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将长期走高
⊙胡月晓
在当前国内的物价构成中,物流成本过高被指是推高价格水平的重要推手,这甚至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致性关注和政策干预。据笔者的观察,农产品供应地的变化,即农产品非本地化格局的形成,与物流成本和农产品价格高度相关。
肉禽蛋及蔬菜等各类副食品等食用品的全面涨价,最能给普通居民带来通胀的切身感受。而仔细观察各类副食商品供应变化的历史,可以发现产品涨价背后产品供给的一个长期变化趋势——城镇居民的食用农产品供应越来越呈现了非本土化的现象。供应来源的多样化,使得供应不再受时令和本地生产的限制,市场商品越来越丰富。多源化和远程化供应使食用农产品供应越来越丰富了,但本地供应也越来越少了;过去每当本地农产品集中上市时,当季产品价格就大幅下降的季节性现象也越来越不明显,本地产品上市带来的价格回归现象越来越少出现。在食用农产品的非本土供应格局下,由于食用商品单位价值较低,物流成本占据了终端销售成本的极大比重。
那么,压缩流通环节成本,是不是能降低物价呢?结论很不乐观。因为压缩物流成本,主要是靠减少运输环节的收费实现的,这无非是强制实施了交通运输服务部门向农产品贸易部门的转移支付。常识告诉我们,运输成本和销售半径有关。低价值的商品实行就地生产和就地销售在经济上是较合算的,何况对生鲜度有较高要求的食用农产品。因此,近几年食用农产品的持续涨价行为,其背后根源正是供应的非土化趋势。原先郊区种植户挑担进城的蔬菜,现在是千里迢迢坐汽车过来的,因而也变得越来越“石油化”。油价涨,跑运输的就要提价,终端采价就会跟着涨;越是长距离运输,中间批转环节越多,运转成本就越高,物流成本对终端销售价格的影响也就越大。政府干预或出面组织各类服务组织,大抵只能在“运转成本”上产生些影响。
通过观察CPI分项数据,比较食品价格和其他分项价格间的关联性,不难发现,食品价格确实和交通通讯及服务项中的车用燃料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食品和其他分项之间的相关系则明显较低。
再细究一下,农产品供应的“非本土化”格局,是由房地产泡沫所导致的。可以这么推断,农产品供应的“非本土化”格局,是过去10多年城市化快速发展积累的结果,尤其是近几年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加速了这种变化趋势。在全国各地普遍地政府“经营城市”口号下,“以地生财”成了各级政府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资金解决方法,全国各地的城市都在快速地变大。郊区的农地被转变为城市,郊区原先种植户大部分因拆迁“一夜暴富”(虽然仅得到其失去土地价值的一部分),或得到多套住房,或分得不菲的补偿款。靠住房出租生活,或转投其他非农行业,成了郊区农民的普遍现象;农副产品本地供应日渐减少,最终趋向不同程度的消失。
由上诉分析可知,在农副产品的非本土供应格局下,希冀压缩流通环节成本来治理通胀,显然不是对症下药之策。笔者认为,当前中国的通胀,不仅仅是货币现象,更多的是一种经济结构转变带来的价格调整现象。只有在城市化的后续进程中,持续遏制房地产泡沫,设法让城市郊区土地用于本地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在新的格局下重新回归,食用农产品供应的非本土化趋势才会扭转。这当然要转换思维,要有全新的布局。这一关是绕不过去的。因为只有本地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的重新回归,一方面城市居民抱怨菜价过高、另一方面生产地菜农哀叹菜贱伤农的矛盾现象才会在根本上缓解。
(作者系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I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