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专版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严打非法证券活动显效 法院宣判案件已超百起
  • 我国2月增持美债127亿美元
  • 商务部令各地动脑筋稳外贸
    千方百计完成10%增长目标
  • 上交所与上海证监局共同举办
    “引导理性投资”专项培训班
  • 证监会“支招”投资者
    四诀窍防范非法证券活动
  • 客户担保保证金严禁挪作他用
  • 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不分前后次序
  • 三公司20日上会
  • “山西资本网”昨日上线
  • 发改委:物价温和上涨可以承受
  • 韩正:上海房地产调控
    力度不减政策不变
  •  
    2012年4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严打非法证券活动显效 法院宣判案件已超百起
    我国2月增持美债127亿美元
    商务部令各地动脑筋稳外贸
    千方百计完成10%增长目标
    上交所与上海证监局共同举办
    “引导理性投资”专项培训班
    证监会“支招”投资者
    四诀窍防范非法证券活动
    客户担保保证金严禁挪作他用
    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不分前后次序
    三公司20日上会
    “山西资本网”昨日上线
    发改委:物价温和上涨可以承受
    韩正:上海房地产调控
    力度不减政策不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客户担保保证金严禁挪作他用
    2012-04-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银监会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不收保证金 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艾家静

      

      银监会勒令整改融资担保客户保证金用途,并有意降低小微企业居高不下的融资成本。

      记者日前从北京金融局获悉,银监会日前下发通知明确:融资性担保机构收取的客户保证金,用途仅限于合同约定的违约代偿,严禁用于委托贷款、投资等其他用途。

      为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银监会还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不收取客户保证金,而通过提高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加强反担保抵(质)押物管理等其他方式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而针对担保客户资信水平较低或抵(质)押条件不足、确需收取客户保证金作为反担保措施的情况,通知也有明确要求。

      对于保证金用途,通知明确:融资性担保机构收取的客户保证金,用途仅限于合同约定的违约代偿,严禁将客户保证金用于委托贷款、投资等其他用途,也不得用于向银行业金融机构缴纳保证金。

      在管理方面,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将收取的客户保证金全额存放于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开立的“客户担保保证金”账户,实行专户管理。

      与此同时,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当制定和完善客户保证金管理的有关制度,明确收取、退还及代偿的标准、条件和程序,报送监管部门备案。

      下一步,监管层将对收取客户保证金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实施重点监管,违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不得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和资金。

      通知要求:4月6日前收取的保证金须在9月30日前整改到位。

      今年年初,由陈奕标控制的中担、华鼎、创富三家融资类担保公司以收取高额保证金或委托理财的方式截留了在保企业的大部分贷款用于投资,此后因投资亏损而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从而引发了所在地担保行业一连串风险。

      “上述问题虽不具普遍性,但据了解,确实有极个别的担保机构同样存在高额向客户收取保证金或使用客户资金变相融资等行为。”北京信用担保行业协会会长李世奇告诉记者,监管不力是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今后必须严格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