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3月,国家电网公司(下称“国网公司”)一纸特高压设备中标公告,激起了行业久违的“热情”。
根据中国西电3月13日公告,该公司在国网公司“皖电东送”——淮南-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招标中获得订单,设计产品包括1000千伏GIS组合电器9间隔、1100千伏GIS母线设备两套、1000千伏变压器11台和1000千伏电抗器14台,为此次中标公司中份额最大的订单,机构预估交货金额可达18亿元。
仅次于中国西电的平高电气中标订单也非常可观:包括1000千伏GIS组合电器7间隔、1100千伏GIS母线设备2套,机构预估此次中标金额在16亿元左右。
记者随即采访了相关公司高管,他们从设备商的角度解析了特高压行业的生存现状和成长空间。
毛利自2009年开始下滑 寡头竞争热度不减
平高电气董秘常永斌对本报记者表示,自2004年至2009年,国家电力投资经历了一波超常规的高速发展期,期间各电力设备制造商快速进行产能扩张,一些中低压或其他行业的厂商甚至也纷纷加入输变电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意欲分一杯羹。
而从2009年开始,国家电网投资高速增长出现拐点,并迅速传导到设备制造商,引发常规产品的产能过剩。由于国际巨头ABB、Siemens等在中国直流输电工程中早已赚得盆满钵满,加上合资企业的国产化率上升,“因此在交流设备方面,他们率先降价,意欲扩大占有率,当时西电正筹备上市,为做大收入规模,也加入降价大军,引发行业无序、恶性低价竞争。”常永斌称。
中国西电董秘田喜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2011年西电做过业绩预亏,当年三季度出现了亏损,主要是由于市场因素。“从行业来看,普遍遇到了这种情况:市场竞争加剧,价格大幅下降,造成产品毛利润下降。”。
田喜民认为,对输变电设备行业而言,特高压的蛋糕并不是太大,企业参与数也不多,而且这几年并没有大规模启动。
“交流750千伏、800千伏和直流正负500千伏、600千伏是超高压,这几年特高压主要启动的交流项目就是晋东南-到荆南的试验线路,从开建到去年扩建交货就没有了;直流就是国网、南网,一年大概能有2-3条线路,所以并没有大规模启动,真正在日常支撑公司每年上百亿元销售收入的,还是大量特高压以下电压等级的产品。”田喜民说。
常永斌对此也有同感,他告诉记者:“目前,常规产品(550kV及以下,252,126kV GIS产品,550kV以下隔离开关、断路器)基本处于微亏、保本状态(摊入固定成本和费用后)。”他透露,平高电气常规产品也是亏得不得了,西电去年业绩预亏,大概也是因为常规产品的缘故。
据他介绍,目前参与特高压交流竞争的开关设备制造商有:中国西电(开关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不到30%);新东北电气;平高电气(开关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98%以上),“因此,平高受特高压影响非常大,特高压对公司的业绩弹性相当大。”
未来看好智能电网、农网、配网
不过, 两家上市公司董秘均对今年市场表现出了信心。
“国家推动特高压建设,不是因人而异,是清晰写在“十二五”发展规划里的。”常永斌说,在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试验示范线路一期和二期扩建(增加串补增容)工程中,运行验证特高压输电工程是满足当时预期的,该工程的推出也预示着国家大力推进特高压骨干网架建设进入另一种境界。
田喜民也向记者表示,随着示范线路的二期扩容投运,其效能和相关设计要求均获得认可,从这个角度来看,国网推进“三纵三横一环网”审批的步伐可能会加快。
常永斌还指出,从目前对国家电力投资的感觉上来看,电力设备行业的增长点倾向于两端:一方面加大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智能电网建设,另一方面,加大农网、配网建设。
他同时认为,今年存在着多种可能加快特高压线路审批的因素,例如特高压已经有相对成熟的运行经验、结构性缺电仍然严重、新能源接入仍是问题,比如西北大量风电场闲置,持续亏损而不能接入电网、国际油价上涨,呼唤新能源建设与不能接入形成矛盾等。
另外,世界上其他国家已在酝酿建设百万伏输电网络,如印度,意欲建11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
事实上,特高压电网建设对消纳新能源的作用毋庸赘言,这也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成为焦点。
“就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由于中国特殊的资源禀赋,能源基地集中在西北、内蒙等地,水电在西南四川等地,但用电负荷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这样的情形造成我们要么输电,要么输煤。”田喜民说,而这就涉及一个输送问题。
特高压主干网架的搭建也将进一步促进“三华联网”。常永斌告诉记者:“‘三华联网’的重大意义在于可以更大限度地消纳新能源,可以极大限度地接入西北的大量风电、太阳能及其他新能源,因为众所周知,新能源尤其风能接入比例不能超过10%,否则会引发电网解裂,影响电网运行安全,但大电网的消纳能力则强于分散的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