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颖 ○编辑 杨晓坤
去年5月,期货公司投资咨询业务开闸。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期货公司对此进行了诸多探索。尽管业内质疑声不断,但记者发现,这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已经逐渐被品出了滋味。
投资咨询业务初显成效
“不赚钱”、“没什么实际用处”,似乎已成业内对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心照不宣的评价。但记者走访发现,这块业务的确已经为期货公司带来实际收益,虽谈不上“硕果累累”,但已初显成效。
永安期货研究院院长隋东明向记者表示,“今年永安已经签了一单20万的投资咨询业务合同。一开始,并不打算将过多的精力放在投资咨询业务上。但由于客户的确有这方面的需求,且看重我们的研发实力,经过磋商,最终达成合约。”
据悉,今年1月,永安期货研究院与江苏一家棉纺织贸易公司签订了首份投资咨询业务合同,投资咨询费为每年20万元。
据隋东明介绍,永安期货研究院向这家棉纺企业定期提供宏观经济、大宗商品、棉花套期保值业务、跨商品领域及金融工程的研究报告等。同时,这家企业对永安研究院的数据库较感兴趣,要求能公享数据资源。双方还约定,定期共同举办相关的论坛、会议,以及不定期的磋商、交流、人员培训和考察等。
上海中期也在投资咨询业务的拓展上进行了创新探索,为客户量身打造产品与服务。“今年计划打造一个名为‘策略商店’的投资咨询产品。通过这款软件,投资者可以方便地下载策略开发者上传的交易策略,初步定价在500元左右。”上海中期副总经理朱淋靖向记者表示。
另外,上海中期还针对高端客户开设了收费培训,培养程序化交易专业人才。今年,还将继续大力发展这项业务。
不断提高研发实力
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既然投资咨询业务“有利可图”,可以预见,未来同行之间的竞争也将愈演愈烈。
记者从知晓内情的业内人士处获悉,目前,几家大型期货公司正展开竞争,为了与国内一家实力雄厚的化工企业签订投资咨询业务合作,一旦“中标”,将给期货公司带来不菲的收入。
永安期货能源化工分析师郑若金表示,“中国没有原油期货,国内化工企业很难控制进口成本,需要期货公司研发部门进行行情研判,制定应对策略,从而降低采购成本。从这个角度看,现货企业对投资咨询服务有较强的需求。”
一般来说,现货企业对现货市场较为了解,但对全球宏观经济走势把握不够,对期货市场也不熟悉。另一方面,也缺乏人力和财力进行调研,于是需要期货公司的配合和帮助。
而对期货公司而言,提高研发实力才能吸引更多客户,才能越走越远。目前,一些期货公司对研发部门的投入较大,同时,对研发人员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在期货公司的研发队伍中,更是不乏博士的身影。据一家大型期货公司的分析师向记者透露,他入职时,有8000多人竞争研发人员的岗位,最后招了40余人,基本都是硕士,也有海归人士和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