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正
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地方政府掌握的基本养老金结余接近2万亿元,全国住房公积金结余2.1万亿元,但在资金投资运营方面,大都以银行存款或购买国债为主,资金使用效率较低、配置渠道有限、投资品种单一。
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引入长期资金,长期资金入市可以形成“鲶鱼效应”,引导市场理性投资。同时,长期资金的保值增值也需要资本市场,两者可以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因此,有必要积极稳妥地引导以基本养老金、住房公积金等为代表的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第一,长期资金入市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有效积累。
美国养老体系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完备的养老体系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发展的同时,资本市场也为其带来了丰厚回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两者实现了较好的互动。以美国401(K)养老计划为例,截至2011年9月底,其资产规模接近3万亿美元,股票资产约占2/3,覆盖30万家企业、4000多万雇员。美国社会普遍认为,401(K)计划着眼于养老保障、财税政策、金融发展三方面的整体考虑和综合衡量,取得了巨大成功,为美国居民积累起较为丰厚的养老资金。
我国社保基金运作的实践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社保基金总资产达8689亿元,股票投资占比32.39%。基金成立11年来,年均收益率为8.41%,比同期通胀率高出6个百分点。但是,反观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与住房公积金,由于投资渠道单一,无法进入资本市场,收益水平较低,而且如果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其实际投资收益为负。因此,有必要引导基本养老金与住房公积金等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促进社会财富的有效积累。
第二,长期资金入市有助于推动我国金融结构转型。
将居民储蓄中用于养老的长期储蓄资产从银行体系分离出来,不仅将推动国民储蓄向社会投资转化,还将进一步细分金融市场,提高直接融资在金融结构中的比重,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也将随之变化。在美国,养老基金占GDP的比重与银行资产占整体金融资产的比重是显著负相关的,表明该国金融结构正逐步从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美国银行存款占居民个人退休账户(IRA)资产比例从1990年的42%逐步减少至2009年的10%,共同基金占比则从22%上升至46%。同时,美国家庭养老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从1980年的15%持续上升至2010年的36%。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主要集中于房地产和存款,分别占51%和32%,配置股票、债券、保险产品的占比仅为13%。2011年,基金、券商集合理财、阳光私募等合计发行规模约4600亿元,不足银行新增存款的5%。因此,有必要积极引导各类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推动我国金融结构转型。
第三,长期资金入市有利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平稳发展。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长期资金是股市平稳发展的基石。以美国为例,截至2009年年底,在州及地方政府高达2.68万亿美元的养老资产中,公司股票就占据了58.3%,共同基金资产占比8.5%;IRA资产的46%配置在共同基金产品上,其中,股票型基金占比56%,混合型基金占比16%,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分别为16%和12%。
我国证券市场参与主体以中小投资者为主,部分投资者热衷于“炒新股、炒小股、炒差股”的现象仍比较突出,市场生态亟须改善。基本养老金与住房公积金为代表的长期资金的入市,有助于培育一批具有稳定业务来源、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专业投资管理机构,有助于投资者结构的完善、市场效率的提高和资本市场的稳定。而且,长期资金倡导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线投资,有助于推动上市企业改善治理结构,实现做大、做优、做强,促进资本市场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本栏目刊载的信息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上海证券交易所力求本栏目刊载的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更多内容敬请浏览上交所投资者教育网站(http://edu.s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