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返佣防线”全面崩溃
    期货公司深陷价格战
  • 各地佣金标准不一 跨省开户流行
  • 温州立人集团案件后续:5207债权人申报 新发现9处资产
  • 关注两会保民生促消费带来的投资机会
  • 机构调仓港股尾盘跳水
    汽车医药成新宠
  • 券商积极变招 抢占大宗交易新机遇
  •  
    2012年3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返佣防线”全面崩溃
    期货公司深陷价格战
    各地佣金标准不一 跨省开户流行
    温州立人集团案件后续:5207债权人申报 新发现9处资产
    关注两会保民生促消费带来的投资机会
    机构调仓港股尾盘跳水
    汽车医药成新宠
    券商积极变招 抢占大宗交易新机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机构调仓港股尾盘跳水
    汽车医药成新宠
    2012-03-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时娜 ○编辑 梁伟

      

      临近基金季末结算,港交所股权披露资料显示,基金近期频繁调仓,前期涨幅较大的地产、银行、煤炭、机械等板块遭遇机构减仓,而具备较强防御性的汽车、医药板块则获机构继续增持。

      昨日,港股尾盘上演了近期最急的一波跳水,受期指突然大跌拖累,恒指半个多小时里指数急挫逾250点,早盘所有涨幅被吞噬,最终以一根光头光脚的中阴线报收。截至收盘,恒指报21115.29点,跌幅0.95%;国企指数报11036.10点,跌幅1.61%。全日仅成交557.72亿港元。蓝筹及国企成分股几乎全军覆没,仅中资地产、医药板块收涨,中资银行、香港地产股等成重灾区。

      记者采访的多家机构分析人士均表示,没有听闻尾盘出现特别的利空消息,指数及个股的下跌主要是高位承接力不足,获利盘乘机回吐所致。此外,也与基金季度性调仓及增持现金应对潜在的赎回有关。

      港交所股权披露资料显示,前期机构加仓的主要品种中资地产股,近两周遭到机构频频减持。以富力地产和世贸房地产为例,这两只股票年初以来曾因众多外资机构持续增持而涨势强劲,今年前两个月的累计涨幅分别达58%及47%。

      但进入3月后,机构掉转方向开始卖出:3月1日至13日期间,摩根士丹利8度减持富力地产,将持有该股的好仓比例从9.48%降至7.61%;黑石则从2月29日开始减持富力地产,5轮减持后,持有该股的好仓比例降至5.17%;与此同时,3月1日以来, 世茂房地产也遭到摩根士丹利的持续减持,至12日大摩持有该股的好仓比例已降至5%以下,以后如果再减持则不需要再披露。

      与地产股一同被机构减仓的还有机械股、煤炭股及钢铁股等周期性股票。

      建银国际最新研报指出,持续的房地产紧缩政策将迫使内地房地产开发商大幅降价以弥补成交量下降带来的影响,短期该板块阴影难消,建议“莫将赌注押向房地产宽松”。

      外资机构对各中资银行股的看法似乎并不一致。对于民生银行H股,机构近期似乎以减持为主,目前摩根士丹利对该股的好仓持有量,已由2月份的接近9%降到5.74%左右,黑石、瑞银、花旗等持有该股好仓比例也皆有所降低。但是,3月份以来,机构对其他银行股的操作方向却以增持为主,中国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农业银行H股等均出现机构增持身影。

      而医药、汽车板块3月份以来成为外资机构新宠,统计数据显示,摩根士丹利3月份以来持续增持上海医药,目前持有该股好仓比例已提高至7.28%;该机构还同时在增持长城汽车,目前持有长城汽车的好仓比例已高达8.78%;汇丰3月14日也现身长城汽车的大股东名单,持好仓比例增至5%,显示该机构一直在默默收集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