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调查·产业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专版
  • A6:资金·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B137:信息披露
  • B138:信息披露
  • B139:信息披露
  • B140:信息披露
  • B141:信息披露
  • B142:信息披露
  • B143:信息披露
  • B144:信息披露
  • B145:信息披露
  • B146:信息披露
  • B147:信息披露
  • B148:信息披露
  • B149:信息披露
  • B150:信息披露
  • B151:信息披露
  • B152:信息披露
  • B153:信息披露
  • B154:信息披露
  • B155:信息披露
  • B156:信息披露
  • B157:信息披露
  • B158:信息披露
  • B159:信息披露
  • B160:信息披露
  •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年度报告摘要
  •  
    2012年4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B123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 B123版:信息披露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年度报告摘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年度报告摘要
    2012-04-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B122版)

     2011年2010年
    平均余额利息支出平均付息率平均余额利息支出平均付息率
    对公客户存款      
    活期81,562,842952,8031.17%66,840,431563,8120.84%
    定期51,043,2541,414,4792.77%37,739,148831,0522.20%
    小计132,606,0962,367,2831.79%104,579,5791,394,8641.33%
           
    对私客户存款      
    活期10,477,90453,6260.51%8,855,41433,2190.38%
    定期19,507,755522,9072.68%15,761,756337,2312.14%
    小计29,985,659576,5331.92%24,617,170370,4501.50%

    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拆放款项利息支出

    2011年公司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拆放款项利息支出为8.46亿元,比上年增加3.08亿元,平均成本率为4.52%,较上年上升了2.07个百分点。

    已发行债务利息支出

    2011年已发行债务利息支出为3.18亿元,比上年增加1.41亿元,增幅为79.54%,主要是受发行的次级债券付息因素的影响。

    2、非利息收入

    报告期实现非利息收入11.33亿元,比上年增加3.36 亿元,增长42.11%,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4.22%。

    非利息收入主要构成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2011年2010年增减额增长率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849,596 597,143252,45342.28%
    减: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130,465 108,56221,90320.18%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719,131 488,581230,55047.19%
    其他非利息收益 414,014 308,770105,24434.08%
    合计 1,133,145 797,351335,79442.11%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2011年2010年增减额增长率
    结算类业务119,566101,89717,66917.34%
    银行卡业务276,719227,34149,37821.72%
    代理类业务115,09073,15541,93557.32%
    担保类业务88,73433,25655,478166.82%
    承诺类业务50,95042,0948,85621.04%
    交易类业务15,41822,016(6,598)(29.97%)
    咨询类业务175,52689,50186,02596.12%
    其他7,5937,883(290)(3.68%)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849,596597,143252,45342.28%
    减:手续费及佣金支出130,465108,56221,90320.18%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19,131488,581230,55047.19%

    代理类业务收入1.15亿元,比上年增加0.42亿元,增长57.32%,主要是委托贷款业务收入和理财业务收入增加。

    担保类业务收入 0.89亿元,增加0.55 亿元,增长166.82%,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收入增长较快。

    3、业务及管理费用

    2011年,公司业务及管理费为28.98亿元,比2010年增长28.51%。受人员增加、业务扩展的影响,员工费用和业务费用分别比2010年增长26.69%和31.50%。固定资产折旧、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和税费与上年相比增长25.59%、30.45%和53.58%。

    下表列出所示期间公司业务及管理费的主要构成。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2011年2010年增减额增长率
    员工费用1,567,1931,237,074330,11926.69%
    业务费用1,090,433829,220261,21331.50%
    固定资产折旧147,734117,62830,10625.59%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47,78436,63011,15430.45%
    无形资产摊销17,34216,5967464.50%
    税费27,42117,8559,56653.58%
    合计2,897,9072,255,003642,90428.51%

    4、资产减值损失

    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全部由贷款减值损失构成。2011年,贷款减值损失为6.36亿元,比2010年增长73.94%,主要原因是2011年公司从审慎角度出发,调整了组合拨备计提。

    (三)资产负债表分析

    1、资产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2011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变动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百分点)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41,582,44515.96%31,560,55511.99%10,021,8903.97
    存放同业款项38,932,78014.95%7,996,1563.04%30,936,62411.91
    拆出资金1,000,0000.38%300,0000.11%700,0000.27
    交易性金融资产1,980,1940.76%353,2920.13%1,626,9020.63
    衍生金融资产1,687,6300.65%2,249,5560.85%(561,926)(0.20)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3,355,3241.29%83,021,54731.53%(79,666,223)(30.24)
    应收利息1,327,8360.51%599,3890.23%728,4470.28
    发放贷款及垫款120,741,93346.35%100,194,45438.06%20,547,4798.29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6,504,95510.17%4,324,7631.64%22,180,1928.53
    持有至到期投资17,555,3376.74%9,838,3423.74%7,716,9953.00
    应收款项类投资2,137,7470.82%19,316,5387.34%(17,178,791)(6.52)
    长期股权投资13,2500.01%13,2500.01%0(0.00)
    投资性房地产22,0510.01%224,1360.09%(202,085)(0.08)
    固定资产1,365,9570.52%1,281,2210.49%84,7360.03
    无形资产88,6410.03%92,2240.04%(3,583)(0.01)
    递延所得税资产628,3520.24%644,5490.24%(16,197)0.00
    其他资产1,573,2050.60%1,264,3600.48%308,8450.12
    资产总计260,497,637100.00%263,274,332100.00%(2,776,695)0.00

    (1)贷款及垫款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227.45亿元。扣除贷款损失准备20.03亿元后净额为1,207.4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51%,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46.35%,比上年末上升8.29个百分点。

    企业贷款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企业贷款总额为902.2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29%,占贷款和垫款总额的73.51%,比上年末增加0.87个百分点。2011年,公司在统筹考虑监管要求、资本充足、风险程度、贷款定价的基础上,合理把握贷款投放节奏,实现了企业贷款结构与风险收益的同步优化。

    票据贴现

    截至 2011年12 月31 日,票据贴现为27.44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4.07%,占贷款和垫款总额的2.24%,比上年末增加0.84个百分点。由于票据贴现损失率较低,消耗资本较少,公司适当增加了该项业务。

    个人贷款

    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个人贷款总额为297.7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86%,占贷款和垫款总额的24.26%,比上年末减少1.72个百分点。

    (2)证券投资

    公司证券投资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收款项类投资。

    按持有目的划分的投资结构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2011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交易性金融资产1,980,1944.11%353,2921.0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6,504,95555.01%4,324,76312.78%
    持有至到期投资17,555,33736.44%9,838,34229.08%
    应收款项类投资2,137,7474.44%19,316,53857.09%
    合计48,178,233100.00%33,832,935100.00%

    按发行主体划分的债券投资结构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2011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
    面值占比面值占比
    政府债券27,302,50488.91%15,064,750.0090.69%
    金融机构债券2,336,2507.61%1,393,220.008.39%
    央行票据438,1001.43%153,680.000.93%
    企业债券430,0001.40%--
    地方政府债券100,0000.33%--
    铁道部债券100,0000.33%--
    合计30,706,854100.00%16,611,650100.00%

    报告期末所持的重大金融债券

    单位:(人民币)千元

    债券种类面值余额到期日利率%
    2006年记帐式国债520,0002006-2-27~2026-6-262.51~3.70
    2003年记帐式国债530,0002003-4-9~2018-10-242.80~4.18
    2002年记帐式国债800,0002002-3-18~2032-5-242.70~2.90
    2011年金融债券920,5702011-3-24~2021-12-21浮动利率+4.27
    2008年金融债券1,000,0002008-4-1~2018-7-38
    2008年记帐式国债1,420,0002008-2-13~2038-10-231.77~4.94
    2009年记帐式国债1,440,0002009-2-12~2059-11-301.55~4.30
    2007年记帐式国债2,650,0002007-2-6~2037-5-172.93~4.52
    2010年记帐式国债4,428,0002010-3-11~2020-12-162.23~3.83
    2011年记帐式国债14,255,0002011-1-19~2021-8-183.22~3.99

    (3)报告期末所持的衍生金融工具

    单位:(人民币)千元

    衍生金融工具2011年12月31日
    合约/名义金额资产公允价值负债公允价值
    外汇远期16,544,187104,51359,869
    货币掉期40,534,706160,134391,836
    利率互换35,780,1251,416,5251,428,475
    期权合同171,2466,4583,153
    合计93,030,2641,687,6301,883,333

    报告期内,公司为交易使用下述衍生金融工具:

    互换合同:互换合同是指在约定期限内交换现金流的承诺。公司主要包括利率互换和货币利率互换。

    利率互换合同是指在约定期限内,交易双方按照约定的利率向对方支付利息的交易。互换双方按同货币同金额以固定利率换得浮动利率或一种浮动利率换另一种浮动利率,到期互以约定的利率支付对方利息。

    货币利率互换是以不同的货币不同的利率进行交换,合约到期时本金换回的交易。

    远期合同:远期合同是指在未来某日,以特定价格购置或出售一项金融产品。

    资产负债表日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名义金额仅提供了一个与表内所确认的公允价值资产或负债的对比基础,并不代表所涉及的未来现金流量或当前公允价值,因而也不能反映公司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或市场风险。随着与衍生金融产品合约条款相关的外汇汇率、市场利率的波动,衍生金融产品的估值可能产生对银行有利(资产)或不利(负债)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在不同期间有较大的波动。

    期权合同:期权是一种选择权,即拥有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价格(执行价格)出售或购买一定数量的标的物的权利。

    2、负债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为2417.84亿元,比2010年末减少2.27%,主要是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项减少。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2011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变动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百分点)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16,175,4646.69%7,368,0452.98%8,807,4193.71
    拆入资金11,924,1284.93%8,805,3893.56%3,118,7391.37
    衍生金融负债1,883,3330.78%2,246,0040.91%(362,671)(0.13)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23,067,7939.54%72,772,01929.41%(49,704,226)(19.87)
    吸收存款176,736,65673.10%145,827,97958.94%30,908,67714.16
    应付职工薪酬423,9090.18%284,0060.11%139,9030.07
    应交税费655,1010.27%360,3440.15%294,7570.12
    应付利息1,790,9940.74%1,107,0760.45%683,9180.29
    应付债券7,474,2223.09%7,467,9003.02%6,3220.07
    递延所得税负债471,0720.19%592,4400.24%(121,368)(0.05)
    其他负债1,180,8980.49%566,4910.23%614,4070.26
    负债总计241,783,570100.00%247,397,693100.00%(5,614,123)0.00

    客户存款

    公司一直重视并积极拓展存款业务,客户存款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客户存款总额为1,767.37亿元,比2010年末增长21.20%,占公司负债总额的73.10%,为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

    下表列出截至2011年末,公司按产品类型和客户类型划分的客户存款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

     2011年2010年
    余额占比余额占比
    对公客户存款    
    活期87,138,14961.11%76,897,25965.67%
    定期55,455,30438.89%40,200,57634.33%
    小计142,593,453100.00%117,097,835100.00%
         
    对私客户存款    
    活期11,485,11933.64%9,446,27732.88%
    定期22,658,08466.36%19,283,86767.12%
    小计34,143,203100.00%28,730,144100.00%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个人客户存款占客户存款总额的比例为19.32%,比2010年末下降0.38个百分点,存款结构保持稳定。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活期存款占客户存款总额的比例为55.80%,较2010年末下降3.41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客户类活期存款占企业客户存款的比例为61.11%,比2010年末下降4.56个百分点,个人客户活期存款占个人客户存款的比例为33.64%,比2010年末上升0.76个百分点。

    3、股东权益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2011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变动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百分点)
    股本2,883,82115.41%2,883,82118.16%0.00(2.75)
    资本公积7,987,73642.68%7,827,05449.30%160,682(6.62)
    盈余公积1,079,4895.77%754,1384.75%325,3511.02
    一般风险准备1,244,8476.65%971,0546.12%273,7930.53
    未分配利润5,518,17429.49%3,440,57221.67%2,077,6027.82
    股东权益合计18,714,067100.00%15,876,639100.00%2,837,4280.00

    (四)资产质量分析

    2011年公司积极应对外部复杂的经济与金融环境变化,严格遵循监管要求,实施信用风险全流程优化,全面推进风险管理基础提升,报告期内公司信贷资产呈现“规模适度增长、质量持续良好、减值准备充足”的发展态势。

    截至2011年12月末,公司贷款总额为1,227.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1.71亿元,增幅20.84%;不良贷款率0.68%,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240.74%,比上年末提高44.59个百分点。

    报告期末贷款资产质量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

    五级分类2011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变动
    贷款和垫款金额占比%贷款和垫款金额占比%数额增减占比(百分点)
    非不良贷款小计:121,913,00899.32100,870,88099.3121,042,1280.01
    正常119,411,22997.2898,703,08897.1720,708,1410.11
    关注2,501,7792.042,167,7922.13333,987(0.09)
    不良贷款小计:832,1020.68703,5280.69128,574(0.01)
    次级543,2170.44443,5630.4499,6540.00
    可疑100,4590.08105,6220.1(5,163)(0.02)
    损失188,4260.15154,3420.1534,0840.00
    客户贷款合计122,745,110100.00101,574,40710021,170,7030.00

    报告期末贷款按行业划分占比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

    行业2011年
    金额比例
    农、林、牧、渔业453,7280.37%
    采矿业246,4450.20%
    制造业32,161,32326.20%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204,7940.98%
    建筑业4,036,3453.29%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2,701,7252.20%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740,0540.60%
    商业贸易业18,712,65015.25%
    住宿和餐饮业946,4160.77%
    金融业811,9750.66%
    法人一手房按揭128,4020.10%
    公司经营性物业贷款2,965,8662.4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2,625,31310.29%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193,2240.1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和投资业4,746,1543.87%
    房地产开发6,109,3344.98%
    城建类贷款1,771,2731.44%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87,6040.32%
    教育613,8500.50%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15,2300.1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13,9210.09%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087,5000.88%
    个人贷款29,771,98424.26%
    合计122,745,110100.00%

    报告期末公司贷款按地区划分占比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

    地区年末数
    金额比例
    北京市3,023,4032.46%
    上海市12,390,10110.09%
    浙江省83,492,57068.03%
    其中:宁波市71,144,69857.96%
    江苏省18,228,70714.85%
    广东省5,610,3294.57%
    贷款和垫款总额122,745,110100.00%

    报告期末公司贷款按担保方式划分占比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

    担保方式年末数
    金额比例
    信用贷款23,942,86819.51%
    保证贷款37,176,57730.29%
    抵押贷款54,067,03044.05%
    质押贷款7,558,6356.16%
    贷款和垫款总额122,745,110100%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保证贷款、质押贷款占比较上年末分别上升0.83、2.55个百分点,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占比较上年末下降0.94、2.43个百分点。

    报告期末公司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

    所属行业贷款余额占资本净额比例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00,0002.17%
    房地产业498,0002.1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89,0002.12%
    房地产业415,0001.8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00,0001.7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90,0001.6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89,1401.69%
    批发和零售业388,0001.6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77,9961.6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70,1791.61%
    合计4,217,31518.31%
    资本净额23,031,480

    按逾期期限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

     2011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
    金额占贷款总额百分比金额占贷款总额百分比
    逾期3个月以内208,0080.17%193,7040.19%
    逾期3个月至1年439,2010.36%124,4520.12%
    逾期1年以上至3年以内174,8430.14%292,9890.29%
    逾期3年以上72,8530.06%23,9800.02%
    逾期贷款合计894,9050.73%635,1250.63%

    抵债资产及减值准备计提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抵债资产的总额为 1.27亿元,扣除已计提减值准备0.02亿元,抵债资产净值为1.25亿元。

    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和核销的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2011年度2010年度2009年度
    期初余额1,379,9531,096,019689,588
    本期计提636,286365,801421,769
    本期收回2,4671,73598
    其中:资产价值回升转回数2,4671,73598
    本期核销-(70,311)(14,669)
    已减值贷款利息回拨(15,529)(13,208)(19,833)
    从预计负债转入--19,066
    折算差异-(83)-
    期末余额2,003,1771,379,9531,096,019

    公司采用个别评估及组合评估两种方式,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贷款的减值损失进行评估。

    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贷款,公司采用个别方式进行减值测试,如有客观证据显示贷款已出现减值,其减值损失金额的确认,以贷款账面金额与该贷款预计未来可收回现金流折现价值之间的差额计量,并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单项金额不重大的贷款,及以个别方式评估但没有客观证据表明已出现减值的贷款,将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贷款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确定组合方式评估的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水平。

    (五)现金流量表分析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 -242.22亿元。其中,现金流入536.13亿元,比上年减少394.48亿元,主要是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比上年减少;现金流出778.36亿元,增加399.58亿元,主要是拆放其他金融机构比上年增加。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 -122.78亿元。其中,现金流入7,464.79亿元,增加2,908.68亿元,主要是由于出售及兑付债券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入比上年增加;现金流出7,587.57亿元,增加3,099.35亿元,主要是公司债券投资增加使得现金流出比上年增加。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8.64亿元。其中,现金流入0亿元,现金流出8.64亿元,主要是由于分配普通股股利以及偿付已发行债券利息所致。

    (六)分部分析

    单位:(人民币)千元

    2011年度公司业务个人业务资金业务其他业务合计
    外部利息净收入3,776,3911,388,5321,668,065-6,832,988
    内部利息净收入651,00771,104(722,111)--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90,006314,51314,612-719,131
    投资收益--100,769280101,049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96,843)(21,892)(218,735)
    汇兑损益--481,406(10,808)470,598
    其他业务收入/成本---25,46625,466
    营业税金及附加369,348126,01756,35515551,735
    业务及管理费1,940,695661,372295,762782,897,907
    贷款减值损失603,83632,450--636,286
    营业利润1,903,525954,310993,781(7,047)3,844,569
    营业外收支净额---190,712190,712
    利润总额1,903,525954,310993,781183,6654,035,281
    资产总额92,939,01030,069,767137,026,240462,620260,497,637
    负债总额144,482,64034,735,17962,416,197149,554241,783,570
    补充信息     
    资本性支出149,35748,323220,207743418,630
    折旧和摊销费用208,40371,02231,7619311,195
    2010年度公司业务个人业务资金业务其他业务合计
    外部利息净收入2,594,3911,127,0901,393,086-5,114,567
    内部利息净收入460,322(9,634)(450,688)--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78,877288,76020,944-488,581
    投资收益--(32,702)270(32,432)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328(109,666)(104,338)
    汇兑损益--229,712(10,013)219,699
    其他业务收入/成本---83,51983,519
    营业税金及附加240,92499,85325,57315366,365
    业务及管理费1,482,904614,603157,404922,255,003
    贷款减值损失303,60162,200--365,801
    营业利润1,206,161629,560982,703(35,997)2,782,427
    营业外收支净额---165,577165,577
    利润总额1,206,161629,560982,703129,5802,948,004
    资产总额75,348,45226,606,725161,005,097314,058263,274,332
    负债总额118,302,77529,159,24499,721,497214,177247,397,693
    补充信息     
    资本性支出292,688103,301625,4701,2201,022,679
    折旧和摊销费用158,21565,57416,79310240,592

    (七)其他

    对经营成果造成重大影响的表外项目余额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2011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2009年12月31日
    1、主要表外风险资产   
    开出信用证6,420,9273,809,2402,519,713
    银行承兑汇票31,544,95926,110,36718,400,294
    开出保函2,126,6021,231,573677,306
    贷款承诺16,210,34716,569,28414,351,226
    2、资本性支出承诺309,383312,365682,483
    3、经营性租赁承诺1,119,655691,578570,844
    4、对外资产质押承诺24,201,0006,860,0006,200,120

    公允价值计量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期初金额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本期计提的减值期末金额
    金融资产
    其中: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353,2926,534--1,980,194
    2、衍生金融资产2,249,556(561,926)--1,687,630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4,324,763-105,416-26,504,955
    金融资产小计6,927,611(555,392)105,416-30,172,779
     
    4、金融负债(2,246,004)358,549--(1,883,333)
    5、投资性房地产224,136(21,892)--22,051
    6、生产性生物资产-----
    7、其他-----

    *注:不包括衍生金融资产

    关于公司公允价值计量的说明:

    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是初始确认时就被管理层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包括为在短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这类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将取得的收益和期末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投资损益。处置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⑵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指那些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或未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类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这三类的其他金融资产。在后续计量期间,该类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所带来的未实现损益,在该金融资产被终止确认或发生减值之前,列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该金融资产被终止确认或发生减值时,以前计入在资本公积中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转入当期损益。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的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⑶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分成为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初始确认时管理层就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交易性金融负债包括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负债和衍生金融工具。这类金融负债按以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持有期间将支付的成本和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所有公允价值的变动均计入当期损益。处置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⑷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能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进行估计,故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外购、自行建造等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按成本价确认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金额。将固定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按其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确认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金额,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公允价小于账面价值的计入当期损益。之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增减变动均计入当期损益。

    外币金融资产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期初金额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本期计提的减值期末金额
    金融资产
    1、衍生金融资产96,535(85,788)--10,747
    2、贷款和应收款2,413,812---3,353,135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持有至到期投资-----
    金融资产小计2,510,347(85,788)--3,363,882
     
    金融负债(95,509)90,930--(4,579) 

    表内外应收利息及坏账准备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期初余额本期增减期末余额坏帐准备余额计提方法
    表内应收利息599,389728,4471,327,8360.00个别认定
    贷款表外应收利息93,77550,288144,0630.00-

    三、业务回顾

    (一)公司银行业务方面:一是负债业务稳定增长。机构类存款保持稳定,现金管理、理财、贸易融资等新兴产品对负债业务的正向带动作用明显,IPO企业、私募股权成为新的存款增长点。截至12月末,公司银行存款余额1158.22亿元,新增存款178.74亿元。二是资产业务收益明显提升。积极推进客户结构与行业结构调整,资产业务收益增速加快,收入结构更趋多元化。通过客户结构调整,全年共退出、压缩授信客户285户,退出、压缩贷款44亿元;通过行业结构调整,新增贷款58%投向制造业和批零业。三是“三个专家”建设有序推进,特色化经营开局良好。全年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超过50%,债券承销、资产托管等业务也开始起步,与PE的业务合作逐步开展,为2012年重点推进打下了基础。

    (二)零售公司业务方面:一是着力推广标准化营销模式,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至2011年末,零售公司存款余额214.28亿元,比年初增加86.8亿元;贷款余额158.62亿元,比年初增加32.96亿元。EVA比年初增加19789万元,增幅63%。二是零售公司风控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有序推进零售公司业务风险经理配备工作,不断提升风险经理专业化水平;简化审批流程,存量打分卡开始实施;结合客户分层管理,不断优化零售公司贷后管理,突出贷后管理的集约化和模版化。三是不断总结成功经验,着力推广标准化营销模式。编制贷易融、诚信融等各类产品销售指引,加强针对性的产品培训,提高业务人员营销能力;总结如基础户营销、结算吸引存款等成功经验和案例,形成标准化营销模式在全行进行推广。

    (三)个人银行业务方面:一是电子渠道得到有效推广,截止2011年末,个人电子渠道替代率达58.88%,较年初提高8.98个百分点。二是财富管理取得较快发展,日渐成为吸引客户、维系客户、留置客户资金的重要抓手;三是惠财银行业务较快增长,高端客户贡献度不断提升。至2011年末,全行高端客户数为25320户,较年初新增6157户,带动新增储蓄26.73亿元。四是电子渠道得到有效推广。加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电子渠道的融合推广,在吸引客户的同时不断提升客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五是营销体系和营销方法得到不断提升。

    (四)金融市场业务方面:一是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积极为分支行提供产品支持。推出了同业代付、资产池理财、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19款新产品,在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带动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的同时,也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二是优化全行流动性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全行银行账户管理和现金流管理,提升流动性管理水平和能力,确保全行流动性安全。三是同业交流合作深化,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2011年末已与境内外近200家同业建立了联系。四是业务资格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取得了黄金交易所特别通道资格、交易商协会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交易商资格、人民币外汇期权交易资格、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资格和交易所债券交易业务资格,为公司在新业务领域的开拓和发展做了良好的铺垫。

    (五)信用卡业务方面:一是特色业务势头良好,各项成本有效控制,盈利能力有效提升。运维管理成本基本固化,各分支行充分利用各区域特定优势,因地制宜推广特色产品,至2011年末,信用卡实现EVA 5472万元。二是不良资产积极化解,区域风险有效控制。三是电子商务快速推进,业务创新成效显现。至2011年末,第三方支付实现交易5.14亿元,呈逐月上升趋势。

    四、风险管理

    公司在经营中主要面临以下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具体说明如下: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因各种原因未能履行契约中约定的可能性和由于交易对手信用等级下降所产生的损失,从交易对手的行为特征上可以分为信用能力和信用意愿。公司承担信用风险的资产包括各项贷款、拆放同业、买入返售资产、存放同业款项、银行账户债券投资、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和表外资产。

    公司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对信用风险实行有效管理,通过对信用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控制/缓释、报告来实现管理目标。公司通过设计合理的制度和控制流程来保证信用风险在贷前、贷中和贷后能够得到有效识别,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信用风险。

    公司通过制定授信政策,对行业、产品、地域等风险进行整体上的识别,根据风险大小执行差异化的政策,提出指导性和指令性的准入意见,对风险加大的行业或产品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增加风险控制措施或上收权限。公司严格执行客户信用评级制度,并以此作为客户准入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对客户经营情况的系统评估,识别客户的核心偿债能力,确定其违约概率。

    公司建立了合理的贷款审查、审批制度,设立了独立的审查、审批人员。在业务上报后,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从信用风险管理角度对客户的相关情况进行细致地调查和分析,独立出具风险审查意见;各级审批官严格按照授信审批制度,执行授信政策,在其授权范围内作出审批意见,并提出放款及贷后管理要求。

    公司持续建设完善的信用风险监测体系、授信客户风险预警体系和授信后风险管理体系,确保信用风险能够得到及时识别和控制。风险监测范围为授信客户的内外部信息,包括客户自身经营情况、行业发展趋势、客户信用行为、其他金融机构评价与态度等;风险预警是从各种渠道收集客户预警信息,从业务条线到管理部门,从管理部门到业务条线,执行双线双向预警机制,构建全面、全员的新型风险预警机制,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发现和报告,并迅速采取适当的预警行动方案。2011年,公司风险预警体系上线运行,风险预警管理工作有了新的飞跃。授信后管理体系从方式、频率和内容上对贷后检查提出各项要求,并构建了贷后检查与预警体系的触发机制。为提高贷后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公司从岗位设置、人员配备、流程、检查要点、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确定了贷后管理框架体系改进方向。

    公司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对贷款风险进行计量,根据贷款本金和利息收回的可能性,对信贷资产进行风险分类,并在五级分类的基础上实施十级分类制度,把贷款分为正常类(包括正常+、正常和正常-)、关注类(包括关注+、关注和关注-)、次级类(包括次级+和次级-)以及可疑类、损失类,该十级贷款分类制度以量化的形式揭示了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公司根据分类的不同计提不同比例的拨备,确保信用风险抵御能力的有效性。

    公司还建立了《授信前尽职调查管理办法》、《授信后管理尽职管理办法》、《不良贷款管理办法》、《责任认定管理办法》、《风险报告制度》等配套的管理制度,确保信用风险的管理体系完善和有效覆盖。其中的风险报告体系能确保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定期获得全行各类风险头寸数据和风险水平分析材料。各类报告内容具体包括按业务、部门、地区和风险类别分别统计的风险头寸、风险水平及其内部结构;盈亏情况;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方法及程序的变更情况;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遵守情况;风险限额的遵守情况;压力测试情况;内部和外部审计情况;重大风险事项等。

    (二)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包括因无法履行还款责任,或者因无法及时或以合理的价格为公司资产组合变现提供资金所带来的风险。

    公司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监管政策变化,按照银监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及相关要求,不断加强流动性风险制度建设,完善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政策体系;改进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完善流动性风险限额指标体系,加强各项先进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的应用;进行现金流量管理系统的升级,实施现金流量管理的每日监测;开展压力测试和应急演练,切实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和应急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流动性良好,流动性比例较高,存贷款比例控制合理,备付金充足。资产负债期限匹配程度较好,流动性缺口符合监管标准,对流动性管理的压力相对不大。

    (三)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利率、汇率以及其他市场因素变动而引起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化,进而对未来收益或者未来现金流量可能造成潜在损失的风险。影响公司业务的市场风险主要类别有利率风险与汇率风险。

    从报告期末公司市场风险指标来看,利率风险敏感度指标未超过巴塞尔委员会在2004年发布的《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规定的20%的警戒水平,表明公司不存在较大的利率风险。同时,公司反映汇率风险的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指标控制良好,大大低于20%的监管标准。此外,公司交易账户风险价值(VaR)严格控制在董事会确定的限额之内,表明公司在一天内的损失(99%的概率,除市场极端情况外)在可控范围内。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由于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来源于四类风险因素:人员风险、流程风险、系统风险、外部事件风险。

    为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公司在以下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

    1、人员管理方面

    加强各级员工尤其是新员工的业务技能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抓好员工思想教育、合规教育,不断提高员工操作风险意识;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职责,实施前中后台以及不相容岗位严格的职责分离;建立并实施中高级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轮岗和强制休假制度;实施全行员工合规评价,防范违规操作;颁布员工行为准则,建立违规失职行为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和造成公司资产损失的员工进行严格的处罚和责任追究。

    2、流程管理方面

    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建立一整套比较完整、规范、科学的内控制度,覆盖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使得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实施制度流程审核和后评价,确保各项内控制度真正体现公司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的需要,同时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从而在制度上确保业务操作的规范性,杜绝风险源头;逐步开展RCSA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制度流程中存在的缺陷和控制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建立新产品审批制度,实行新产品在审批前的操作风险评估和推广应用后的检查机制;实行信贷业务分级授权、集中出账、集中档案管理、集中风险预警,资金业务交易权限及限额管理,财务核算分级审批和集中核算,账户集中对账等制度,从流程上控制操作风险;加强监督检查工作,由业务管理部门、风险控制部门、审计部门共同对内控制度的健全性、操作人员的合规性、管理人员的履职情况等进行监督评价,组织必要的现场检查。

    3、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方面

    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实行分级管理,实现系统开发和运行的分离;建立计算机机房的出入登记制度;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实行OA办公系统与因特网物理隔离,防止外部黑客、病毒等入侵公司系统窃取数据或破坏系统运行;规范程序开发和上线审批流程,加强软件测试;严格控制程序更新环节,限定核心系统更新次数,控制由频繁更新程序而带来的系统风险;建立程序更新过渡环境,程序更新先从测试环境更新到过渡环境,经专门测试通过后,再由系统安全人员从过渡环境迁移到生产环境;加强系统监控和预警力度,包括对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的监控等,及时发现系统中出现的故障,保障系统安全无故障运行;利用RSA日志审计系统,对银行重要安全、网络设备日志进行审计,监控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建设异地灾备系统,配置了AS400灾备主机,并对生产机业务数据进行实时同步,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制定重要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定期实施信息系统应急演练,提高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能力。

    4、案件防控方面

    建立案件防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逐级签订案件防控目标责任书和安全保卫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并纳入各级年度考核办法;建立和完善案防工作制度,形成从案件防范、监督评价、风险排查到责任追究的一系列制度,覆盖了案件防控管理的各个环节;实施分支行内控评级和全员合规评价,强化制度执行力,规范业务操作行为;制定案件问责规定和员工违规失职行为处理办法,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责任追究;采取定期排查和不定期排查以及年度案件专项治理等方式,多方位、多渠道排查案件风险,及时发现和消除风险隐患,不断提升案件防控能力。

    (五)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与有效性作出说明。

    1、对大额暴露和风险集中的识别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做好对大额暴露和集中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按照《宁波银行授信业务集中度风险管理办法》关于授信客户集中度风险管理政策的规定,加强客户集中、抵质押品集中、行业集中、区域集中、业务品种和期限集中等形式的授信业务集中风险管理,提高授信业务的整体风险管理水平。通过定期分析和监测贷款集中度、行业集中度等指标,避免单户授信和行业授信的过度集中。

    2、银行评估程序所用参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公司通过对法人客户实施信用等级评定和对授信业务实施十级分类等手段对风险状况进行评估。报告期内,公司对授信客户的评级结果与客户的信用状况相一致,评估程序所用参数基本准确、完整、有效。

    3、银行评估程序在范围界定方面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报告期内,公司执行了合理的资本评估和风险评估程序,评估程序的范围合理、有效。

    4、压力测试和对各种假设及参数的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优化压力测试场景,运用包括敏感性测试和情景测试在内的测试方法,定期对公司流动性状况、市场风险状况以及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状况等内容实施压力测试,了解潜在风险因素,分析抵御风险的能力,制定相关应对措施,预防极端事件对公司带来的冲击。

    5、风险预警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授信客户预警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预警监控机制,加强对业务风险、操作风险的监控。同时加强行业信息的跟踪工作,对预警行业及时组织分支机构排查。

    综上所述,公司已制定了较为完整、合理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健全、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分支行内控意识不断增强,各业务条线内部控制措施落实到位,未发现重大的内部控制缺陷。公司将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以及自身经营管理的发展需要,持续提高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五、资本管理

    公司资本管理的目标包括:(1)保持合理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和稳固的资本基础,支持公司各项业务的发展和战略规划的实施,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建立并不断完善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体系,准确计量并覆盖各类风险,优化全行资源配置和经营管理机制,为股东创造最佳回报。(3)合理运用各类资本工具,优化资本总量与结构,提高资本质量。

    公司资本规划的主要原则是:确保资本充足率水平符合监管政策要求,并保持基本稳定。公司将通过加强和改善经济资本管理等手段,努力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和资本充足水平;优先采取优化资产结构、提高盈利能力、调整利润分配方案、控制风险加权资产增速等措施实现资本充足率管理目标。

    (一)经济资本配置和管理

    2011年,公司稳步推进经济资本管理,制定经济资本分配计划,通过经济资本限额管理,实现资本在各个业务条线、地区、产品、风险领域之间的优化配置,约束风险资产规模扩张,不断提高经济资本计量的敏感度,不断深化经济资本在各领域的管理应用,以实现资本回报和资本充足目标。

    (二)资本充足率情况

    公司根据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计算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并根据发展战略和风险偏好,制定公司三年资本规划,明确公司资本充足率管理目标。

    2011年末,公司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36%和12.17%,高于监管要求。资本充足率比上年末下降0.84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比上年末下降0.33个百分点, 主要原因是公司各项业务发展较快,加权风险资产增加。

    资本充足率情况表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2011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
    核心资本  
    实收资本2,883,8212,883,821
    资本公积可计入部分7,889,1257,762,323
    盈余公积及一般风险准备1,998,9841,492,992
    未分配利润可计入部分5,495,6913,496,228
    其他核心资本--
    核心资本扣减项  
    对非自用不动产投资的50%5,25660,191
    对工商企业资本投资的50%125125
    贷款损失准备尚未提足部分--
    其它扣减项9,6239,591
    核心资本净额18,252,61615,565,457
    附属资本  
    重估储备可计入部分1,006,4261,136,441
    贷款(含拆放同业)损失一般准备1,228,1401,015,949
    长期次级债务2,500,0002,500,000
    其他附属资本49,6796,351
    扣减项  
    对非自用不动产的投资10,511120,382
    对工商企业的资本投资250250
    其他扣减项9,6239,591
    资本净额23,031,48020,163,883
    加权风险资产净额149,993,362124,484,846
    核心资本充足率12.17%12.50%
    资本充足率15.36%16.20%

    注:以上为报送银监会数据

    六、经营环境及宏观政策的变化及影响

    2012年银行所处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必须做好应对更大困难、更大挑战的准备:一是实体经济增长放缓,银行业面临主营业务增速放缓、发展空间受限等挑战,银行业利润高增长难以持续。二是银行体系流动性仍然偏紧,“存款增长难”现象依然突出,特别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快推进,金融脱媒现象日趋明显,传统的依赖信贷增长的单一盈利模式将难以为继。三是监管要求更趋严厉,市场准入的限制使以机构扩张带动业务发展的模式面临困境;BaselⅢ实施以后,资本约束将成为常态,银行盈利会减少,传统粗放式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四是银行经营环境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风险防控压力较大。银行业资产质量面临房地产市场下行、平台贷款集中到期、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增大等挑战,风险防控的形势较为严峻。五是各家银行都在探索差异化经营策略,积极推动银行经营转型,在市场格局深刻变化的情势下,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小银行可能会面临市场的重新洗牌。

    尽管中国经济和金融业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但总体而言,我国银行业仍处在发展战略机遇期。一是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没有改变,银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银行业支持经济发展仍有诸多机遇。二是财政政策保持积极与稳健货币政策的适度微调,银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趋向有利。三是消费金融、贸易金融、财富管理、创新金融等“蓝海”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四是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潜力巨大。目前与同业相比,公司虽然规模较小,而且目前正在实施战略转型,还处在成本投入期,但是只要发挥公司特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就一定能够把握发展机遇,实现持续发展。

    公司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坚持“门当户对”经营策略,强化以中小企业、广大市民为主体的业务市场定位,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形成了五大利润中心并举的发展格局,实现了利润来源的多元化;二是坚持差异化经营,不断探索和适应市场需求,形成了较为丰富的产品体系。目前,公司银行、零售公司、个人银行、金融市场、信用卡五大利润中心均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品体系;三是持续深化系统建设,不断强化IT支撑体系建设,并通过IT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产品创新、渠道开拓和内部管理能力的提升,夯实了可持续发展基础。四是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总分行两个层面都设有风险管理委员会,管理架构、职责体系明确清晰,绩效核算和管理体系科学,能够有效支撑公司战略实施,确保公司持续稳健发展;五是“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初显雏形。已有的八家分行所在区域经济总量大,而且金融环境好,目前各区域分行已基本实现全面盈利,并初步得到当地市场认可,发展势头良好。

    七、2012年业务发展规划

    2012年,公司将紧紧围绕“防风险、促转型、抓提升”的发展要求,在经济下行趋势下,有效防范风险,严防各类案件的发生;持续推进五大利润中心战略,为利率市场化做好准备;开源节流,努力提高人均单产,不断提升管理效能;通过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创新服务、打造特色,进一步强化公司差异化的核心竞争优势。

    ——外部拓展与内部挖潜相结合,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公司将坚持五大利润中心战略,培育核心竞争优势;整合资源,提升全面销售能力;推进经营转型,走资本节约型发展道路。

    ——提升风险管控水平,积极化解各类经营风险。公司将抓好新资本协议项目与信贷系统升级建设;做好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提高操作风险管理能力;同时关注员工道德风险,做好案件防控工作。

    ——推进渠道创新与流程改进,不断提升服务支撑能力。加快电子渠道建设,坚持科技引领,提升IT生产转化能力;持续推进流程优化,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优化组织架构,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总行各部门将强化效能建设,持续提高服务客户、服务分支行的能力;各分行也将做好定员定编工作,形成相应的人员配置标准;同时不断优化分行管理架构,完善分行内设机构建设,提升对下属支行的管理水平。

    ——深化人力资源管理,激发员工内在动力。公司将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同时加强人才培训与培养,促进人力资本增值。

    ——推进企业文化工作,统领全行价值观。公司将突出重点,抓好企业文化建设;鼓励创新,发挥分支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创造性;优化文化考核体系,确保公司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得到有效贯彻。

    5.2 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

    单位:(人民币)万元

    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分行业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银行业796,613.30412,156.4048.2634.7531.702.55
    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分产品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利息收入1,455,460.20772,161.0046.9560.4495.13-16.73
    手续费收入84,960.0013,047.0084.6442.2820.183.45

    5.3 报告期内利润构成、主营业务及其结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较前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6 财务报告

    6.1 与最近一期年度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具体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6.2 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更正金额、原因及其影响

    □ 适用 √ 不适用

    6.3 与最近一期年度报告相比,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具体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6.4 董事会、监事会对会计师事务所“非标准审计报告”的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6.5 对2012年1-3月经营业绩的预计

    √ 适用 □ 不适用

    2012年1-3月预计的经营业绩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净利润同比上升小于50%
    2012年1-3月净利润同比变动幅度的预计范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幅度为:20.00%~~40.00%
    2011年1-3月经营业绩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814,966,447.70
    业绩变动的原因说明业务规模扩大、盈利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