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财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专版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产业纵深
  • 12:两会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调查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一周最关注
  • 重点导读
  •  
    2012年3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T5版:钱沿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5版:钱沿周刊
    一周最关注
    重点导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一周最关注
    2012-03-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一周最关注

      信托试水融资平台类

      资产证券化

      日前部分信托公司再次通过政信合作的方式,试水融资平台类资产的证券化业务。这也使得信托公司有望成为银行之后,为地方融资平台“输血”的金融主力之一。

      相比往年,进入2012年后,政信合作类信托理财产品开始在市场上兴起。根据展恒理财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2012年已发行的政信合作类产品有12只,平均期限为1.83年,平均收益10%,资金募集规模占2012年信托产品总规模的18.21%。2012年以来,民间资本不断通过信托公司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

      此前,发改委曾在2010年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债务进行清理整顿。纳入此次清理范围的债务包括融资平台公司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形成的债务。在整顿融资平台方面,对融资平台的退出、剥离和完善治理结构、实现商业运作做出规定。

      有分析指出,今年以来,信托公司重新大规模涉足政信合作信托产品,一方面是因为银监会调整了对融资平台的监管政策,金融系统对融资平台的风险也进行了重新审视;另一方面也是经营压力使然。今年房地产信托面临巨大的兑付压力,而2011年一度兴盛的矿产信托由于采矿权或者探矿权抵押价值很难判断等问题,发行量也开始减少。故而信托公司开始重新涉足政信合作类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