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油价上调对CPI影响不大 两巨头炼油板块有望扭亏
  • 开发商加紧出货
    楼市成交持续复苏
  • 美银美林上调
    今年原油价格预期
  • “以价换量”仍将是楼市主旋律
  • 高油价催热石油装备市场
  •  
    2012年3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油价上调对CPI影响不大 两巨头炼油板块有望扭亏
    开发商加紧出货
    楼市成交持续复苏
    美银美林上调
    今年原油价格预期
    “以价换量”仍将是楼市主旋律
    高油价催热石油装备市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油价上调对CPI影响不大 两巨头炼油板块有望扭亏
    2012-03-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国家发改委昨天晚间宣布,于20日凌晨上调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各600元/吨,约合柴油上调0.51元/升,汽油上调0.44元/升。由此,国内93号汽油价格将告别7元/升时代,首次攀上8元/升平台。业内指出,此次调价幅度为近两年来最大,将一举扭转两大石油集团炼油亏损局面。

      ⊙记者 陈其珏 ○编辑 衡道庆

      调价幅度略超预期

      早在今年3月8日,国内成品油调价的必要条件——三地原油22个工作日移动均价变化率突破4%就已满足,意味着调价“窗口”当时已打开,但恰逢全国两会召开,成品油调价一直推迟到昨天才执行。据卓创资讯的测算,截至昨天,三地原油变化率达到10.73%,成为此次油价上调的主要动因。

      上周,多家机构发布预测称,发改委此次或调高成品油价400-500元/吨,但最终实际上调幅度达到600元/吨,略超出市场预期。这一幅度也是近两年来的最大涨幅。

      “之所以调价幅度略超预期,一方面是由于2月份CPI增幅落至4%以下,国内通胀和物价压力缓解明显;另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已做好油价上调的补贴应对,意味着再度上调成品油价的压力有所缓解。”卓创资讯分析师刘峰说。

      高盛数据显示,成品油价格在CPI中所占的权重只有0.5%左右,而本轮汽柴油价平均涨幅在7.4%。据此测算,预计此次调价对CPI的影响为0.37%。

      即便如此,这一调幅也已经过适当压缩。中宇资讯分析师王金涛表示,按照发改委历次调价幅度,单纯考虑国际油价的上涨,此轮国内成品油价对应的上涨幅度应该在750-800元/吨。但考虑到成品油对各行业的物价传导作用,发改委最终适当压缩了调幅。

      而按照600元/吨的上涨幅度计算,此轮调价后国内大部分地区93号汽油零售价格将普涨至7.9元/升以上,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93号汽油则将突破8元/升,触及历史高位。这对小型车汽油消费或带来一定抑制。

      

      两大石油集团

      炼油有望扭亏

      专家指出,此次成品油涨价的幅度略炒预期对两大石油集团肯定是利好,相对来说,炼油比重更大的中石化受益更大。

      “600元/吨的上调有望令中石油、中石化炼油板块扭亏为盈,并极大地提高销售板块的积极性,零售板块则将继续成为重要利润增长点。”王金涛说。

      不过,之前业界预期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同步改革此次未能兑现,这意味着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未来两大石油集团仍有可能重新陷入炼油亏损的境地。

      另一方面,高油价将提升上游油气开采行业的收益,对陆上与海上的油气勘探开发及相关装备也将带来刺激。

      但对其他用油行业如物流、交通、工程机械、汽车等行业来说,油价上调将抬高成本,构成利空。航空则可通过提高燃油附加费来转移油价成本,农业预计将获得中央直补,以抵消油价上涨的影响。

      此外,高油价对替代能源也是利好,预计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行业将从油价不断攀升的过程中间接受益。

      

      将采取措施

      缓解对交通运输行业影响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成品油价格调整后,将采取措施缓解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具体措施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将对涉及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相关收费进行全面清理。一律取消未经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已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得以经营服务性收费名义重新收取;按规定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要通过成本调查、后评价等办法,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

      同时,深入推进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坚决清理各类违规和不合理收费,降低偏高的通行费收费标准。全面清理和规范针对公路客货运输司机收取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合理调节运输各环节利益关系,对未按规定明码标价、利用垄断地位强制收费以及采取价格歧视、价格欺诈等手段收费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该负责人还指出,公路客运、出租汽车行业可按照已建立的运价与成品油价格联动机制,疏导成品油调价影响。

      对于成品油价格调整后,将如何保障市场供应的问题,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国家已明确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两公司加强生产组织和调运,优化产品结构,确保春耕期间柴油市场供应;并要求企业充分发挥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利益调节机制作用,平衡好内部利益关系,调动炼油企业生产积极性,从机制上保障成品油市场稳定供应。同时,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将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对不执行国家规定价格政策,以及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串通涨价、搭车涨价、价格垄断、价格欺诈等行为,要坚决查处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切实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