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财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专版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产业纵深
  • 12:两会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调查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美联储避谈“再宽松” 乐观措辞令市场振奋
  • 欧盟宣告债务危机见底 后续挑战仍艰巨
  • 深交所将深化适当性管理
  • ■环球速递
  • 美多数大银行年度压力测试“过关”
  • 美国2012财年财政赤字预计达1.2万亿美元
  • 温家宝:房价远没回到合理价位 调控不能松
  •  
    2012年3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财经海外
    美联储避谈“再宽松” 乐观措辞令市场振奋
    欧盟宣告债务危机见底 后续挑战仍艰巨
    深交所将深化适当性管理
    ■环球速递
    美多数大银行年度压力测试“过关”
    美国2012财年财政赤字预计达1.2万亿美元
    温家宝:房价远没回到合理价位 调控不能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深交所将深化适当性管理
    2012-03-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封一)证券市场改革创新力度加大,工作节奏加快,深化适当性管理,是完成上述关键制度改革的重要前提。

      宋丽萍认为,深化适当性管理是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能力的重要保障。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三农”和文化企业等由于自身的业务模式和规模限制,融资风险较高,传统的金融机构很难对其提供直接有效的支持服务,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资本市场的优势是分散风险、管理风险,并为投资者提供相对应的风险收益回报,在这些传统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应该会有更多的办法和手段。

      宋丽萍还表示,深化适当性管理是提高资本市场稳定性的制度基础。我国资本市场还有一定特殊性,个人投资者直接参与度高,投资者群体数量庞大,单纯的市场风险易酝酿为社会风险。因此,深化适当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将风险在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中合理配置,可以极大增强资本市场对外部冲击的缓冲能力,为提高资本市场稳定性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

      宋丽萍提出,深化适当性管理,应坚持三个方向:一是加强分类管理,证券公司要在客户分类基础上,有针对性加强对不同类别客户的指导和管理。二是适应客户需求。证券公司应及时把握客户的投资需求,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大产品开发力度,丰富适当性管理的产品工具箱,做到能提供合适的产品给合适的投资者。三是细化制度落实。证券公司工作还存在不少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例如,少数会员的客户联络工作存在一定隐忧,有超过20%客户因联系方式无效回访失败,存在服务死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