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浩
很多国内PE (私募股权投资)坚守的唯一“准则”是,能否上市。可能上市的,PE蜂拥而至。当然条件也是苛刻的,往往附带着传说中的对赌协议和苛刻的赎回协议。比如,若不能如期(通常约定期短则18个月,长则36个月)上市,那这笔投资往往会变成年利率15%甚至20%的债权。
虽然不能说存在即合理,但存在也必然有其理由。比方,这与当前PE退出渠道缺乏有关,但更与PE投资人希望赚快钱,赚大钱的浮躁心态相关。
在希望赚快钱、赚大钱的心态引导下,近几年PE市场急剧扩容,2011年达到了空前繁荣。不仅各类投资公司纷纷转身为PE, 连各类实体企业,甚至政府部门也多有涉足。
但这种繁荣,并非行业健康,有活力、有后劲,可持续的繁荣,更多带着末日狂欢的意味,其背后则是乱象丛生。不能不说,国内许多PE冲着IPO而去的套利战略,已从根本上危及国内的PE行业。
所以,笔者认为,当务之急,PE必须尽早摒弃套利赚快钱的心态,而要以战略投资眼光,奔着企业成长和经营而去,这才是PE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否则,PE的战略眼光再不改,要不了几年,不仅大批的PE会倒闭、会死亡,甚至行业都面临着风险。
以能否IPO为投资的标准,短期而言,PE的确能迅速退出获利,另外再去寻找新的投资目标,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但是弊端也显而易见的。
首先,企业以苛刻的条件接纳PE的投资,逼得企业家非要集中全力“跑”上市不可,而为了能尽快上市,企业往往会过于关注短期利益,甚至不惜虚增利润,乃至财务造假。当前,我们已经看到某些企业上市后不久业绩就变脸,这与上市前企业只重视短期收入增量不无关系,甚至也不排除上市前虚增利润的可能。
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若是能和谐统一,当然是好事。但现实中,两者往往是矛盾的。竭泽而渔,有时候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往往是以长期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企业若是只想着尽快跨越IPO的门槛,就可能以牺牲长期利益为代价。从微观上说,这其实违背企业的长期持续的经营和投资者的根本利益的,从宏观上说,对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也是有害无益的。
其次,现实是严酷的,真正能够如期IPO的企业,毕竟只是少部分。通过IPO实现退出,获取高额回报,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希望上市与真正能够上市,这其中的比例几乎就是百里挑一。笔者曾目睹了一些企业因为忽视经营,而倒在上市之路上,甚至倒在上市的前夜的事例。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即使PE有着所谓苛刻的赎回条款,但当企业自身无以为继时,PE也将难逃投资打水漂的厄运。
再次,随着IPO估值水平的下降,即使是企业如期上市,PE如期退出,但是由于所获利润率下降,PE也会面临着整体亏损的情况。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A股市场新股发行的平均市盈率是58倍,到2011年下行至47倍,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再下行至30倍,4月上旬以来更已降至20倍左右。而20倍,则是监管部门认为“应该保持”的合理水平。虽然未来A股IPO的市盈率还会有起伏,但是从长期而言,趋势必然会向二级市场靠拢,与国际老牌市场接轨。在此趋势下,希望通过高市盈率发行赚取超额溢价,一夜暴富怕已越来越难。若是未来两三年A股IPO的估值水平维持在20倍左右,考虑到PE投资的项目至多十分之一能上市的现状,那么20倍的估值水平也会让PE陷入无利可图的窘境。
因此,无论是个别PE,或者对PE行业而言,都必须要把投资标准改一改。IPO当然是好事,但是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则更是重要的。
从成熟市场的角度看,一般PE对一个企业的投资周期通常在5至7年。他们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者,更是产业投资者,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投资者。他们对企业的管理、技术,乃至战略都会提供自己的意见,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参与程度也比较高。而企业经营的利润回报,则是PE主要的利润来源。通过对企业经营的扶持,PE在退出的时候,也往往能够获得比较合理的回报。所以,关注项目本身,而不是盯住IPO,才能使PE无论是在牛市,或者是IPO难以为继的弱市,都能获得持续稳定的回报和收入来源。
当然,相对于财务投资,战略投资对PE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PE,不仅要有比较雄厚的资金、核心的技术,更要有丰富的企业实战经验以及较强的投融资能力,以及有长期投资合作的心态和决心,谋求的是双方共赢和长期回报。
毫无疑问,PE正经历一场大浪淘沙,最终抱着暴富心态的假PE将淘汰出局,留下的是有技术、有管理、有长远眼光的PE。这不仅对PE行业有益,对被投资企业有益,而且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获得内生性增长活力也很有裨益。
(作者系沃特(中国)财务集团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