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财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专版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产业纵深
  • 12:两会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调查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A股拖累 高开低走
  • 国内商品普遍下跌
  • 放量大跌
  • 两市基指大幅下跌
  • 可转债多随正股下跌
  • “一阴吞数阳”
    A股遇反弹以来最大挑战
  • “理财基金”抢眼
    基金创新实现重大突破
  • 逆势买入消费概念股
    机构大举建仓承德露露
  • 超跌股或成反抽急先锋
  • 两市创年内最大跌幅
  •  
    2012年3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市场·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市场·动向
    A股拖累 高开低走
    国内商品普遍下跌
    放量大跌
    两市基指大幅下跌
    可转债多随正股下跌
    “一阴吞数阳”
    A股遇反弹以来最大挑战
    “理财基金”抢眼
    基金创新实现重大突破
    逆势买入消费概念股
    机构大举建仓承德露露
    超跌股或成反抽急先锋
    两市创年内最大跌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一阴吞数阳”
    A股遇反弹以来最大挑战
    2012-03-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梁伟

      ⊙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梁伟

      

      昨日A股放量大跌的表现给了投资者一记闷棍。沪指攻坚未果后选择急速杀跌,当日跌破数条短期均线及2400点大关,并放出“天量”。行业板块亦无一“幸免”,前期活跃的题材股成为重灾区。业内人士判断,上证综指近期可能由拉锯状态步入震荡调整格局。

      周三市场在早盘高开高走之后维持了一段时间的横盘震荡,不过沪指在上冲2478点前期高点时再度折戟。此后市场风云突变,股指突然出现大幅跳水,个股应声而跌,成交量放大明显,最终沪指连续跌破5日、10日、20日、30日线及2400点大关后,收出一根放量的大阴线。

      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2391.23点,下跌64.57点,跌幅2.63%;深证成指报10094.89点,下跌332.35点,跌幅3.19%。两市合计成交3277亿元,相比周二放大六成以上。

      盘面上,题材股成为杀跌主力,电子支付、教育传媒、数字电视、网络游戏、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期活跃板块处于跌幅榜前列,且板块整体跌幅都超过了4.5%。相比之下,银行、钢铁两大蓝筹板块显得抗跌,其中银行板块跌幅仅为0.69%。

      据大智慧超赢资金流向统计显示,昨日大盘资金全天净流出扩大至82亿元。板块资金方面,仅钢铁板块呈现资金净流入,资金流出位居前列的板块则是化工化纤、机械、房地产、有色金属以及交通工具。

      对于昨日的调整,部分人士归因于消息面,但研究机构普遍认为,市场自身有调整的要求。

      申万分析师魏道科认为,首先,上证综指10日均线于本月7日破位,后几个交易日多方再度向上试探,一旦难以有效重返前期的上升通道,不进则退。其次,2009年8月以来的中期下降通道中线位在2473点左右,为近期较强阻力位。在此,短期部分技术指标出现顶背离状态,回调理所当然。

      事实上,经过前期连续上扬,市场短期也是累积了足够多的获利盘。今年以来,沪深大盘分别累计上涨8.72%和13.19%,而不少个股涨幅更是惊人。据统计,即便是经过昨日一跌,两市年内累计涨幅超过20%的个股也有549只,累计涨幅超过30%的有203只,累计涨幅超过50%的也有35只。

      “涨了这么多也需要回调休整,只不过这次调整的力度超过了大部分投资者的预期。”某分析人士指出。

      魏道科判断,周四可能多空稍松口气,但后市向下调整的可能性较大,“沪指下档支撑在60日均线即2300点附近,由于此线至今尚未回抽确认过,此波回调如果在此得到确认,蓄势再反弹,也许市场的参与度会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