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专 版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调查·公司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光靠资本构建不了文化产业
  • 把好中小银行扩张“阀门”至关紧要
  • 直觉为什么不可靠
  • 中美对话应建立在战略互信基础上
  • 兵不厌诈:跨国大鳄在华避税数额惊人
  • 由两新股高价发行引发的深思
  •  
    2012年5月3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观点·专栏
    光靠资本构建不了文化产业
    把好中小银行扩张“阀门”至关紧要
    直觉为什么不可靠
    中美对话应建立在战略互信基础上
    兵不厌诈:跨国大鳄在华避税数额惊人
    由两新股高价发行引发的深思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由两新股高价发行引发的深思
    2012-05-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桂浩明

      ⊙桂浩明

      

      自去年冬天中国证监会提出要再度改革新股发行制度以来,各相关职能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目前相关讨论方案已陆续公布。在改革的重要目的,也就是在抑制新股高价发行方面,提出了很多措施。其中十分引人注目的,就是要求新股定价必须参照同行业的平均市盈率,如果询价产生的发行市盈率超过平均市盈率25%以上,则必须披露更多信息,并再次询价。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这实际上是给发行市盈率设置了一个上限。换言之,有这样一条软约束,新股的高价发行顽症似乎也就基本可以得到解决了。

      不过,就在最新沪深市场的两轮新股发行中,有两家公司的发行市盈率都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的25%,并达到了50倍以上。虽然新的新股发行制度还在讨论中,并没有真正实施,但毕竟征求意见稿已公布,客观上大家在操作中也已开始参照其中的一些规则,像询价中邀请个人投资者参与这一环节,现在就开始模拟运行了。另外,新股的高价发行一直是众矢之的,再度启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来,更是受到了广泛的抨击,事实上一段时间来新股的高价发行状况也有了一定的收敛,平均发行市盈率大致已回落到30倍以下,并且这一点还作为今年证券市场的一个进步被一再肯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却有两个新股依然在高价发行,这就不能不值得大家思考了。

      如果从个股的具体情况来说,这两个新股的高价发行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一个被称为中国“官网第一股”,市场的想象空间委实不小,加上文化传媒行业又是眼下市场的热点,所以很能吸引投资者;另外一个是券商股,而券商板块现在正炙手可热,基于创新与转型的预期,研究机构都在调高对他们的盈利预测,因此对这个新股来说也就容易得到比较高的估值。显然,虽然这两家新股的发行市盈率偏高,客观上也确实要比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要高出不少,但这又确实是可以找到解释理由的。问题还在于,在询价过程中机构投资者对这两个股票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而这又确实很难说一定是基于投机的原因。毕竟,在某种意义上,高市盈率反映的是投资者对所投资股票的偏爱程度,是看好其未来发展前景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人为地控制发行市盈率就显得不合时宜了,那些软约束就会被突破。除非管理层出台一条明确的规定:新股发行市盈率只能是多少倍。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沪深市场新股发行市盈率就曾统一设定为20倍。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了大量资金聚集在一级市场申购新股,赚取其在二级市场交易时的巨大价差,形成了所谓的“新股不败”现象和一大批“摇新族”,这显然既有违市场公正,也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回头来看,现在所推行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一方面要避免行政定价带来的弊端,另一方面又希望让发行价受到限制,所以也就有了发行市盈率不超过行业平均市盈率25%的软约束。但现在看来,这一条的执行效果恐怕不会那么理想。毕竟,当某个股票确实有其高价发行的理由时,不用行政手段是难以控制的。在海外老牌市场,亏损公司也能发股票,原因也就在此。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抑制新股的高价发行呢?新问题委实棘手。其实,这里是存在一个误区的,即不能笼统地反对新股高价发行,对于有着很高成长性的公司来说,高价发行有利于筹集到更多资金,使其发展速度更快,能够给投资者创造更好的收益。这样的高价发行,似乎没有理由禁止。反过来,如果企业业绩平淡,缺乏成长性,即便是以行业平均市盈率发行,甚至是低价发行,又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好处呢?因为显然它无法做到资金的优化组合。至于如何界定公司是否有成长性,这该让市场来抉择,前提是询价队伍的规模足够大以及有相应的专业能力,同时公司的信息披露充分完整,各种行为规范,只要满足这几条,就该相信市场的有效性是可以得到显现的,非理性的高价发行自然会在市场力量面前受到冷遇,而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也因此得到了充分发挥。

      所以,一句话,抑制高价发行,还是要靠市场的理性选择,而不是靠具有窗口指导色彩的准行政措施。

      (作者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