范围以外的超收收入必须受到遏制的意识。

      另外,未来还应当考虑超收部分可以适当退税,第三种方式就是继续完善推广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现在地方还没有稳定调节基金,地方以后可以考虑借鉴中央的制度来建立调解基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