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专版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估值断层趋向弥合 PE机构备战二级市场
  • 产业资本“出海”提速 PE基金有望大展拳脚
  • A股IT企业IPO占比大幅提升
  • 凯雷成功IPO 国内PE上市前景几何
  • 4月VC/PE并购退出表现抢眼
  • 证监会因势利导 产业并购好戏才开始
  •  
    2012年5月8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公司·融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公司·融资
    估值断层趋向弥合 PE机构备战二级市场
    产业资本“出海”提速 PE基金有望大展拳脚
    A股IT企业IPO占比大幅提升
    凯雷成功IPO 国内PE上市前景几何
    4月VC/PE并购退出表现抢眼
    证监会因势利导 产业并购好戏才开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估值断层趋向弥合 PE机构备战二级市场
    2012-05-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郭成林 ○编辑 全泽源

      ⊙记者 郭成林 ○编辑 全泽源

      

      随着一二级市场估值断层的弥合、海内外市场估值差异的趋同、多层次多形态资本市场的完善,无论专业VC如君联资本、中型PE如高特佳,抑或有意复制黑石模式的综合型PE如赛富、中信,均在厉兵秣马构建二级市场团队,业务模式从选择上市与退出时机的辅助咨询;到以阳光私募形式的直接投资;乃至利用定向增发、大宗交易、股指期货等工具构建对冲基金、并最终向全产业链资产管理集团转型。

      

      专业VC:服务上市与退出

      “我们成立至今一直是专注长期投资,投资对象是创新型早期项目及成长型扩展期项目,但目前确实也非常关注二级市场的情况,并通过自建、委托等方式积聚专业的研究力量。”君联资本首席投资官陈浩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陈浩进一步介绍,研究二级市场主要是三个目的,“第一,服务上市:对境内外不同资本市场特征以及偏好有足够认识,让被投企业在最合适它的资本市场上市。第二,服务退出:做到卖得高一些、对企业市值影响小一些。第三,服务企业家:为企业提供资本市场增值服务,如并购等。总之我们希望愉快分手,不是简单粗暴。”

      君联资本的思考,颇能代表专业VC对二级市场业务的定位。“目前我们没有通过二级市场进行投资的计划,我们也没有集团化的战略,我们仍是联想控股旗下专业VC投资机构。”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李家庆对记者表示。

      

      中型PE:二级市场践行价值投资

      投资业务的核心资源在人,故投资机构之间少有并购形式的横向一体化,却极易形成上下游打通的纵向一体化,PE业亦然。

      高特佳投资集团董事长蔡达建对构建二级市场团队早有心得与规划。

      “我们目前有3到4位专人负责二级市场业务,除了负责退出外,主要一个功能在于投资。”蔡达建对记者说,“目前二级市场相较一级市场已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投资机会,我们作为PE机构,在二级市场上买股票,主要是看重上市公司具备估值优势、透明度、及运作规范这三条。”

      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金额,蔡达建介绍目前仅是内部试水,约5000万至1亿,未来考虑通过设立阳光私募、单一客户委托等方式做大二级市场投资规模。

      “其实投资规模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LP的理念与接受度。”蔡达建说,“二级市场波动大,而我们是践行价值投资,只做自己熟悉的板块和公司,如医疗行业。对比二级市场的参与者,我们有基本面的研究优势,对于产业及公司更有把握度;而我们的弱势在于市场的短期波动与炒作模式。”

      将投资链向下延伸,这几乎是本土中型PE共通的二级市场战略,无论是否做价值投资,毕竟企业在这里、资金在这里、人脉在这里,投资赚钱从来不复杂,一切都顺理成章。

      

      综合型PE:构建资管集团谋求IPO

      近几年中信产业基金势头如火,其也是综合型PE搭建二级市场团队的新闻焦点——前有华商基金庄涛、后有华夏基金王亚伟的绯闻。而观中信发展规划,复制黑石、凯雷的意愿颇为明显:涉足夹层基金、并购基金、对冲基金,打通一、二级市场投资链,最终转型为资产管理集团并谋求IPO。

      同时,记者也从赛富基金内部人士处获悉,其也正在紧锣密鼓的构建二级市场团队,目前主要是香港市场,初步规模为2亿美元,并还有设立对冲基金的计划。其最终目标也是完成集团化转型进而实现IPO。

      此外,或可特别说明的是,也有大型PE已娴熟运用二级市场工具进行战略性投资。如弘毅运用定向增发工具:从最早参股中联重科,到参股苏宁电器,再到控股港股的中软国际。

      然而,弘毅似无构建资管集团的野心,总裁赵令欢曾在回复记者的邮件中表示:“我们对A股定向增发一直选择较窄。通常只用作进入项目的方法。因此,我对更普遍的增发投资并不熟悉。阳光私募仍为早期尝试,是否发展还需时日来证明。弘毅专注价值投资,故对上市公司的投资比较少。”

      弘毅内部人士也表示:“目前暂无构建二级市场团队的计划。”

      除此之外,随着PE涉足二级市场日深,许多投资模式在国内资本市场监管框架下,将出现争议、乃至禁区。如一二级市场联动投资的内幕交易质疑;又如LP包括上市公司,触发关联买卖、短线交易等法条,将给基金在二级市场操作带来诸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