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热点聚焦
  • 4:两会特别报道·区域点睛
  • 5:两会特别报道·区域点睛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创业板·中小板
  • 13:专版
  • 15:专版
  • 16:专版
  • 19:专版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区域经济热点演绎“新坐标”
  • 重庆 发展新坐标:两江新区 平均每天开工一个千万级项目
  • 广东 发展新坐标:南沙、前海、横琴三大示范新区 一个比一个“特” 广东胃口不小
  • 青海 发展新坐标: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 每年十个亿:既要绿起来 也要富起来
  • 辽宁 发展新坐标: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 振兴东北,靠三大战略再上台阶
  •  
    2012年3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4版:两会特别报道·区域点睛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两会特别报道·区域点睛
    区域经济热点演绎“新坐标”
    重庆 发展新坐标:两江新区 平均每天开工一个千万级项目
    广东 发展新坐标:南沙、前海、横琴三大示范新区 一个比一个“特” 广东胃口不小
    青海 发展新坐标: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 每年十个亿:既要绿起来 也要富起来
    辽宁 发展新坐标: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 振兴东北,靠三大战略再上台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青海 发展新坐标: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 每年十个亿:既要绿起来 也要富起来
    2012-03-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青海 发展新坐标: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 每年十个亿:既要绿起来 也要富起来

      ⊙本报两会报道组

      ○编辑 艾家静

      

      自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设立以来,循环经济渐成青海发展的新亮点。

      两会期间,青海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每年将有10亿元资金投入支持该试验区发展,去年中央财政安排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后已取得初步成效。

      值得关注的是,青海代表团还在两会期间提出建议:尽快核准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并着手研究新疆电网与青海格尔木电网联网方案,为实现坚强电网,优化资源配置做好积极准备工作。同时,青海代表团还建议加快青海省太阳能光伏大型并网技术及电网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2月中旬,共有28个国家部委和单位以签订协议、出台备忘录、下发会议纪要和文件等形式,明确了支持青海藏区发展的政策措施,部分已付诸实施。”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发改委主任张守成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在各支援方共同努力下,全年共明确援青资金3.36亿元,其中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明确资金4.58亿元,中央企业明确资金1.07亿元,各类捐助资金0.71亿元。共确定援助项目117个,其中启动实施49个,全年完成投资1.31亿元。

      为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十二五”期间,每年将有10亿元资金投入支持该试验区发展。据介绍,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2亿元,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青海代表团还建议国家能源局尽快核准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同时建议着手研究新疆电网与青海格尔木电网联网方案,为实现坚强电网,优化资源配置做好积极准备工作。

      西宁—格尔木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青海—西藏联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格尔木—拉萨±500千伏直流工程、拉萨换流站接入220千伏电网交流输变电工程共同组成青藏联网工程。“该工程可以满足青海柴达木盆地的用电需求,对于加快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青海代表团还建议加快青海省太阳能光伏大型并网技术和电网基础设施建设。

      据了解,在国家1.15元/千瓦时光伏电价补贴政策的激励下,截至去年底,青海省光伏并网电站建设规模接近100万千瓦,在建光伏电站项目44个,大部分集中在柴达木盆地,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基地。

      青海代表团提出,省委省政府已提出建设千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的目标,但目前电网规模不足以支撑千万千瓦级光伏电的输送能力。

      为此,“建议统筹规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希望及时审定青海省太阳能开发规划并纳入《全国可再生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大青海电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建议尽快颁布国家层面的技术标准,规范行业技术要求,促进光伏产业更加规范、有序发展;建议加强水光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结构建设,从国家层面积极支持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以实现光伏发电调频调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