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亚伟
在全球经济环境不稳定,我国经济未来存在下行风险的背景下,我们理该好好发挥股市所具有的金融财富膨胀效应对实体经济的积极影响,为此,尤需在优化股市资源配置功能和健全股市的投资功能上,在全力保护投资者利益上下工夫。
投资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通过政府主导或引导型的投资能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共同发展。但政府的刺激计划重点在生产领域,这些投资进入生产领域后,由于企业创新效果短期难以显现,这促使企业通过重复生产扩大产能来弥补创新不足,产能的扩大将产生新的要素需求,整个产业链条通过传导作用,位于产业链条中最低端的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将增加,从而导致原材料的生产成本上升,通过传导机制,导致整个产业链条上的中间产品的生产成本都有所增加而使终端产品的成本提高,最终的结果就是在企业生产的产品成本提高的同时企业产能过剩,而下调产品价格又会产生亏损,存在一定的价格黏性。这也是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及意图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而重点实施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并未如愿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却带来了一定程度产业产能过剩和CPI居高不下的结果的原因。
与此同时,伴随着外围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美国持续维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短期难缓解,而同时人民币的对内贬值和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严重削弱,依靠出口退税营造的国际相对竞争优势,实质上是在用国内的资源变相去补贴国外消费者,虽然出口导向型的企业目前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能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出口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的优势渐失,因此依靠净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优势显然会逐步削弱。
可见,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在生产领域由投资拉动需求进而提高产品的供给,但在消费领域中对产品的需求却没能得到提高,实质上还是一种依靠供给拉动需求的增长模式。因此盘活目前宏观经济发展的主要环节在于如何来拉动需求的增长。
作为终端产品的需求者,消费者需求不仅要表现为有消费的欲望,更要有消费的能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是递增的,但消费能力的提高受到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消费者偏好和预期等的影响。如果在经济处于低谷时直接提高消费者的收入水平,那么对消费的刺激将比较明显,但在目前我国经济下滑过程中且CPI处于相对较高水平的背景下,直接提高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有可能会带来通胀的预期;若通过下降商品价格来缓解供求失衡,则会削减企业的盈利。因此,如能改变消费者消费偏好,则会使产品的需求得以大幅提升,而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营造股市的财富膨胀效应。因为,股市可以满足提升消费者偏好和需求的能力。
人往往在消费时会认为来源渠道不同的收入消费的倾向不同,从股票上涨中获得的收益相对于消费者的其他收入而言,消费倾向更强;另外,股市并不是零和博弈的市场,因为股票并没有约定的到期交割日,投资者交易的也仅是上市公司发行的流通股票的一定比例。从整体看,股票一定价格的变化只需通过一个较小的换手率就能实现,也就是说,利用较小的成本就可以撬动投资者总财富市值的增加。
结合我国股市目前的现状,笔者认为要强化股市的财富效应,除了引导投资者的合理投资理念外,还需要从上市公司的治理和发挥股市功能方面下大工夫。首先是引导上市公司自觉、自愿分红,健全和完善对上市公司管理制度。为提升投资者的信心,必须要给投资者一定的回报。以笔者的观察,上市公司不分红的原因不是企业不能分红,而是不愿意分红,因为他们从股市上募集资金的成本太低,所以不关心是否需要回报投资者。为此,笔者并不十分赞成对所有的上市公司都要强制分红,因为证券市场本身是要优化资金资源,从有效市场的行为讲,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意味着他们面临着资金需求,资金在上市公司中可以更大程度上发挥效用,所以,上市公司的分红应是一种自觉自愿行为而不应该是强制行为。
股市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能使得影响实体经济主体的信息通过股价迅速反映出来,尽管二级市场股价涨跌对上市公司主体不可能产生直接影响,但对上市公司未来的再融资却有直接影响,因此要完善股市的晴雨表功能,就要使得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这样股价才能反映上市公司实体的经营状况,投资股票的价值才可能得以体现,才有可能利用股市的财富效应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增长。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现任教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