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财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专版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产业纵深
  • 12:两会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调查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这些年,保险业的那些销售“陷阱”
  • 谁“卖”了
    我的隐私
  •  
    2012年3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市场·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市场·调查
    这些年,保险业的那些销售“陷阱”
    谁“卖”了
    我的隐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谁“卖”了
    我的隐私
    2012-03-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编辑 毛明江

      ⊙记者 黄蕾 ○编辑 毛明江

      

      手机、座机、婚史、家庭地址……,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为何会被保险公司知晓,并三番五次骚扰?我们不禁质疑:究竟是谁出卖了我们的隐私?

      记者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到,任何一个渠道都可能成为保险公司获取住户信息的源头。而且这些在住户看来十分隐私的一条个人信息,保险公司买来却只需花上“几毛钱”,甚至更低的只有“几分钱”。

      现在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客户登记个人信息,买电器要填写,买汽车要填写,甚至在买了一套化妆品、服装饰品后,服务员也会拿着一张个人信息卡要求客人填写,并美其名曰填写后即可成为会员,可享受会员折扣等等。

      就在这样的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个人信息便不再是隐私,而为别人所掌握。更可怕的是,我们的这些个人信息很有可能就在某个渠道被“卖”了出去。

      “我们一般从4S店、卖场、网站等渠道购买个人信息,通常好一点的渠道,一条信息五毛钱,差一点渠道买来的信息,一条只有几分钱。有本事的保险公司或者营销员,还能从人才市场、人事部门买来个人信息,这些信息通常准确率高。”一位保险营销员私下告诉记者。

      在信息传递高度发达的今天,姓名、年龄、职业、收入等个人隐私都可能成为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对商家而言,谁掌握了更多的个人信息,谁就拥有更多的潜在客户。殊不知,商家的这一行为已经涉嫌侵犯了客户的隐私。

      沪上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告诉记者,依据相关法律,企业有保密的义务,可以允许使用客户信息,但不能转让信息。如果泄露了客户的基本资料,如住址、电话、工作单位等,属于侵犯客户的隐私权。

      然而,由于国内目前没有明确的相关法律来界定侵犯隐私权的范畴,因此,目前还难以彻底杜绝这种泄露隐私的现象。

      “在法律不完善的现状下,最重要的是,客户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资料。”业内人士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避免销售误导。

      那么,如何才能保护好个人隐私呢?消费者最好不要给商家留下个人信息。如确有需要,则要和对方约定保密协议,明确对方不得对外公开个人资料,如对方泄露个人信息,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业内人士为此建议,尽快建立健全针对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细则,国家有关部门成立专门监管机构,彻底打掉信息买卖黑市的“产业链”。从技术上加强对公民信息安全的保护。通过宣传和告知,让公民加强对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视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