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邱家和
眼下,春拍进程已到了北京第一轮预热的阶段。这一轮春拍的看点,在记者看来最有趣还是各家拍卖公司奉行的估价策略。
与香港第一轮春拍苏富比所坚持的精品高价路线不同,内地拍卖行对各自的估价策略必须有所调整,瓷器杂件板块尤其如此:一方面,高端拍品如历代御瓷,仍然以香港为主要市场,依赖苏富比、佳士得这样的跨国拍卖巨头的国际性的征件网络与客户网络;另一方面,苏富比在香港市场也可以针对内地买家买气低迷的现状而选择港台东南亚等地的亚洲买家。正因为如此,当艺术市场从2011年的巅峰状态跌入当前调整行情的低谷时,苏富比仍能高调地坚持高价精品策略。
然而,同样面对2012春拍,内地各大拍卖公司与香港苏富比的感受就截然不同。瓷杂板块正如中国嘉德瓷器工艺品部总经理刘跃所指出的,其中御制瓷器的拍品资源极其稀缺,可谓少之又少,如有好的拍品出现,不用说苏富比力推的宋瓷与明青花,即便是他们回避的清三代御瓷也能拍出高价。而杂项则日益走向多元化,近年来推出了很多新的品类如寿山石、日本茶具等。他预计,今年春拍内地拍卖行不会推出特别重磅的拍品。
尽管如此,中国嘉德今年春拍的瓷器杂件板块仍然有可观之处,不仅有像“翦淞阁·文房宝玩”这样的精品文房专场以及“胜日芳华——明清古典家具集珍”这样的高档黄花梨古董家具专场,也有内地首开先例的佛像专场与西洋古董钟专场,更值得玩味的是他们采用的估价策略。
估价是一门艺术。在整个拍卖的过程中拍卖估价是第一个环节,要让买家专程赶到拍卖会参与竞投,估价必须有吸引力,必须搔到买家的痒处,尤其在市场萧条的行情调整期更是如此——既要在萧条的氛围中凝聚买气,又要在紧缩的条件下争取未来长期的成长空间。对于拍卖公司而言,估价的高与低涉及竞争态势上的攻与守、拍卖业务的生与熟,无疑是一种微妙的平衡。
维持这种平衡需要一种动态的、系统的观念与方法论。记得今年年初记者专题报道春拍“征件难”时,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就强调拍卖行必须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这两点在拍卖公司制定估价策略时也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从宏观的方面看,行情调整的总体趋势是回归常态、回归理性,迫使拍卖公司顺势而为;而从微观的方面看,每一个拍卖品类的估价策略都不一样,其中的差别也许很微妙,却会产生不尽相同的结果,全看你怎么因势利导。拍卖公司必须寻求短期与长期、稳健与积极、保守与前瞻的平衡,而这一切,归根结底就是顺应周期变化与“反周期”的平衡。
对艺术市场而言,拍卖公司估价策略的这种调整是一个积极的征兆:他们弃守总成交额,主攻成交率,选择低价的路线力争在被动的外部环境中争取战略主动。这样的估价策略为买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尤其是为着眼长期未来的收藏家提供了战略性的建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