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股东回报变味
⊙记者 郑培源 ○编辑 邱江
分红的本义是股份公司根据每年的赢利状况反馈给股东的现金回报。而在A股市场上,不少公司的分红却变成了公司管理层把玩于掌中以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这些公司演绎了一幕幕跌宕起伏、悬念迭起的“中国式分红”大戏。
2011年“中国式分红”大戏的头牌恐怕非紫光华宇莫属。今年1月21日,紫光华宇宣布2011年公司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转增10股派发现金股利15元(含税)”。这一远超市场预期的分红方案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公司股价随后掀起了一波70%以上的涨幅。有趣的是,公司选择的复牌时间1月30日正是紫光华宇360万股限售股解禁后的首个交易日,8家机构投资者借机“金蝉脱壳”。此外,紫光华宇75%的股权都掌握在以公司高管为首的140多名自然人手中,巨额的现金分红使得利润大多落入高管团队手中。这也许正是公司在2011年净利润8117万的情况下却拿出1.11亿元现金分红、现金分红率高达107.91%的动力所在。通过对分红方案推出时间、力度、对象的精准把握,紫光华宇实现了掩护机构出货、管理层套现的目的,可谓“一石二鸟”。
与紫光华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司尔特、汤臣倍健等公司。前者在3201万股首发原始股解禁、股价掉头向下的情况下发布高送转及分红预告,从而一改股价颓势;后者则在八大股东300万股解禁后推出了10股转增10股并派10元的高分红方案。此外,高管靠分红套现的公司也有不少,如骆驼股份董事长刘国本、紫光华宇董事长邵学等,前者分红金额在4800万元以上,后者则在2700万元左右。
为定向增发计划护航,则是一些分红预案的又一种伏笔。如,已经实施了定向增发的民和股份、远望谷、得润电子,以及有定增计划鑫龙电器、南洋科技和七星电子,均在抛出高分红方案后有力地推动了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为定增的顺利实施争取了筹码。
证监会新任主席郭树清强调上市公司分红,让股票投资回归价值本位是其新政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处。在此背景下,“中国式分红”走向价值导向分红应是众望所归、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