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特别报道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B137:信息披露
  • B138:信息披露
  • B139:信息披露
  • B140:信息披露
  • B141:信息披露
  • B142:信息披露
  • B143:信息披露
  • B144:信息披露
  • B145:信息披露
  • B146:信息披露
  • B147:信息披露
  • B148:信息披露
  • B149:信息披露
  • B150:信息披露
  • B151:信息披露
  • B152:信息披露
  • B153:信息披露
  • B154:信息披露
  • B155:信息披露
  • B156:信息披露
  • B157:信息披露
  • B158:信息披露
  • B159:信息披露
  • B160:信息披露
  • B161:信息披露
  • B162:信息披露
  • B163:信息披露
  • B164:信息披露
  • B165:信息披露
  • B166:信息披露
  • B167:信息披露
  • B168:信息披露
  • B169:信息披露
  • B170:信息披露
  • B171:信息披露
  • B172:信息披露
  • B173:信息披露
  • B174:信息披露
  • B175:信息披露
  • B176:信息披露
  • B177:信息披露
  • B178:信息披露
  • B179:信息披露
  • B180:信息披露
  • B181:信息披露
  • B182:信息披露
  • B183:信息披露
  • B184:信息披露
  • B185:信息披露
  • B186:信息披露
  • B187:信息披露
  • B188:信息披露
  • B189:信息披露
  • B190:信息披露
  • B191:信息披露
  • B192:信息披露
  • B193:信息披露
  • B194:信息披露
  • B195:信息披露
  • B196:信息披露
  • B197:信息披露
  • B198:信息披露
  • B199:信息披露
  • B200:信息披露
  • B201:信息披露
  • B202:信息披露
  • B203:信息披露
  • B204:信息披露
  • B205:信息披露
  • B206:信息披露
  • B207:信息披露
  • B208:信息披露
  • B209:信息披露
  • B210:信息披露
  • B211:信息披露
  • B212:信息披露
  • B213:信息披露
  • B214:信息披露
  • B215:信息披露
  • B216:信息披露
  • B217:信息披露
  • B218:信息披露
  • B219:信息披露
  • B220:信息披露
  • B221:信息披露
  • B222:信息披露
  • B223:信息披露
  • B224:信息披露
  • B225:信息披露
  • B226:信息披露
  • B227:信息披露
  • B228:信息披露
  • B229:信息披露
  • B230:信息披露
  • B231:信息披露
  • B232:信息披露
  • B233:信息披露
  • B234:信息披露
  • B235:信息披露
  • B236:信息披露
  • B237:信息披露
  • B238:信息披露
  • B239:信息披露
  • B240:信息披露
  • B241:信息披露
  • B242:信息披露
  • B243:信息披露
  • B244:信息披露
  • B245:信息披露
  • B246:信息披露
  • B247:信息披露
  • B248:信息披露
  • B249:信息披露
  • B250:信息披露
  • B251:信息披露
  • B252:信息披露
  • B253:信息披露
  • B254:信息披露
  • B255:信息披露
  • B256:信息披露
  • B257:信息披露
  • B258:信息披露
  • B259:信息披露
  • B260:信息披露
  • B261:信息披露
  • B262:信息披露
  • B263:信息披露
  • B264:信息披露
  • B265:信息披露
  • B266:信息披露
  • B267:信息披露
  • B268:信息披露
  • B269:信息披露
  • B270:信息披露
  • B271:信息披露
  • B27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视点
  • T7:钱沿周刊 聚焦
  • T8:钱沿周刊 广角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年度报告摘要
  •  
    2012年3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B49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 B49版:信息披露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年度报告摘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年度报告摘要
    2012-03-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年度报告摘要

    重要提示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报告全文同时刊载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本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12年3月28日在深圳招银大学召开。傅育宁董事长主持了会议,会议应参会董事17名,实际参会董事17名,本公司6名监事列席了会议,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

    本公司审计师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和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已分别对本公司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2011年度财务报告进行了审计,并分别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本年度报告除特别说明外,金额币种为人民币。

    本年度报告中本公司、本行、招行、招商银行均指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本集团指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

    本公司董事长傅育宁、行长马蔚华、副行长兼财务负责人李浩及财务机构负责人周松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免责声明

    本报告包含若干对本集团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业务发展的展望性陈述。报告中使用诸如“将”、“可能”、“有望”、“力争”、“努力”、“计划”、“预计”、“目标”及类似字眼以表达展望性陈述。这些陈述乃基于现行计划、估计及预测而作出,虽然本集团相信这些展望性陈述中所反映的期望是合理的,但本集团不能保证这些期望被实现或将会证实为正确,故不应对其过分依赖。务请注意,该等展望性陈述与日后事件或本集团日后财务、业务或其他表现有关,并受若干可能会导致实际结果出现重大差异的不明确因素的影响。

    第一章 公司简介

    1.1 公司基本情况

    1.1.1 法定中文名称: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招商银行)

    法定英文名称:China Merchants Bank Co., Ltd.

    1.1.2 董事会秘书:兰奇

    联席公司秘书:兰奇、沈施加美(FCIS,FCS(PE),FHKIoD)

    证券事务代表:吴涧兵

    1.1.3 联系地址: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7088号

    邮政编码:518040

    联系电话:86755-83198888

    传真: 86755-83195109

    电子信箱: cmb@cmbchina.com

    国际互联网网址:www.cmbchina.com

    第二章 财务概要

    2.1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项 目2011年1-12月2010年1-12月

    境内本年比上年增减%

    2009年1-12月
    经营业绩(人民币百万元)境内

    审计数

    境外

    审计数

    境内审计数境内审计数
    营业收入96,15796,66671,37734.7251,446
    营业利润46,61347,12232,96441.4121,913
    利润总额47,12247,12233,34341.3322,384
    净利润36,12736,12725,76940.2018,235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6,12936,12925,76940.2018,23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

    35,735


    36,129


    25,469


    40.31


    17,85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1,296111,7818,8891,039.5743,096
    每股计(人民币元 / 股)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基本每股收益

    1.67


    1.67


    1.23


    35.77


    0.95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稀释每股收益

    1.67


    1.67


    1.23


    35.77


    0.9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基本每股收益

    1.66


    1.67


    1.22


    36.07


    0.93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69


    5.18


    0.41


    1,043.90


    2.25

    财务比率(%)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税后平均总资产收益率

    1.39


    1.39


    1.15

    增加0.24个 百分点

    1.00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税后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4.17


    24.17


    22.73

    增加1.44个 百分点

    21.17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4.17


    24.17


    21.75

    增加2.42个 百分点

    21.18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3.90


    24.17


    21.50

    增加2.40个百分点

    20.74

    项 目2011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境内本年末比上年末

    增减%

    2009年12月31日
    规模指标(人民币百万元)境内

    审计数

    境外

    审计数

    境内审计数境内审计数
    总资产2,794,9712,794,9712,402,50716.342,067,941
    贷款和垫款总额1,641,0751,641,0751,431,45114.641,185,822
    —正常贷款1,631,9021,631,9021,421,76514.781,176,090
    —不良贷款9,1739,1739,686(5.30)9,732
    贷款减值准备36,70436,70429,29125.3124,005
    总负债2,629,9612,629,9612,268,50115.931,975,158
    客户存款总额2,220,0602,220,0601,897,17817.021,608,146
    —企业活期存款754,904754,904664,94713.53520,734
    —企业定期存款661,866661,866528,63225.20448,391
    —零售活期存款456,688456,688413,88810.34359,783
    —零售定期存款346,602346,602289,71119.64279,238
    同业存款205,699205,699203,0111.32186,201
    同业拆入资金67,48467,48445,57348.0844,321
    归属于本行股东权益164,997164,997134,00623.1392,783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人民币元/股)

    7.65


    7.65


    6.21


    23.19


    4.85

    资本净额202,957202,957165,95422.30121,398
    其中:核心资本156,348156,348127,97922.1788,273
    附属资本59,50659,50651,18016.2746,057
    扣减项12,89712,89713,205(2.33)12,932
    加权风险资产净额1,760,8841,760,8841,446,88321.701,161,776

    注:

    1.有关指标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7年修订)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规定计算。

    2、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年修订)的规定,本集团非经常性损益列示如下: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11年1-12月

    (人民币百万元)

    租金收入281
    处置固定资产净损益1
    其他净损益227
    减: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所得税影响数115
    合计394

    2.2 补充财务比率

    财务比率2011年1-12月

    (%)

    2010年1-12月

    (%)

    本期比上年同期

    增减

    2009年1-12月

    (%)

    盈利能力指标 
    净利差(1)2.942.56增加0.38个百分点2.15
    净利息收益率(2)3.062.65增加0.41个百分点2.23
    占营业收入百分比 
    -净利息收入79.3679.96减少0.60个百分点78.46
    -非利息净收入20.6420.04增加0.60个百分点21.54
    成本收入比(3)36.1939.90减少3.71个百分点44.86

    注:(1)净利差为总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与总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两者的差额。

    (2)净利息收益率为净利息收入除以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

    (3)成本收入比=业务及管理费/营业收入。

     2011年

    12月31日

    2010年

    12月31日

    本期末比上年末

    增减

    2009年

    12月31日

    资产质量指标(%)
    不良贷款率0.560.68减少0.12个百分点0.82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400.13302.41增加97.72个百分点246.66
    贷款拨备率(2)2.242.05增加0.19个百分点2.02
    资本充足率指标(%)
    核心资本充足率8.228.04增加0.18个百分点6.63
    资本充足率11.5311.47增加0.06个百分点10.45

    注:(1)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余额。

    (2) 贷款拨备率=贷款减值准备/贷款及垫款总额。

    2.3 补充财务指标

    主要指标(%)标准值2011年2010年2009年
    流动性比例人民币≥2544.2837.0434.47
    外币≥2577.2973.9671.13
    存贷比折人民币≤7571.8074.5973.69
    单一最大贷款和垫款比例≤103.434.085.70
    最大十家贷款和垫款比例≤5016.6823.4028.82

    注:以上数据均为本行口径,根据中国银监会监管口径计算。

    迁徙率指标(%)2011年2010年2009年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1.331.252.86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5.027.157.42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18.9549.0936.84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17.8325.5524.20

    注:迁徙率为本行口径,根据中国银监会相关规定计算。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期末转为后四类贷款的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末仍为贷款的部分×100%;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关注类贷款期末转为不良贷款的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末仍为贷款的部分×100%;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次级类贷款期末转为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余额/期初次级类贷款期末仍为贷款的部分×100%;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可疑类贷款期末转为损失类贷款余额/期初可疑类贷款期末仍为贷款的部分×100%。

    2.4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

    本集团2011年末分别根据境内外会计准则计算的净利润和净资产无差异。

    第三章 管理层分析与讨论

    3.1 总体经营情况分析

    2011年,在国外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增长稳中有降的情况下,本集团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扎实推进二次转型,实现了盈利的稳步增长与经营效率的持续改善,主要表现在: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11年本集团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361.29亿元,比上年增加103.60亿元,增幅40.20%;实现净利息收入763.07亿元,比上年增加192.31亿元,增幅33.69%;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98.50亿元,比上年增加55.49亿元,增幅38.80%。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A)和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分别为1.39%和24.17%,较2010年的1.15%和22.73%分别提高0.24个百分点和1.44个百分点。经营效益稳步提升,主要是风险资产定价及加息下资产重定价水平提高,带动净利息收入稳步增长;突出经营效能导向、严格预算约束,财务管理规范化与精细化水平稳步提升,促使成本收入比合理下降;顺应市场需求,努力拓展中间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快增长。

    资产负债规模平稳增长。截至2011年末,本集团资产总额为27,949.71亿元,比年初增加3,924.64亿元,增幅16.34%;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6,410.75亿元,比年初增加2,096.24亿元,增幅14.64%;客户存款总额为22,200.60亿元,比年初增加3,228.82亿元,增幅17.02%。

    资产质量运行稳健。截至2011年末,本集团不良贷款余额为91.73亿元,比年初减少5.1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56%,比年初下降0.1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400.13%,比年初提高97.72个百分点。

    3.2 利润表分析

    3.2.1 财务业绩摘要

     2011年2010年
    (人民币百万元)
    净利息收入76,30757,076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5,62811,330
    其他净收入4,2222,971
    业务及管理费(34,798)(28,481)
    营业税及附加(6,091)(4,153)
    保险申索准备(305)(278)
    资产减值损失(8,350)(5,501)
    营业外收支净额509379
    税前利润47,12233,343
    所得税(10,995)(7,574)
    净利润36,12725,769
    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36,12925,769

    2011年,本集团实现税前利润471.22亿元,比2010年增长41.33%,实际所得税率为23.33%,比2010年上升0.61个百分点。

    3.2.2 营业收入

    2011年,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61.57亿元,比2010年上升34.72%。其中净利息收入的占比为79.36%,比2010年降低0.60个百分点,非利息净收入的占比为20.64%,比2010年增加0.60个百分点。

    下表列出本集团营业收入构成的近三年的同期比较。

     2011年(%)2010年(%)2009年(%)
    净利息收入79.3679.9678.46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2515.8715.54
    其他净收入4.394.176.00
    合计100.00100.00100.00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的构成情况

    报告期内本集团不存在对利润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业务经营活动,主营业务也未发生较大变化。按业务种类划分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如下:

    业务种类主营业务收入

    (人民币百万元)

    所占比例

    (%)

    贷款93,83765.90
    存放中央银行5,3123.73
    拆借、存放等同业业务9,5286.69
    债券投资12,5688.83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6,92411.89
    其他业务4,2222.96
    合计142,391100.00

    3.2.3 净利息收入

    2011年,本集团净利息收入为763.07亿元,比2010年增长33.69%,主要原因包括:一是风险资产定价能力及加息下资产重定价水平提升,生息资产收益率水平有明显提高;二是生息资产规模稳步扩张。

    下表列出所示期间本集团资产负债项目平均余额、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及平均收益/成本率情况。生息资产及计息负债项目平均余额为日均余额。

     2011年2010年
    平均余额利息收入平均

    收益率%

    平均余额利息收入平均

    收益率%

    生息资产(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贷款和垫款1,544,58093,8376.081,371,64166,8424.87
    债券投资359,38812,5683.50318,4719,1782.88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350,5055,3121.52246,0003,5461.44
    存拆放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款项235,2419,5284.05214,5034,9472.31
    生息资产及利息收入总额2,489,714121,2454.872,150,61584,5133.93
     平均余额利息支出平均

    成本率%

    平均余额利息支出平均

    成本率%

    计息负债(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客户存款1,961,11232,1111.641,672,50020,7241.24
    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拆放款项329,10810,9583.33295,8204,8421.64
    已发行债务38,4951,8694.8640,0821,8714.67
    计息负债及利息支出总额2,328,71544,9381.932,008,40227,4371.37
    净利息收入/76,307//57,076/
    净利差//2.94//2.56
    净利息收益率//3.06//2.65

    2011年本集团净利差为2.94%,比2010年上升38个基点。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4.87%,较上年上升94个基点,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为1.93%,较上年上升56个基点。

    在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较大幅度提高的带动下,2011年本集团净利息收益率为3.06%,比2010年上升41个基点。

    3.2.4 非利息净收入

    2011年本集团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98.50亿元,比上年增加55.49亿元,增幅38.80%,其中,零售银行业务非利息净收入94.61亿元,较上年增长32.03%,占本集团非利息净收入的47.66%;批发银行业务非利息净收入102.13亿元,较上年增长57.46%,占本集团非利息净收入的51.45%。下表列出所示期间本集团非利息净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2011年2010年
     (人民币百万元)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6,92412,409
    减:手续费及佣金支出(1,296)(1,079)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5,62811,330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4,2222,971
    非利息净收入总额19,85014,301

    3.2.5 业务及管理费

    2011年,本集团业务及管理费为347.98亿元,比2010年增长22.18%;成本收入比为36.19%,比上年下降3.71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明显下降,主要因为费用管控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费用平稳增长,增幅小于营业收入增幅。固定资产折旧、租赁费与上年相比变化较小,受业务扩展、人员增加影响,员工费用和其他一般及行政费用分别比2010年增长26.96%和20.91%。

    下表列出所示期间本集团业务及管理费的主要构成。

     2011年2010年
     (人民币百万元)
    员工费用20,31616,002
    固定资产折旧1,9852,021
    租赁费2,1931,936
    其他一般及行政费用10,3048,522
    业务及管理费合计34,79828,481

    3.2.6 资产减值损失

    2011年,本集团资产减值损失为83.50亿元,比2010年增长51.79%。下表列出所示期间本集团资产减值损失的主要构成。

     2011年2010年
     (人民币百万元)
    资产减值准备支出/(冲回)  
    —贷款和垫款8,1995,570
    —投资78(13)
    —存放和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77-
    —其他资产(注)(4)(56)
    资产减值损失合计8,3505,501

    注:其他资产主要包括抵债资产减值损失。

    贷款减值损失是资产减值损失最大的组成部分。2011年贷款减值损失81.99亿元,比2010年增长47.20%,主要原因是:2011年本集团为了进一步加强资产风险抵御能力,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境内房地产行业等领域的贷款,增提了组合减值准备。此外,根据中国银监会要求,本集团已对涉及国别风险的资产计提了国别风险减值准备,并对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相关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有关贷款减值准备的详情请参阅本章“贷款质量分析”一节。

    3.3 资产负债表分析

    3.3.1 资产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本集团资产总额达27,949.71亿元,比2010年末增长16.34%。资产总额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本集团贷款和垫款、投资及存放央行款项等增长。

    下表列出截至所示日期本集团资产总额的构成情况。

     2011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
     金额占总额百分比%金额占总额百分比%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贷款和垫款总额1,641,07558.711,431,45159.58
    贷款减值准备(36,704)(1.31)(29,291)(1.22)
    贷款和垫款净额1,604,37157.401,402,16058.36
    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461,40416.51394,61916.43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408,30414.61294,95512.28
    存放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款项63,0462.2628,9611.20
    拆出资金及买入返售金融资产205,3567.35235,4649.80
    应收利息10,8520.397,5880.32
    固定资产16,2420.5815,0380.63
    无形资产2,6050.092,6200.11
    商誉9,5980.349,5980.40
    投资性房地产1,7100.061,9460.08
    递延所得税资产4,3370.163,7060.15
    其他资产7,1460.255,8520.24
    资产总额2,794,971100.002,402,507100.00

    3.3.2 负债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本集团负债总额为26,299.61亿元,比2010年末增长15.93%,主要是客户存款稳步增长。

    下表列出截至所示日期本集团负债总额构成情况。

     2011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
     金额占总额

    百分比%

    金额占总额

    百分比%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客户存款2,220,06084.411,897,17883.63
    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205,6997.82203,0118.95
    拆入资金67,4842.5745,5732.0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    
    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4,7240.181,3530.06
    衍生金融负债1,4690.061,8210.08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42,0641.6033,4391.47
    应付职工薪酬3,3200.133,2200.14
    应交税金7,1120.274,9720.22
    应付利息16,0800.6110,3690.46
    应付债券46,1671.7636,2851.60
    递延所得税负债8640.039240.04
    其他负债14,9180.5630,3561.34
    负债总额2,629,961100.002,268,501100.00

    3.3.3 股东权益

     2011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
     (人民币百万元)
    实收股本21,57721,577
    资本公积37,66536,197
    套期储备2783
    盈余公积14,32510,880
    法定一般准备18,79416,812
    未分配利润73,50849,063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1,150)(526)
    少数股东权益13-
    股东权益合计165,010134,006

    3.4 贷款质量分析

    2011年,面对空前复杂的外部宏观形势,本集团深化信用风险管理,以“明确目标、优化流程、组合管理、持续提升,全力推进信用风险管理转型”为指导思想,探索构建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深化信用风险管理全流程优化、提升全面信用风险管理基础“两个全面”工作的持续推进,实现精细化、规范化、流程化的信用风险管理。报告期内本集团信贷资产实现“规模平稳增长、客户结构优化、资产质量稳定、拨备覆盖增强”。

    至2011年12月31日,本集团贷款总额16,410.7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96.24亿元,增幅14.64%;不良贷款率0.56%,比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400.13%,比上年末提高97.72个百分点。

    2011年本集团信贷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密切配合,强调信贷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按照风险、资本、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实施 “控传统促新型、控下浮促定价、控大额促小贷、控两高促绿色、控长期促贸易”的信贷策略,实现资产结构的持续优化。

    按五级分类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下表列出截至所示日期,本集团贷款五级分类情况。

     2011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
     金额占总额 百分比%金额占总额

    百分比%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正常类贷款1,614,94198.411,407,54698.33
    关注类贷款16,9611.0314,2190.99
    次级类贷款3,1860.202,7300.19
    可疑类贷款2,1460.132,6590.19
    损失类贷款3,8410.234,2970.30
    客户贷款总额1,641,075100.001,431,451100.00
    不良贷款总额9,1730.569,6860.68

    在贷款监管五级分类制度下,本集团的不良贷款包括分类为次级、可疑及损失类的贷款。报告期内,本集团资产质量基本保持稳定,不良贷款双降。截至2011年12月31日,本集团不良贷款余额91.73亿元,比上年末减少5.13亿元;不良贷款率0.56%,比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

    受一个月以内短暂逾期零售贷款增加,以及宏观经济下行部分借款人还款不确定性加大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本集团关注类贷款余额及占比上升。截至2011年12月31日,本集团关注贷款余额169.6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7.42亿元,其中,零售关注类贷款增加15.14亿元,企业关注类贷款增加12.29亿元,票据贴现关注类余额减少0.01亿元;关注类贷款占比1.03%,比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

    3.5 资本充足率分析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本集团资本充足率为11.53%,较年初提高0.06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22%,较年初提高0.18个百分点;本行资本充足率为11.28%,较年初提高0.07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74%,较年初提高0.04个百分点。2011年,虽受中国银监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监管新规和信用卡未使用额度等监管政策调整影响,但受益于资本消耗速度得到有效控制及资本内生增长能力逐步增强,本集团和本行资本充足率及核心资本充足率仍较年初有小幅提高。剔除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监管新规和信用卡未使用额度等监管政策调整影响后的同口径风险加权资产较2010年末上升14.33%,低于资产总额的增速。

    下表列示截至所示日期本集团资本充足率及其构成情况。

     2011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
     (人民币百万元)
    核心资本  
    已缴足普通股股本21,57721,577
    储备134,771106,402
    核心资本总值156,348127,979
    附属资本  
    一般贷款准备29,25121,180
    定期次级债券30,00030,000
    其他附属资本255-
    附属资本总值59,50651,180
    扣除前总资本基础215,854179,159
    扣除:  
    商誉9,5989,598
    对未合并报表附属公司的投资及其他长期投资1,5891,661
    非自用不动产的投资1,7101,946
    扣除后总资本基础202,957165,954
    风险加权资产1,760,8841,446,883
    核心资本充足率8.22%8.04%
    资本充足率11.53%11.47%

    3.6 业务运作

    3.6.1 零售银行业务

    业务概述

    2011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本公司积极把握宏观经济和市场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加快推进“二次转型”战略,加强资源整合,推进流程优化,强化服务创新,完善产品体系,加强客群拓展与经营,根据客户需求积极开展交叉销售,加快零售贷款多元化发展,继续做大做强财富管理业务,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零售银行各项业务均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2011年,本公司价值客户增势良好,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新增11.31万户,其中私人银行客户连续四年保持超过30%的增长。零售客户存、贷款规模持续稳定增长,零售存款当年新增1,009.25亿元,达7,512.94亿元,占客户存款总额的35.32%;零售贷款余额达5,569.35亿元,占客户贷款总额的36.40%。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本公司零售存款余额及新增均位居全国性中小型银行第一,零售贷款余额紧随四大银行居国内同业第五位。财富管理业务快速、稳步发展,基金销量及存量均处于同业前列,保险代销规模及手续费收入均位居全国性中小型银行第一,紧随四大银行居国内同业第五位(全国保险行业统计资料),理财产品和贵金属等业务继续快速增长。零售服务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根据北京赛诺经典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监测,本公司网点服务综合得分高于同业竞争对手。

    2011年,本公司零售银行业务营业净收入稳定增长,达360.52亿元,同比增长41.06%,占本公司营业净收入的39.12%,同比提高1.66个百分点。其中,零售业务净利息收入达268.41亿元,同比增长44.19%,占零售业务营业净收入的74.45%;零售非利息净收入稳步攀升至92.11亿元,同比增长32.65%,占零售业务营业净收入的25.55%,占本公司非利息净收入的50.64%。2011年,本公司实现银行卡(包括信用卡)手续费收入42.10亿元,同比增长17.11%;代理基金收入11.77亿元,同比下降0.68%;代理保险收入10.30亿元,同比增长17.98%;受托理财收入7.88亿元,同比增长59.19%;代理信托计划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330.41%。

    2012年,本公司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持续推进流程优化,强化资源整合,加强队伍和渠道建设,完善服务管理,深化客群拓展和经营,继续大力发展财富管理、私人银行、零售贷款、信用卡等重点业务,扩大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3.6.2 批发银行业务

    业务概况

    本公司向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机构客户提供广泛、优质的批发银行产品和服务。截至2011年12月31日,本公司的企业贷款总额为9,039.9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67%,占客户贷款总额的59.09%,其中境内企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692.90亿元,占境内企业贷款总额41.97%,比年初下降4.08个百分点;票据贴现总额为689.6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99%,占客户贷款总额的4.51%;企业客户存款总额为13,756.4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74%,占客户存款总额的64.68%。

    2011年,本公司批发银行业务营业净收入稳定增长,达597.29亿元,同比增长44.84%,占本公司营业净收入的64.82%,同比提高4.38个百分点。本公司按照“二次转型”关于提升贷款风险定价水平的战略要求,充分利用供求关系等市场因素,完善定价机制和系统建设,全面提升风险定价能力,促进全行利息收入的大幅增长。2011年,本公司实现批发银行业务净利息收入498.41亿元,比上年增加149.45亿元,增幅42.83%。本公司在推动利息收入增长的同时,努力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面对2011年既有挑战也充满机遇的外部市场环境,实现了非利息收入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本公司大力促进财务顾问、现金管理、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资产托管、公司理财、同业理财、贵金属经营租赁、商务卡、代理同业结算、养老金等新型业务的市场开拓,继续保持结算类、与融资相关类等传统业务收入的稳定与增长,保证非利息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在持续加强产品创新的同时,本公司强化了产品运行与合规管理,提升了主要产品的品牌建设,各项核心产品的市场营销及客户应用指标取得了持续突破。2011年,批发银行业务非利息净收入为98.88亿元,比上年增加35.47亿元,增幅55.94%。

    2011年,本公司批发银行业务深入贯彻“二次转型”要求,推动各项业务快速、健康发展,规模、质量、效益均实现稳步提升。企业客户存款较上年大幅增加2,171.00亿元,位居全国性中小型股份制银行首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境内中小企业贷款总额比上年末增加798.64亿元,占境内企业贷款的比重提升3.50个百分点;“千鹰展翼”计划全面推广,客户数达到3,239家,比上年末增长349.86%;六度蝉联《亚洲货币》(Asia Money)“中国本土最佳现金管理银行”奖项;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本公司境内外币存款余额超过156亿美元,紧随四大银行稳居国内同业第五位;根据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2011年评比结果,本公司2010年度出口保理服务质量第三次蝉联全国第一位,全球排名第二位,较上年再提升三位;离岸存款、结算量、非利息净收入、利润各项业务指标继续保持中资同业市场份额第一(同业交换数据);开放式基金新增数量与首发规模居股份制托管银行第一(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托管行业统计数据)。

    3.6.3 金融市场业务

    经营策略

    人民币投资方面:2011年度本公司基于对宏观经济、CPI走势、货币政策以及市场资金面状况等方面的动态跟踪与分析,适时调整投资策略,效果良好。上半年,鉴于通胀水平不断走高,央行继续实施从紧货币政策,市场仍处于紧缩通道,债券收益率震荡上行,本公司继续沿用短久期投资策略,主要投资品种集中于风险相对较小的浮息品种和短期品种。下半年,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特别是三季度之后,基于对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逐步下行的判断,本公司逐步拉长组合久期,加大对固息债和高评级信用债的投资。截至报告期末,人民币债券投资组合的平均久期为3.0年。

    外币投资方面:一方面,受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影响,市场避险情绪不断高涨,美国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高点逐步走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一度达到1.7%左右的战后新低;另一方面,全球信用市场动荡加剧,美国失去AAA评级,信用利差维持在较高水平。在此形势下,本公司外币债券投资全年操作以稳健为主基调,新增投资以安全性较高的中资信用债券为主。截至报告期末,外币债券投资组合的平均久期为1.8年。

    经营成果

    (下转B5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