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产业纵深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三券商一季度业绩同比下滑
  • 费率市场化
    是一个渐进过程
  • 经济软着陆在即
  • 华能贵诚信托 2011年利润大增229%
  • ■机构一线
  • 期货公司盲目拉客户
    人海战术何时休?
  • 国信现金管理创新的启示
  •  
    2012年4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三券商一季度业绩同比下滑
    费率市场化
    是一个渐进过程
    经济软着陆在即
    华能贵诚信托 2011年利润大增229%
    ■机构一线
    期货公司盲目拉客户
    人海战术何时休?
    国信现金管理创新的启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期货公司盲目拉客户
    人海战术何时休?
    2012-04-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颖 ○编辑 杨晓坤

      ⊙记者 黄颖 ○编辑 杨晓坤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目前国内期货公司的经纪业务还处于低水平竞争阶段。虽然公司整体方向在进行机构和产业客户的转型,但是很多基层营业部还是使用传统的“人海”战术,盲目拉客户。

      专家称,这一方面导致期货公司陷入廉价竞争的怪圈,造成人力大量浪费;另一方面也使得期货市场的客户结构不甚合理,将导致一些风险承受力不够的投资者进入市场。

      

      无休止的“人海”战术

      日前,记者参加某期货公司主办的论坛发现,现场混进来不少期货经纪人。其中,既有大型期货公司的业务人员,也有来自中小期货公司的。一位浙江系大型期货公司驻上海营业部的客户经理向记者散发名片,并表明意图,希望记者前来开户。几日后,该客户经理多次致电记者寻求开户。

      对于这种现象,业内人士早已见怪不怪了。沪上一家期货公司的分析师向记者表示,“有一次去参加一个行业会议,晚上招待晚宴,每一桌都有某期货的销售人员,一场会议30多桌,每桌都安排好一个人,每天会议门口还有站台和发宣传品。这无疑就是‘人海’战术。”

      一家券商系期货公司高层透露,经常收到询问开户的电话,参加会议时更是经常遭遇被客户经理围堵的尴尬场面。

      记者了解到,某期货公司上海营业部推崇电话营销,招聘近30人的队伍,每天一人打100个电话,从券商、银行或者投资咨询公司买客户名单,不停打“骚扰”电话。“我曾经接到两次。”一位期货公司人士无奈地表示。

      此外,期货公司打着招交易员的名义,广泛招聘客户经理。公司内部更是加大对营销部门的扩张,记者了解到,不少在期货公司从事研发工作、甚至是人事工作的员工,都转为做市场销售。

      由于考核业绩压力大,业务人员流动性也大,期货营销人员走马灯似的更换。记者走访时发现,沪上某小型期货公司市场销售部的办公席位已是空空如也。据悉,这些销售人员并非出去跑业务了,而是由于压力过大,纷纷辞职。

      

      改变营销方式吸引客户

      专家称,这一方面导致期货公司陷入廉价竞争的怪圈,造成人力大量浪费;另一方面也使得期货市场的客户结构不甚合理,将导致一些风险承受力不够的投资者进入市场。

      国元海勤期货研发中心总经理姜兴春认为,这些“人海”战术没有清晰地对业务定位,只是粗放式营销。期货公司市场开发和营销卖的是投资理念和专业性,现在没有好的产品和品牌,这种依靠“人海”战术的方法反而不奏效。

      “期货市场同质化竞争,主要是本着‘多个人、多条路’的想法,这也是最简单直接有效的营销方式。但是,等粗放无序的‘跑马圈地’时期过去后,这种方式会导致期货公司未来的边际收益递减。”东兴期货分析师张郡凌表示。

      那么,期货公司如何做好经纪业务,吸引更多客户?美尔雅期货王春泉列举了几个方式:第一,发挥专业优势,专门走产业链开发的道路。专业优势强了,产业客户自然信服,会与期货公司建立联系。第二,为产业客户做好套保和套利服务。企业增值服务很重要,在关键点做套保和套利,保证企业现货生产和经营的同时,为企业增加收益。第三,期货公司可尝试推出新产品,通过产品带动客户资产增值来进行客户的开发。

      “另外,与客户成为朋友,知道客户所需。我们曾经开发一个客户,他的需求就是申请交割库。在我们的努力下,成功帮助该公司申请了交割库,这个客户最后成为公司的大户。”王春泉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