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专版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钢市逐步回暖 缓涨势头有望延续
  • 期指窄幅震荡 多单可继续持有
  • 衍生品市场研究:交易所与银行
  • 海通期货举办2012年国债期货巡回研讨会
  • 期指小幅下挫 空方积极布局下月合约
  • 中国经济增速低于预期 全球大宗商品普遍走弱
  • 期指市场投资者
    仍处观望状态
  • 程序化交易爱好者交流平台上线
  •  
    2012年4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市场·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市场·期货
    钢市逐步回暖 缓涨势头有望延续
    期指窄幅震荡 多单可继续持有
    衍生品市场研究:交易所与银行
    海通期货举办2012年国债期货巡回研讨会
    期指小幅下挫 空方积极布局下月合约
    中国经济增速低于预期 全球大宗商品普遍走弱
    期指市场投资者
    仍处观望状态
    程序化交易爱好者交流平台上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衍生品市场研究:交易所与银行
    2012-04-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天津贵金属交易所 石雨

      为了方便广大投资者,拓宽资金出入渠道,交易所通常与多家银行开展合作。目前,除了国有大行外,股份制银行以其灵活的业务模式受到广大交易所的青睐。通常银行正式上线前,各项业务都需要进行测试。交易所相信只有在高强度、全方位、多环境的测试才能够真正保证广大投资者的资金与交易安全。测试过程通常比较复杂,下面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春节前夕,某交易所与国内某银行进行了保证金账户的环境模拟对接,首先由商业银行的正式生产环境与交易所的测试环境对接,进行模拟测试,在此动作中,交易所进行出入金等资金业务操作均无任何问题,商业银行方面也无任何问题警示。

      春节过后,交易所准备用正式环境与商业银行的生产环境对接进行第二阶段的测试,结果发现在上一阶段模拟对接过程中有1分线遗留在商业银行生产环境下的保证金账户里。交易所本着在测试中发现问题、筛查问题、解决问题的宗旨,投入大量的人力重新梳理历史测试数据,找到了1分钱的来源以及遗留的原因,随后通过与商业银行进行交涉,得出了两个解决方案:一个是通过财务手段对账户的1分钱进行转出,这样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另一个是根据这1分钱的来源以及遗留原因,重新建造一个专门的测试环境将1分钱进行转出。第二个方案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但是却能够避免碰触“保证金账户不得向自由账户划款”的红线,保证了“防火墙”超然与不受逾越。

      对于这两个方案的选择,显示出交易所的实力和对客户负责程度的大小。案例中的交易所选择了后者,因为交易所真正认识到了安全保证金账户对于整个交易体系的重要性,保证金账户是关系会员和投资者的利益之所重,是关乎投资者财务安全之所首,是关乎投资者对交易所信任之所及。交易所领导对于此事的解决过程也给予了高度关注,要求技术人员重新搭建模拟系统,针对一分钱事件进行专门的场景重现,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予以妥善解决。交易所相关技术人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对“大事情”“小事情”、“大问题”“小问题”进行区别,在测试环境中做到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着实筛查每一个数据,以求在日后的正式交易环境中保证投资者保证金账户的安全。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分钱对于现代人的消费观念来说确实微不足道,对于交易资金量来说更是不足以挂齿,但“点动可以成线,线动可以成面”,一枚小小的一分钱要求交易所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和对待投资者认真负责的工作理念。

      中国的交易所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对实体经济的贡献与日俱增。只有高标准、严要求,才能真正做到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