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调查·产业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B137:信息披露
  • B138:信息披露
  • B139:信息披露
  • B140:信息披露
  • B141:信息披露
  • B142:信息披露
  • B143:信息披露
  • B144:信息披露
  • B145:信息披露
  • B146:信息披露
  • B147:信息披露
  • B148:信息披露
  • B149:信息披露
  • B150:信息披露
  • B151:信息披露
  • B152:信息披露
  • 欧元区经济数据再报忧 增长前景施压欧股
  • “财政悬崖”年底将至
    美国经济再临大考
  • 丹麦央行首发通胀指数国债
  • 中小银行IPO重启在即 证监会已草拟上市标准(上接封一)
  • 全球食品价格再度上涨
    大行继续看多大宗商品
  • 韩国一季度GDP增速创两年多来新低
  •  
    2012年4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财经海外
    欧元区经济数据再报忧 增长前景施压欧股
    “财政悬崖”年底将至
    美国经济再临大考
    丹麦央行首发通胀指数国债
    中小银行IPO重启在即 证监会已草拟上市标准(上接封一)
    全球食品价格再度上涨
    大行继续看多大宗商品
    韩国一季度GDP增速创两年多来新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财政悬崖”年底将至
    美国经济再临大考
    2012-04-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王晓华

      

      美国财长盖特纳周三警告说,随着大规模减税措施到期和开支削减计划生效,美国将在今年年底面临“财政悬崖”,后者将对美国经济复苏构成极大考验。

      分析人士指出,即将到来的一系列加税和紧缩措施,可能影响美国财政上万亿美元。考虑到年底大选在即,两党都不大可能在解决债务上限纠纷以及出台新的税收政策方面有大的举动,美国经济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财政支持而再陷困境。有观点认为,这可能迫使美联储继续放松货币政策。

      盖特纳警示“财政悬崖”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各界对于今年晚些时候可能出现的财政困境已有所关注。而在周三,盖特纳的公开警告令外界更加重视这一潜在的重大危机。

      周三在波特兰发表讲话时,盖特纳警告说,美国将在今年年底面临“财政悬崖”,届时大规模的削减支出计划和加税措施将生效。

      “这种悬崖带来了风险。”盖特纳警告说。但他也表示,换个角度来看,这可能为美国两党就重塑财政可持续性达成共识创造了机会。

      按照日程安排,到今年年底,布什政府时期延续下来的工资税及其他税收削减政策将到期。这意味着,几乎所有的美国纳税人所缴税款都将增加,除非减税政策延长。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的减免个人所得税的法案也将在12月31日到期。

      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国会的一个特别小组之前未能就内容广泛的债务削减方案达成一致,从2013年开始,联邦项目将自动进行总规模为1.2万亿美元的削减,其中涉及军费开支以及对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的补贴。国会议员必须采取行动阻止这些自动削减措施生效,或者达成另一份减债方案。

      此外,美国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再次触及举债上限,这意味着国会需要同意提高该上限,否则政府部分部门可能再次面临停摆的窘境。

      选举或增加财政难题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策略师克雷森齐预计,今年年底即将到期的减税项目以及从明年自动开始的开支削减,可能直接影响美国财政多达5250亿美元,占到美国GDP的3.5%左右。而最终的数字可能超过上万亿美元。

      令上述财政难题更加复杂和难以解决的是,美国将在11月迎来总统大选,在那前后的几个月中,很难指望两党能就一些棘手的财政问题达成共识。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2月份就警告说,如果国会议员不能解决规模庞大的“财政悬崖”问题,美国经济复苏可能停顿。“我希望国会能考虑这一点,并找出解决方法,实现长期财政的改善。”

      有分析认为,如果执政者不放弃定于2013年初生效的加税和开支削减举措,那么美国经济可能很容易再次滑入衰退。然而,在11月6日总统大选之前,国会预计不会有任何举动,即便在那之后,大选带来的政局不确定因素仍可能制约关键财政问题的解决。

      美联储圣路易斯分区银行总裁布拉德上周也表示,他对总统和国会在大选之前的不作为感到失望。他担心,到年底前后,金融市场可能对“财政悬崖”有“非常糟糕的反应”。去年8月,围绕美国举债上限问题的纠葛,拖累美股大跌,道指一度在两周内跌去7.2%。

      美联储或需“搭把手”

      面对严峻的财政形势,盖特纳呼吁国会赶紧行动起来。他呼吁国会议员发扬爱国精神,为达成另一份全面减债方案而共同努力。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考虑到选举因素,指望国会有所作为恐怕不现实。未来一段时间美联储可能不得不采取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甚至于在必要时加大刺激力度。

      克雷森齐注意到,过去的六个月时间里,全球很多央行都帮助政府承担了大量的刺激经济的任务,特别是在西方国家,主权债务负担已经非常沉重,政府都在忙于紧缩,无暇也没有能力顾及经济增长问题。

      在周三发布的最新报告中,美联储决策者们对2013年和2014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均略有下调。对此,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未给出具体解释,但他强调,美国面临的财政隐忧可能是未来两年经济增速遭调降的一个原因。

      事实上,25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伯南克也承认,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会把财政开支的因素考虑在内,尽管他也表示,仅靠美联储的能力,还无法减轻财政拐点对经济的冲击。伯南克表示,希望国会采取措施,通过不会危及经济复苏的方式来让共同财政走上可持续的轨道。

      野村证券美国的策略师乔治认为,美联储在接下来的决策中,很可能会提前将年底美国可能遭遇的财政吃紧以及两党相持不下的因素考虑在内。鉴于此,他预计,美联储可能选择在夏季前后提前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推出新的刺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