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B33版)
单位:百万元
地区 | 2011年12月31日 | |
金额 | 占比(%) | |
公司类贷款 | 4,697 | 82.02 |
制造业 | 1,957 | 34.17 |
批发和零售业 | 932 | 16.27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630 | 11.00 |
房地产业 | 417 | 7.28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367 | 6.41 |
建筑业 | 123 | 2.15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98 | 1.71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43 | 0.75 |
采矿业 | 37 | 0.65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32 | 0.56 |
其他 | 61 | 1.07 |
个人贷款 | 980 | 17.11 |
贴现 | 50 | 0.87 |
不良贷款总额(注) | 5,727 | 100.00 |
注:不良贷款总额中不包括指定公允价值计量的固定利率个人住房贷款。
11、抵债资产及减值准备计提情况
单位:百万元
项目 | 2011年12月31日 | 2010年12月31日 |
抵债资产原值 | 5.24 | 0.31 |
其中:土地、房屋及建筑物 | 0.31 | 0.31 |
其他 | 4.93 | - |
减:减值准备 | - | - |
抵债资产净值 | 5.24 | 0.31 |
12、贷款减值准备金的计提和核销情况
本集团资产减值损失包括为发放贷款和垫款、拆出资金、债券投资、应收利息、其他资产等提取的拨备。
本集团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减值测试,当有客观证据表明资产发生减值,将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下表为本集团客户贷款减值准备的变化情况:
单位:百万元
2011年 | 2010年 | |
期初余额 | 18,273 | 15,765 |
本期计提 | 3,891 | 4,332 |
本期转回 | (471) | (1,078) |
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贷款和垫款导致的转回 | 151 | 141 |
折现回拨(注) | (52) | (66) |
本期核销 | (749) | (821) |
期末余额 | 21,043 | 18,273 |
注: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减值的贷款随后现值增加的累计利息收入。
13、应收利息及其坏账准备的计提情况
(1)表内应收息增减变动情况
单位:百万元
项目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额 | 本期减少额 | 期末余额 |
表内应收息 | 4,139 | 60,955 | 58,994 | 6,100 |
(2)应收利息坏账准备的提取情况
单位:百万元
项目 | 2011年12月31日 | 2010年12月31日 | 增加额 |
应收利息坏账准备余额 | 39 | 28 | 11 |
14、其他应收款及其坏账准备的计提情况
(1)其他应收款增减变动情况
单位:百万元
项目 | 2011年12月31日 | 2010年12月31日 | 增加额 |
其他应收款 | 864 | 1,111 | (247) |
(2)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的计提情况
单位:百万元
项目 | 2011年12月31日 | 2010年12月31日 | 增加额 |
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余额 | 498 | 455 | 43 |
15、不良资产管理的主要措施
公司2011年继续保持不良贷款绝对额及不良贷款率“双降”的态势,实现了连续七年双降。按照五级分类标准,报告期末不良贷款为57.34亿元,比年初减少0.9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64%,比年初下降0.11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保全业务实现两头延伸,在努力压缩表内存量不良的同时,向前全面介入对公关注类贷款的管理,向后加大表外不良资产的清收力度,全面介入对公关注类贷款的管理,关口前移,及时化解潜在风险。同时,加大对已核销呆账等表外不良资产的清收力度,加快对私不良清收进度。
公司根据《中国光大银行呆账核销管理办法》开展呆账核销工作,总行对分行申报核销项目的审查工作实现了常态化,全年分三个批次进行核销,先后按照小组审查、相关部门会签以及不良资产处置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流程进行。报告期内共核销呆账302笔,涉及本金5.18亿元。
六、资本充足率分析
报告期末,本集团资本充足率10.57%,核心资本充足率7.89%,均符合监管要求。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比上年末下降0.45和0.2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加权风险资产净额增加1,962亿元。
最近三年资本构成及变化情况:
单位:百万元
项 目 | 2011年12月31日 | 2010年12月31日 | 2009年12月31日 |
资本净额 | 119,890 | 103,312 | 70,512 |
其中:核心资本 | 90,771 | 77,638 | 47,709 |
附属资本 | 31,922 | 28,477 | 25,606 |
扣减项 | (2,803) | (2,803) | (2,803) |
加权风险资产净额 | 1,129,147 | 932,933 | 676,284 |
市场风险资本 | 381 | 356 | 213 |
资本充足率(%) | 10.57 | 11.02 | 10.39 |
核心资本充足率(%) | 7.89 | 8.15 | 6.84 |
七、分部经营业绩
本集团按业务条线和经营地区将业务划分为不同的分部进行管理。各业务分部之间、地区分部之间,以基于市场利率厘定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进行资金借贷,并确认分部间的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下表列示本集团地区分部、业务分部的经营业绩。更详尽的信息参见“财务报表附注分部报告”。
1、按地区划分的经营业绩
单位:百万元
项目 | 2011年 | 2010年 | ||
营业收入 | 利润总额 | 营业收入 | 利润总额 | |
长江三角洲 | 10,003 | 5,548 | 8,482 | 4,292 |
珠江三角洲 | 6,071 | 2,778 | 4,638 | 2,053 |
环渤海地区 | 9,765 | 5,258 | 8,047 | 3,898 |
中部地区 | 6,316 | 3,220 | 4,933 | 2,429 |
西部地区 | 5,478 | 2,597 | 4,436 | 2,065 |
东北地区 | 2,997 | 1,241 | 2,295 | 1,014 |
总行 | 5,442 | 3,569 | 2,701 | 1,360 |
合计 | 46,072 | 24,211 | 35,532 | 17,111 |
2、按业务条线划分的经营业绩
单位:百万元
项目 | 2011年 | 2010年 | ||
营业收入 | 利润总额 | 营业收入 | 利润总额 | |
公司银行业务 | 32,001 | 17,326 | 25,401 | 13,531 |
零售银行业务 | 12,078 | 5,181 | 8,199 | 1,805 |
资金业务 | 1,991 | 1,669 | 1,928 | 1,764 |
其他业务 | 2 | 35 | 2 | 10 |
合计 | 46,072 | 24,211 | 35,532 | 17,111 |
八、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情况
1、公司本年度分配预案
(1)以2011 年度税后净利润人民币1,791,940.00 万元为基数,按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积金人民币179,194.00 万元。
(2)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规定,2011 年全年计提一般准备金人民币224,507.90 万元。
(3)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息,每10 股派人民币1.33 元(税前),共计人民币537,782.71 万元。
上述利润分配方案执行后,2011 年度结余未分配利润人民币850,455.39 万元,结转到下一年度。
本年度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
上述利润分配预案须经公司2011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 公司前三年现金分红情况
单位:百万元
项 目 | 2010年 | 2009年 | 2008年 |
现金分红 | 3,825 | 1,174 | 2,162 |
占净利润的比例(%) | 29.97 | 15.36 | 29.55 |
3、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
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公司上市地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要求和《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未来三年股息分配政策》的议案,公司2011、2012和2013年股息分配金额为相关年度审计后净利润(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确定净利润孰低者)的30%至40%之间。各年度股息分配的具体金额和比例按照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批准的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执行。
九、风险管理
1、持续推动新资本协议实施。
公司于2011年11月正式向监管机构递交了新资本协议实施评估申请,成为除监管机构明确要求的六家新协议银行外,国内首家正式提交评估申请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评估申请的递交,标志着公司历时八年的新资本协议项目群主体建设工作基本完成,新资本协议实施迈进了全新阶段。
公司以“更有内涵的发展”为导向,将新资本协议实施与银行经营管理紧密结合,一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摒弃简单粗放的规模扩张型发展模式,逐步建立以组合风险收益最优为导向的资本约束型发展模式;二是推动差异化竞争,提高经营效率和资本回报水平;三是通过先进的风险量化技术,为实施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四是通过新资本协议第二支柱建设,进一步健全以风险偏好为核心、以组合管理和经济资本为手段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并通过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实现资本管理与风险管理的有机结合,践行“风险管理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
2、信用风险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改进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加强资产结构调整,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公司重检信贷投向政策和区域营销指引体系,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实施积极稳妥的风险管理政策, 重点向实体经济倾斜,优先支持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授信业务;优化信贷结构,利用压力测试、限额管理等手段,提升信贷组合管理能力,降低系统性、集中度风险。
实施积极的授信后管理,进一步完善授信后管理体系,优化授信后工作流程,加强抵押物授信后评估管理,提高授信后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流动性风险管理
报告期内,货币政策基调从“稳健”转向“适度从紧”,存款准备金率多次上调使得流动性从充裕转向紧缩,年末准备金率下调引发政策“拐点”,流动性状态转变和政策拐点中蕴含结构性风险。
公司继续坚持审慎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采用灵活有效、富有前瞻性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应对日益凸显的结构性流动性风险,全年流动性维持平稳状态。主要措施:董事会审批通过《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流动性应急管理办法》,奠定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机制和策略基础;高管层监控流动性风险的频度从每月提高到每周,监控重点从管制产品转向理财、同业产品;针对结构性流动性风险日益凸显的特点,发布流动性管理政策指引,多角度细化流动性风险管理;通过合理确定和灵活调整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对流动性进行前瞻性引导和集中统一协调,确保各项业务稳健发展;通过区间限额和储备限额的适度前瞻性调整,较好地应对政策变化和市场冲击。
公司已建立与其规模、业务性质和复杂程度等基本适应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并能够对全行流动性风险进行适当识别、计量和监控。流动性风险分析工具包括(但不限于)缺口分析、压力测试、集中度计量、情景模拟等方法。流动性限额体系包括流动性比率、流动性缺口率、备付率、流动性区间缺口比率、存贷比、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率等。
公司继续实施资产负债管理系统Bancware ALM二期项目,从系统性、及时性、有效性、前瞻性、规范性等五个方面对资产负债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提升系统应用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支持力度。
4、市场风险管理
公司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1)利率风险管理
2011年前三季度,通胀预期日益显现,货币政策在加息通道运行;第四季度开始,通胀预期有所缓解,中长期市场收益率下跌,降息预期抬头。
公司继续坚持稳健审慎的利率风险管理政策,采用务实的、风险规避性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全行利率风险敞口控制在风险容忍度和限额范围内。主要措施:董事会审批通过《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奠定了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的机制和策略基础;公司在人民银行利率政策范围内按照风险收益匹配原则确定存贷款产品利率;继续推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剥离分行利率风险,实现对利率风险的集中、专业化管理;适时调整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政策,促进资产负债结构调整以减缓或抵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外部市场变化带来的冲击,提高利差水平;加强对业务结构、利率变动、产品定价等的系统分析和预测模拟,为业务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基于对2011年的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预期,公司重检并建立了以DV01、久期、重定价区间比率为核心的限额体系,并将预测分析结果和压力测试结果运用到日常管理过程中。
公司继续实施资产负债管理系统Bancware ALM二期项目,从模型验证与返测、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经济资本计量、波动性与相关性分析、压力测试、动态模拟等方面对资产负债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提升系统应用对利率风险管理的支持力度。
(2)汇率风险管理
2011年,公司进一步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制定《银行账户汇率风险管理办法》,对银行账户汇率风险实行规范管理;根据本外币汇率走势和各国外汇管理的趋势,预测未来本外币汇率的变化幅度;定期进行外汇风险敞口监测,主动调整外币资产结构以强化资产负债币种结构的匹配;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压缩和限制外汇敞口,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外汇敞口,尤其是严格控制结售汇敞口头寸,并适当运用货币掉期和远期合约等汇率金融衍生工具转移和对冲汇率风险,实现全行统一的汇率风险管理。
5、操作风险管理
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经济形势,公司致力于不断加强日常操作风险管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健全内控机制,防范外部欺诈行为。持续开展操作风险控制自我评估、损失数据收集以及关键风险指标监测工作,健全操作风险报告机制,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工作督导;及时跟踪内外部典型操作风险事件,跟进分析并发布风险提示;健全操作风险管理预警体系,制定并发布了《中国光大银行操作风险预警管理办法》;制定各条线的操作风险管理细则,开展操作风险重点领域的排查和专项治理工作;推进IT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成IT 风险管理咨询项目的验收和结项工作,着手进行项目成果的落地实施。
6、合规风险管理
公司积极构建合规管理体系,通过贯彻监管机构的先进理念,并考虑银行合规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并下发了《合规管理有效性指引》;按照“严密实际、简单管用”的原则构建规章制度体系,累计梳理1229项制度,其中修订制度156项,废止152项,初步达到了简化流程、统一规范的目标;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全行的内控管理工作,推行了“四位一体”内控监督机制;积极开展合规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了主题为“感恩银行,爱岗敬业,合规守法,促进银行健康发展”的合规宣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加强反洗钱管理,制定了《中国光大银行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等文件;继续完善全行合同管理体系,做好合同审查及业务纠纷化解工作,有效防范法律风险,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7、声誉风险管理
2011年,公司正式出台了《中国光大银行声誉风险管理考核办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舆情监测、报送、处置流程,将声誉风险纳入全行考核体系,对声誉风险管理实行量化考核,全行声誉风险管理工作逐步走向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成功开展了声誉风险应急演练,全年未发生影响经营管理、安全运营的重大声誉风险事件。
十、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经济、金融与银行业展望
展望2012年,全球经济下行风险逐渐增大。美国经济受周期和结构性矛盾制约,增速受到限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升级并向其他核心国家蔓延;新兴经济体受欧债和美债影响,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再次增加。在此背景下,加之国内经济日益显现的结构性问题,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速预计将有所放缓,房地产投资和出口增长将进一步下滑。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中国将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监管部门将坚守风险底线,服务实体经济,加强有效监管,全面推动银行业改革和发展;同时,坚持逆周期监管原则,在经济低迷时期适度微调,货币信贷或回归常态。新监管标准的实施将对银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经营中关注的重点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2年,公司经营中需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利率市场化挑战
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业务经营与市场拓展灵活性,创新金融产品,优化资源配置,与此同时,也将对商业银行风险定价以及现有盈利模式提出更高的挑战。为此,我们应认清未来业务和发展模式调整的必然性。
(2)产业结构调整
“十二五”规划提出,国家将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经济主导方向,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十个行业。今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信贷投放比重将不断增加,“两高一资”行业将受到限制。
(3)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且多投资于市政建设、交通运输等项目,投资周期长,回报率较低,自身偿债能力有限;加之银行后续贷款不足,发债受阻,依靠借新还旧来缓释风险的可能性较小。为此,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偿债风险仍需高度关注。
(4)房价下行风险
2011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我国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由上半年的“量跌价稳”,转变为下半年的“量价齐跌”。受经济减速、信贷偏紧和政策调控延续等因素影响,预计2012年房价将继续回落。
(5)新监管标准实施
在科学审慎的监管理念下,监管部门拟在2012年实施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和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新监管标准的实施,对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以高资本消耗为代价进行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提出挑战,如何增强资本增长的内生能力越来越重要。
应对上述压力和挑战,公司将主要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1)进一步深化模式化经营,全面推进“更有内涵的发展”
2012年是公司模式化经营的“深化年”。公司将进一步拓展模式化经营思路,结合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的具体需求,创新服务。重点针对“一圈二链三集群”(即商圈,供应链和产业链,产业集群、专业化市场和国家级园区)的模式化经营,研究制定核心客户/行业选择、风险缓释机制设计、产品组合营销策略,以及风险管理要点。积极落实资源配置、考核激励、队伍建设等配套支持政策,加强对重点地区和试点分行的工作指导。
(2)着力提高创新能力,推进服务模式创新
公司将不断提升服务理念,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全力创新服务模式,完善“从上到下”和“自下而上”的创新体系,培育健康的创新文化。坚持统筹协调,打造小企业产品体系,在低碳金融、文化创意金融、医改金融等领域探索新的金融服务模式。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发展小微企业业务,推动公私联动营销,进行对公营销服务的组织架构创新,形成产品营销条线与客户营销条线的融合,推广综合效益评价系统,创新虚拟利润考核体系。
(3)加强科技和电子化建设,提升差异化竞争力
公司科技建设以战略规划目标为工作方向,以应用系统稳定运营为前提,重点提升信息科技的应用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科技自主研发能力,支持服务模式的转变与创新、电子银行品牌的建立以及重点业务领域的发展。电子化建设要通过统一管理实现渠道整合和协同发展,并与物理网点无缝衔接;整合销售优势产品资源,吸引转化更多市场客户;加强客服中心运营管理,提升客户体验;做强做大业务基础和市场规模,用3-5年时间将电子银行打造为公司又一优势服务品牌。
(4)坚持强化基础管理,持续优化客户服务
公司将审慎研判经济金融发展态势,做好前瞻性分析,提前准备应对预案,严格防范复杂经济金融环境下的金融风险,严控各类案件的发生;以公司成立20周年为契机,开展“品牌宣传年”活动,发挥品牌对战略实施的驱动力和对业务发展的支持力,提高品牌的同业可比竞争力;加强人力资源建设,选好人、管好人、带好人、用好人;继续推进机构建设,强化网点质量管理;推广实施“阳光服务精益管理计划”,在礼仪服务、规范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以流程优化为重点的阳光服务精益管理工作。
3、新年度业务发展指导思想
2012年度,公司将以战略规划为依据,以兑现投资者的承诺、实现股东回报最大化为目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坚持资本约束、同业可比、监管达标、平稳增长的原则,在资源配置方面重点支持结构调整、负债业务增长、服务创新以及重点区域发展,实现业务结构优化、综合收益提升、业务持续平稳发展。
5.2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一、各条线经营业绩情况
1、公司银行业务
(1)对公存贷款业务
公司努力深化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客户,稳步推进模式化经营,实现了业务规模、结构调整、盈利能力的协调发展。报告期末,公司对公存款9,913亿元,比上年增加951亿元,增长10.6%;对公存款日均余额9,250亿元,比上年增加1,371亿元,增长17.4%;中小企业贷款占比大幅度提高;贸易融资额突破1000亿元,增长37.4%;中长期贷款占比累计比上年下降8.4个百分点;公共管理、土储园区及房地产行业贷款占比累计比上年下降8.7个百分点;对公存贷款利差3.84%,比上年末增加32个基点。
(2)中小企业业务
公司将中小企业业务作为战略转型的方向,不断健全中小企业专营机构,打造专业化的经营机制,通过模式化平台推动中小客户快速增长,贷款资源明显向中小企业倾斜,受益客户面显著增大,资产质量保持良好。报告期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679亿元,比上年增加557亿元,增长49.64%;占企业贷款的比例达26.15%,比上年提高6.36个百分点;占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例达18.86%,比上年提高4.47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授信客户比上年增长37.03%;中小企业模式化客户比上年增长59.89%;中小企业贷款不良率1.51%,比上年下降0.70个百分点。
(3)同业业务
公司坚持效益、规模、质量协调发展,适时调整定价机制,在有效控制成本和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继续扩大同业业务的利润贡献度。加强金融同业合作平台建设,深化与银行类机构的合作。报告期末,同业存款余额为2,706亿元,存放同业资金余额1,053亿元,票据贴现余额为144亿元。大力开拓非银行金融机构,报告期末,公司累计与71家证券公司签署了第三方存管协议,第三方存管客户数达到83.71万户;与20家保险公司签署了全面业务合作协议,代理保险业务规模达到25.72亿元;与超过30家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开展了业务合作。
(4)投资银行业务
公司继续加快投资银行业务结构调整和品牌建设,不断丰富投行业务品种,推动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抓住债券市场发展机遇,持续推出新产品,积极拓展债券承销业务,作为主承销商成功发行了首批定向工具。报告期末,公司累计主承销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1502亿元,比上年增长58.8%,主承销规模位列银行业第五,股份制银行第一;参团承销非金融企业债务工具5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6%;积极开展并购顾问、结构化融资顾问等财务顾问业务。投行业务全年实现中间业务手续费收入6.82亿元,比上年增长41.5%。
(5)资产托管业务
公司托管业务贯彻“做大规模,增强效益,提升品牌,防范风险,走光大特色托管之路”的指导思想,围绕市场营销、产品创新、系统建设、风险管理开展工作,稳步推进证券投资基金托管,大力发展银行理财托管、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托管、股权投资基金托管、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计划托管等,托管产品更加齐全,托管结构进一步优化,托管特色进一步形成。报告期末,托管资产规模达4,386亿元,比上年增长59.0%,托管费收入2.95亿元,比上年增长69.0%。
(6)养老金业务
公司养老金业务紧密围绕“抓内涵、创模式、增收入”的工作主题,扎实开展工作,在重点客户营销、新产品推广、系统开发建设、客户服务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继“阳光乐选计划”弹性福利产品和“乐享人生”信托型福利计划产品之后,又成功推出“乐容健康管理计划”弹性福利产品,为企业提供综合薪酬福利管理服务,进一步拓展了养老金产品外延。报告期末,公司共为4,439家企业提供企业年金服务,比上年末增加402家;管理个人账户74.10万户,增加11.20万户;托管年金基金金额133.10亿元,增加26.30亿元。
(7)贸易金融业务
公司不断深化供应链全方位金融服务方案,打造阳光供应链品牌优势。通过优化客户结构,提升综合收益,打造模式化营销优势,实现了贸易融资业务的较快发展。国内信用证和保理等贸易金融核心业务均取得了良好经营业绩和市场效应,其中,国内信用证融资余额比上年增长39%,保理融资余额增长33%。加大电子化建设力度,2011年完成了保理新系统开发、跨境人民币系统开发以及国际结算系统升级改造等工作,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
2、零售银行业务
(1)储蓄存款业务
公司零售业务坚持“整合客户、突出负债、提升效益、加强能力、同业可比”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网点达标计划,实施公私联动机制,大力拓展模式化批量项目,在全行推行零售业务“十大做法”,狠抓基础业务建设,在批量导入、稳定、提升客户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报告期末,对私存款余额达到2,355亿元,比上年增加691亿元,增长41.5%;日均余额1,887亿元,比上年增加418亿元,增长28.5%。
(2)个人贷款业务
公司个人贷款业务坚持以“严控风险、调整结构、增加收益、带动客户和存款”为发展思路,积极调整结构,提升经营类贷款占比,优化贷款流程,实现自动化审批,促进薪资贷款产品创新,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加大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个贷收益明显提升。全年个贷投放(不含信用卡贷款)919亿元,报告期末,个人贷款余额2,107亿元,比上年增加274亿元,增长14.94%;累计实现利息收入118亿元;个贷不良率为0.29%,比上年下降0.18个百分点。
(3)理财业务
为应对监管机构关于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监管政策变化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努力推进理财业务向资产管理业务转型,提高理财业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和发展策略,推动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向组合化资产管理产品转化。报告期末,理财业务管理资产规模达1,743亿元,全年理财产品累计交易量达1.11万亿元,实现理财中间业务收入10.07亿元,其中,资产管理类理财产品余额和占比均有大幅提高。
公司持续加大理财业务的创新力度。在理财投资方面,利用2011年货币市场利率高企的特点,拓宽理财投资同业存款等货币市场工具的渠道,加大股票和债券等分层产品的投资力度,创新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等。在理财产品方面,推出代客资产组合产品、内嵌人民币与美元掉期的结构化产品,新发行稳健增长和积极成长风格的私募基金宝。在理财销售方面,完成了理财营销支持系统的开发建设,理财经理的顾问营销能力得以提升。
(4)私人银行业务
公司于2011年正式推出私人银行业务,已在北京和上海设立私人银行中心。私人银行产品主要投向中小企业融资、离岸金融和家庭财富管理三大领域,产品设计从投资产品供应商、全面的金融解决方案和企业法人与自然人的统一信贷三个角度切入,构建完整的私人银行投资产品体系,包括现金管理类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A股投资类产品、另类投资类产品和海外投资类产品等,以帮助客户建立长期的资产配置策略。
(5)银行卡业务
a、借记卡业务
公司推出以“福禄寿禧”为主题的福禄寿禧卡,以及公积金卡、社区卡等联名卡,不断丰富阳光借记卡产品线;完成芯片卡发卡系统建设并通过人民银行系统验收,积极参与发行社会保障IC卡,储备行业应用项目;开展全国性借记卡支付结算优惠活动,提高客户用卡频率。报告期末,借记卡累计发卡量3,434万张,比年初增加610万张。
b、信用卡业务
公司信用卡业务将工作重点从发卡规模转向盈利目标,在保持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客户结构不断优化,风险水平持续下降,呈现出“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报告期末,信用卡业务新增发卡253万张,累计发卡量1,112万张,比上年增长30%;累计交易金额1,183亿元,比上年增长54%;时点透支余额253亿元,比上年增长95%;180天以上逾期率为0.94%,比上年下降0.28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24.65亿元,同比增长63%,实现拨备后利润7.85亿元,比上年增长252%。2011年,公司信用卡中心是银行业中唯一一家经银监会批准、同时获得ISO27001信息安全质量认证和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的机构。
(6)基础平台建设情况
公司继续加大对客户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报告期内,统一客户信息管理系统(ECIF)、统一客户信息分析系统(ECIS)如期投产并开始正式运行。ECIF系统、ECIS系统,以及对私OCRM系统共同构成了公司的客户管理平台。系统平台整合了全行零售业务的客户信息,打通了核心业务系统与信用卡系统的客户管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大零售”框架下的客户一致性,覆盖了零售客户信息管理、分析和应用支持的全流程,促进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能力与水平地提升。
3、资金业务
公司在确保全行流动性安全的前提下,把握金融市场节奏,夯实自营投资业务基础,大力发展代客业务和市场化资金产品创新,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成果。报告期末,全行本外币资金类资产规模达2,350.18亿元,占全行总资产的13.6%,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债券组合1,520.55亿,同比减少13.3%;实现净利息收入61.40亿元,中间业务净收入2.33亿元。货币市场上回购交易和拆借交易分别增长24.8%和32.4%,实现净利息收入5.07亿元;银行间债券交割总量10.51万亿元,位居股份制银行第1位;进一步巩固发展代客资金业务,及时推出“债市通”高收益资金产品;积极管理全行外汇头寸,加强结售汇代客业务服务功能,经国家外管局批准,公司获得银行间外汇市场和对客户经营人民币对外汇期权的资格。
4、代理业务
报告期末,公司各项代理业务(不含托管业务)累计实现手续费收入5.05亿元,其中代理保险手续费收入1.56亿元,占代理手续费收入的30.9%;代理银行证券及信托业务手续费收入合计1.74亿元,占34.5%;代理基金销售手续费收入0.68亿元,代理黄金业务手续费收入0.46亿元。
5、电子银行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对内“统一管理实现渠道整合和协同发展”,对外“合作、开放、共赢”,打造优势服务品牌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整合完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设备、短信银行、门户网站六大交易渠道体系,满足客户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报告期末,电子银行客户945.96万户,比上年增长81.93%;全年电子渠道交易笔数3.99亿笔,比上年增长64.36%;电子渠道交易金额达8.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8.86%。个人网银客户比上年增长61.66%,企业网银客户比上年增长36.95%;手机银行客户比上年增长166.19%;顺利建成武汉客服中心,实现北京、武汉两地的均衡负载;建成自助银行961家,比上年增加142家,自助设备6,264台,比上年增加678台;电子支付签约账户比上年增长95.99%,网络缴费平台已成长为业内最大的公共事业缴费平台。
二、信息科技情况
公司不断完善信息科技治理结构,逐步健全内部组织架构体系;强化科技风险管理、质量管理及数据服务与管理,实行项目过程管理规范化、科技运维服务流程化和科技风险管理体系化;在科技研发领域明确提出核心领域自主研发的战略方向,通过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支持和推进业务模式与服务创新;出台一系列运营安全措施,系统整体可用性显著提高,实现了365天安全运营;在零售客户统一信息管理、中小企业、电子银行、智能IC卡、新资本协议等重点业务领域,充分发挥科技的驱动作用,为重点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2011年度人民银行颁发的银行科技发展奖评奖中,公司开发的市场风险管理系统、“阳光金管家”现金管理平台、集中式图形化前端整合项目、同城灾备管理平台及“数据标准化体系”软课题等获奖。
三、人力资源管理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紧密围绕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发展、制度为先、稳步推进”的指导思想。深化干部管理改革,完善管理制度体系,积极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加强干部交流;深化劳动关系管理,推动用工体制改革;全面梳理银行架构,规范二级分行人力资源管理与各级机构设置,探索事业部制管理模式;完善人力资源IT系统建设,制定银行人才发展规划,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科学设置绩效评价指标,推行等级行评定制度,组织平衡计分卡战略评估,建立健全薪酬福利制度,科学安排薪酬分配与发放;明确培训发展目标,探索培训管理模式,制定培训发展规划,推进培训课程研发。
四、公司主要子公司、参股公司的经营情况及业绩分析
1、长期股权投资情况
(1)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权情况
单位:元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占该公司股权比例(%) | 期末账面价值 |
V | Visa Inc | 0.00003 | 1,219,840 |
(2)持有非上市金融企业股权情况
单位:千元、千股
持股对象 | 投资金额 | 持股数量 | 股权占比(%) | 期末账面值 | 报告期损益 | 报告期所有者权益变动 | 会计核算科目 | 股份来源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97,500 | 75,000 | 2.56 | 97,500 | - | - | 长期股权投资 | 投资入股 |
韶山光大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35,000 | 35,000 | 70 | 35,000 | 3,308 | 3,308 | 长期股权投资 | 发起设立 |
光大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 720,000 | 720,000 | 90 | 720,000 | 162,414 | 162,414 | 长期股权投资 | 发起设立 |
2、子公司经营情况
韶山光大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注册地为湖南省韶山市。2011年,该行内部管理逐步规范,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客户群,负债业务快速发展,资产质量良好,经营效益超预期,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报告期末,该行一般存款3.55亿元,占当地市场份额的11.3%;贷款余额1.20亿元;总资产4.11亿元;净资产0.54亿元;实现净利润330.80万元。
光大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注册资本8亿元,注册地为湖北省武汉市。该公司坚持专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致力于中小企业设备融资,为客户提供设备融资租赁服务,与光大银行在市场、行业、客户服务等方面形成互补,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报告期末,该公司租赁资产余额80亿元,净资产9.9亿元,净利润1.6亿元。
5.3报告期内主要财务指标较前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说明
单位:百万元
项目 | 2011年12月31日 | 2010年12月31日 | 增减幅(%) | 变动主要原因 |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 | 105,263 | 53,275 | 97.58 | 市场利率走高,同业业务增强,加大投入,提高利差收益 |
拆出资金 | 81,746 | 23,833 | 243.00 | 市场利率走高,增加短期资金运作,提高收益 |
递延所得税资产 | 1,857 | 1,306 | 42.19 | 市场利率走高,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加大,确定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 |
其他资产 | 57,894 | 82,790 | -30.07 | 表内代理理财资产减少 |
交易性金融负债 | 46,478 | 33,470 | 38.86 | 结构性存款增加 |
应交税费 | 2,534 | 1,663 | 52.38 | 应缴所得税和营业税收入增长 |
应付利息 | 12,625 | 8,536 | 47.90 | 付息负债规模增长,利率水平提高 |
其他负债 | 32,825 | 76,811 | -57.27 | 表内代理理财资金减少 |
盈余公积 | 4,226 | 2,434 | 73.62 | 利润分配,计提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 17,169 | 6,963 | 146.57 | 利润增长 |
项目 | 2011年 | 2010年 | 增减幅(%) | 变动主要原因 |
利息净收入 | 39,440 | 30,423 | 29.64 | 生息资产规模增长,结构优化,提升议价能力,净利息收益率扩大,资产盈利能力提高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 6,973 | 4,709 | 48.08 | 信用卡、结算和代理类等各项中间业务手续费增长 |
投资收益/(损失) | (133) | 447 | -129.75 | 2011年上半年债券市场价格下跌过程中,主动调整资产结构,增持短期债券,压缩中长期债券,缩短债券组合久期,控制投资风险,投资收益下降 |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损失) | (1,043) | (466) | 123.82 | 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固定收益率债券公允价值损失增加,结构性存款应付息增加,部分利率掉期合同终止,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转出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3,448 | 2,431 | 41.83 | 应纳税收入增加 |
营业外收入 | 126 | 202 | -37.62 | 久悬未取款收入减少 |
所得税费用 | 6,126 | 4,317 | 41.90 | 应纳税所得额增加 |
§6财务报告
6.1 与最近一期年度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具体说明
□适用 √不适用
6.2 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更正金额、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
6.3 与最近一期年度报告相比,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具体说明
□适用 √不适用
6.4 董事会、监事会对会计师事务所“非标准审计报告”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6.5财务报表
合并及公司资产负债表、合并及公司利润表、合并及公司现金流量表、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公司股东权益变动表。
§7备查文件目录
7.1载有公司董事长签名的年度报告正本。
7.2载有法定代表人、行长、主管财会工作负责人、计财部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会计报表。
7.3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7.4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报纸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件。
7.5《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O一二年四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