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杨英杰
目前,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期。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财税、金融、企业、价格、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改革延宕,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突破发展瓶颈的唯一道路在于持续深化、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突破改革瓶颈的关键在于实现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重大突破,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实现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和途径,是决定中国经济能否实现自1978年以来第二次腾飞的决定性一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调整经济结构,根本指向在于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通过扩大内需,牢牢掌握国家发展的主动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如何调整经济结构,指导思想上,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引导一次产业劳动力合理转移到三次产业中去,在大量吸纳就业的同时,提升工业化水平。政策制定上,要坚定不移地发挥市场的自发性作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世界经济发展充分证明了市场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统计数据显示,从1820年到1990年这不到两个世纪的时间里,人均收入增长英国翻了十番,德国翻了十五番,美国翻了十八番,日本翻了二十五番。彻底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的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以电的广泛应用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人类思维方式的以电子通讯、航空航天及分子遗传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都先后发生在市场经济国家。
而放眼中国,文革之后中国经济几近崩溃的局面逼迫我们走向改革开放,因为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以开放促进改革,以改革扩大开放,是中国此前30余年经济发展和政策选择的重要经验。改革开放的最大成就之一,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当代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体制的不平衡,凡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无一不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
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十七大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鲜明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可以说,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就不会有“这面旗帜”、“这条道路”、“这个体系”。
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推动力。经济发展方式如何转变,转变的方向和转变的过程,不取决于任何人为的力量和意志,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市场的自发性作用。市场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有效性和效率方面要比任何政府、团体和个人强大得多。市场的第一手信息掌握在每一个经济主体手中,专家和领导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并不等同于人们处理解决问题的全部知识和信息;信息的不对称决定了市场主体和政府的有限理性,有效的市场经济制度安排可以弥补有限的理性,市场经济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利用人们掌握的全部信息。
当然,以市场手段深入推进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的助推。扩内需、调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基点和主攻方向。政府的作用就在于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尤其是要通过改善民生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
中国发展的阶段性和现实性,决定了必须要把市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当前政府主导的民生改善更好地结合起来。政府要紧紧围绕保障群众的基本需求,实施好保障房建设、新一轮医改、集中连片扶贫攻坚等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发展工程,注重发展经济和提高居民收入同步,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促进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顺利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