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高颖 ○编辑 朱贤佳
13日,新疆第一条特高压输电工程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仪式在新疆巴州举行,同时开工的还有新疆—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这意味着“疆电外送”工程建设的全面展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电网、公路、铁路及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初步形成“空中走电、地上走煤、地下走气”的“立体”能源输送通道,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也为新疆当地经济跨越发展、民生改善提供了保障。
国家电网公司表示,规划在新疆建设三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同时将新疆电网与西北750千伏主网互联,这是今后能源结构调整的实施步骤之一。公司一名负责人表示:“新疆煤炭和油气储量巨大,但就地消纳能力有限,因此更大容量的输电线路和更高电压等级的电网将提高新疆集约开发资源的能力,并就地转化为电力后高效输出。”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起点哈密南部能源基地,落点河南郑州,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六省(区),线路全长2210公里,工程投资233.9亿元;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途经新疆、甘肃、青海三省(区),线路全长2180公里,工程投资95.6亿元。
记者还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投资1264亿元发展新疆电网,重点建设哈密南—郑州、哈密北—重庆、准东—四川三回特高压直流,新疆—西北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和新疆送端电网。到2015年形成3000万千瓦“疆电外送”能力。
13日开工的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输电能力达到800万千瓦,创造世界新纪录。工程建成后,将充分发挥特高压输电优势,将新疆哈密地区丰富的煤炭和风能资源就地转化成电力输送到华中地区,而且有助于缓解华中电力紧张局面。
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是西北750千伏主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甘肃酒泉、新疆哈密、青海柴达木地区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重要外送通道,将有效缓解青海电网缺电局面,提高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供电能力和向西藏直流输电的可靠性。工程建成后,将形成1000万千瓦的输电能力。
国家电网公司还向记者透露,规划建设的三条特高压线路的受端电价增长可能因为工程受到抑制。根据测算,哈密南—郑州、哈密北—重庆、准东—四川工程送到河南、重庆和四川的落地电价仍低于目前三省(市)煤电标杆上网电价。
此外,新疆煤炭就地转化为电力后,每年可外送电量1650亿千瓦时,利用煤炭8000万吨。与运煤相比,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资源附加值更高,可直接拉动投资达3000亿元,带动新疆GDP增长1.2个百分点,增加就业岗位5.4万个,间接可解决30万人就业,增加地方政府税收1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