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应用获长期红利
⊙记者 陈其珏 ○编辑 宋薇萍
对于锂电的应用前景,业内普遍看好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推广。但《新能源汽车“十二五”规划》却在春节前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被退回修订,至今仍未公布,相关发展思路在业界也存在一定争议。
“目前锂电产业链在中国逐步形成,但距离真正的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对中国汽车行业来说,这是首次出现一种关键零部件在行业外出现,有争议是正常的。”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说。
他表示,目前中国已经达成共识的新能源车发展步骤是:先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再到纯电动汽车再到燃料电池汽车,“这在全世界都得到认可”。
“从中国政府而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点是开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研发及大规模示范工程。关键零部件,包括电池和电池新材料、电机等。”赵英说。
据他介绍,中央政府推出的一系列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带动了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的成长,成本也开始下降,如锂离子电池价格由每瓦时7-8元人民币降到每瓦时3元人民币,锂电综合效能基本满足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需求(在国家补贴的情况下)。不过,他也提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如批量化生产不够,产品成熟程度总体和美日等国家有10年以上的差距等。
“汽车行业认为目前锂电池能量密度至少要提高一到两倍才能达到未来的需要。而动力电池基础件——隔膜、电机及电控系统基础元器件,仍然需要进口。永磁电机所需的稀土材料提炼技术与德日等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也需要进口。”赵英说。
也正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难以完全按照政府原先的构想推进,相关规划也遭遇难产。
在近日于北京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间隙,工信部规划司发展规划处处长姚珺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十二五”规划》经重新修订后预计在上半年发布。
“目前的结论是:节能轿车与新能源汽车并行发展,适度发展替代能源汽车,不放弃传统汽车的节能技术进步。”赵英表示,中国设定的战略目标是2015年,各种混合动力汽车占到乘用车的10%-15%,插电式混合动力实现商品化,纯电动车占到乘用车3%-5%,燃料电池汽车小规模示范运行。2020年,各种混合动力汽车占到乘用车的20-30%,实现政府无补贴。
方正证券高级分析师邓新荣认为,锂电池在部分领域对铅酸电池的替代进程将加速,尤其是将集中在电动自行车和通信基站等领域,重点可关注锂、锰资源型企业及相关材料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