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涂艳 ○编辑 梁伟 张亦文
作为养老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去年交出惨淡成绩单,3000多亿委托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为-0.78%。而据记者了解,22家投资管理人中,最高取得了3%左右的收益率,而最差者与之相差竟达10%。
去年成绩单出炉
作为补充养老金,截至去年底,全国企业年金的累计规模已经超过3500亿元,而令人遗憾的是,去年平均收益率仅为-0.78%,损失超20亿元。
上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召开的全国社保基金监督暨企业年金工作座谈会上,副部长胡晓义在讲话中透露,2011年,全国设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新增7890家,累计达到4.49万家;累积基金新增761亿元,累计达到3570亿元,分别比2010年同比增长了21.3%和27.1%。
去年股债市场的双双拖累也令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带来了困难。据透露,2011年委托投资管理的企业年金全国平均收益率为-0.78%。而当年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23.66%,债基为-1.95%。
对此,胡晓义指出,一部分委托人、受托人的过度干预,追求短期收益,使一些投管人难以形成有效的投资策略。而有的管理机构片面遵循“趁大势利好猛赚钱,大势不利则听之任之”的行为逻辑,也是没有良好业绩的原因之一。
管理能力差距大
4万多家企业“雇主”今后在遴选管理人时需更加谨慎。据透露,22家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去年的运作成绩有较大的差距,其中长江养老险管理的180亿元年金取得了超过3%的收益率,而最差的某机构收益率却为-7.45%。
目前,企业年金采取“备案制”的自主招投标模式,即受托人、投资管理人、账户管理人和托管人都采用招投标方式选出,而建立年金的企业首先需要到人保部养老司做建立年金的方案备案,之后自行完成招投标后,再到监督司备案。
在目前的22家投资管理人中,基金公司占据12席,而保险公司占7席,券商和资产管理公司则为另外3家。其中,平安养老险的年金管理规模最大,近500亿元,而管理规模最小的不超过10亿元。
众所周知,社保和企业年金一向拥有“隐形保本”要求,而受托人在招标投资管理人时会根据委托企业的期望设立预期收益。
对于不同机构的投资管理能力,有业内人士分析,保险机构和一部分基金公司更加擅长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理念上更加趋于保守。而这在复杂性比较大的去年市场中,可能主动躲过了一劫。而部分投资管理人也可能在大类资产配置上出现了问题,或过分看重短期收益而对组合进行了一些“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