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专 版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西气东输三线年内开建 民营资本可望参与
  • “窗口期”刚过即剥离亏损资产
    ST皇台重组预期再起
  • 再度上会蕴转机 电广传媒整合省网箭在弦上
  • 中国汽研
    欲打造汽车产业“两大平台”
  • 历史数据“打架” 星光农机募投产能恐难消化
  • 停牌两年二次重组 湖南发展欲介入城市开发
  • 并购增资双管齐下 盛运股份加码环保主业
  • (左一)
    (ST思达两厂区面临拆迁)
  • 多家上市公司有望“分羹”西三线
  •  
    2012年5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9版:公司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公司纵深
    西气东输三线年内开建 民营资本可望参与
    “窗口期”刚过即剥离亏损资产
    ST皇台重组预期再起
    再度上会蕴转机 电广传媒整合省网箭在弦上
    中国汽研
    欲打造汽车产业“两大平台”
    历史数据“打架” 星光农机募投产能恐难消化
    停牌两年二次重组 湖南发展欲介入城市开发
    并购增资双管齐下 盛运股份加码环保主业
    (左一)
    (ST思达两厂区面临拆迁)
    多家上市公司有望“分羹”西三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历史数据“打架” 星光农机募投产能恐难消化
    2012-05-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陈旭 ○编辑 祝建华

      ⊙记者 陈旭 ○编辑 祝建华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星光农机)向IPO发起冲击,目前正在接受上市环保核查公示。记者研究后发现,其环保核查文件中披露的2009年产能数据和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的数据相距甚远,而且其拟上市募投项目为“年产2万台多功能高效联合收割机项目”,扩能巨大存在难消化的隐忧。

      浙江省环保厅近日披露的星光农机上市环保核查文件显示,星光农机主营产品为联合收割机,属现代农业装备领域,其前身为创建于2004年的湖州星光农机制造有限公司,2011年股份制改造,现注册资本1.5亿元。公司无参股或控股子公司,现有产能为年产8000台多功能联合收割机。2009年3月至12月,星光农机产量为2499台,2010年产量为6818台,2011年为7060台,2012年1至2月产量为1309台。

      而根据2011年12月4日的南浔时报对星光农机董事长章沈强的采访报道,章沈强在采访中表示星光农机2009年共生产收割机1332台,产值1.4亿元。这一2009年全年生产1332台的数据和环保核查文件中披露的2009年3月至12月生产2499台相距甚远。

      据上述采访,星光农机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产值分别为1.4亿元、4亿元和5.4亿元。若按其董事长章沈强的2009年全年1332台计算,当年星光农机的单台农机价格在10万元以上,比其后的2010年、2011年的单台收割机平均价格6.5万元和7.65万元高出近三成。这未免让市场怀疑其业绩增长为以价换量取得。

      除2009年历史产能数据“打架”外,星光农机募投年产2万台收割机的巨大产能能否消化也是一大问题。

      目前A股主要的农机上市公司有吉峰农机、新研股份和新界泵业等,除去吉峰农机2011年的农机销售额达33亿元外,另两家2011年全年销售额为3亿元和7亿元。星光农机的募集前产能和后两者相当,若能上市成功,加上募投产能,星光农机将接近吉峰农机的生产规模。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一家年轻的快速发展的公司,是否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建设好分销新增产能的渠道是星光农机面临的重大挑战;此外,农机行业在2011年享受了大量的政府补贴,若未来该补贴被取消,星光农机这类靠单一产品打天下的公司将受到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