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凤春 ○主持 于勇
任何交易策略的失效就从它的广泛使用开始。在华尔街也有句老话,当你觉得找到了钥匙的时候,就有人把锁给换了。短期经济波动也差不多,在众人大喊经济“跳水”的时候,最后事情反而没有那么严重,因为毕竟“上面”可以有所反应,能找到一些对策。
这个事情看起来稀松平常,既然过去经济都是这样,那现在说这事有什么意思呢?对A股而言,是因为那个大家期待的“坑”就死活砸不出来,多少得“翻译翻译”。
的确,无论中外,调控政策在短期经济波动有相当的影响,不同的是,在A股市场的记忆中,过去的调控总是会有个“坑”。政府会突然发现增长状况已经实在太差,然后“放”的时候也会比较猛。2010年年中开始的货币扩张,就被当成该逻辑的典型。中国“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就放”的历史,也让“砸坑”的观念也更加根深蒂固。
不过让市场颇为憋闷的是,这段时间中国经济的增速一点算不上快,但的确是“异常”平稳。根据我们的计算,最近8个季度季调后环比增速的标准差比上均值(即变异系数)为0.11,2004-2005年0.23,2007-2008年是0.50。市场预期了多次经济见底和政策“放松”,结果感觉都没怎么兑现,要不就是看起来没效果。和卖方的分析师私下交流,也都说现在的经济波动要难把握得多。
只是“政策市”的逻辑仍然占主导,并且关注的人还越来越多。市场仍然是那么关注领导人的一言一行,关注央行每一次正回购逆回购,关注这边房贷打几折,那边基建项目批了几个,尽全力试图把握立场变动的蛛丝马迹,生怕错失了大机会。市场之外,也是这样。有钢铁行业分析师告诉我,钢材贸易商以前都是看供需的情况,现在也得看股市了。爸妈一辈的,退休了不炒股票,晚饭时也会和我谈论外汇占款这个月的增减。
而政府也更为密切地关注经济的一举一动。宏观数据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高。随着微博的发展,媒体对“民情”、“民意”的嗅觉也越来越多。很多微观经济上出的问题,领导安排的调研恐怕比多数记者要早。温总理多次讲话,都在强调注意“苗头”。
正是这“下面”和“上面”的变化,导致经济波动进一步下降。正是因为经济的个体那么关注政策立场的变动,并以此调节自身的行为,政府才能更快地得知既有政策的影响。更多更频繁的数据,更多的意见也有利于明晰实体经济的“反馈”。在反通胀期间,政府的目标并非是要把通货膨胀一锤砸到底,而是希望形成通胀逐渐下行,同时经济没有大起大落,这种意图在这个“周期”与从前并没有太多不同,而是它的执行,有了更好的条件。
周期并没有消失,只是国内的调控及反馈机制较从前有了较大的改进,这是经济波动中的新情况;即便当前调控过头,幅度可能也会比以前小;即便政府决定“放”,放的幅度可能也会比较有限,只盯短期调控政策,失望的时候会越来越多。当前的市场对各方面“放松”的预期已经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恐怕这回也不会例外,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
回过头来,要理解经济的波动和趋势,现在的确需要突破政策周期的逻辑,要站得更高些。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重建具有历史感的周期观。每一段经济历程都有它的故事,是“具体而微”的。今年第二期的《金融研究》上第一篇文章叫《计量经济学发展史中的经济周期研究》,指出在这轮金融危机后,经济周期的研究也在反思“历史方法”的缺失;文中引用一段伯恩斯在1969年说的话,发人深省: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识别出经济组织的变化,以及那些使得每一个经济周期成为独一无二事件的偶发随机因素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经济变化的精湛理解往往来源于对历史和重大事件的熟知,而仅仅依靠统计数据和对数据的加工分析来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
(作者系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