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路演回放
  • 4:焦点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调查·产业
  • 11:专 版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农产品期货将开“绿色通道”
    玻璃菜籽菜粕近期上市
  • 大商所总经理刘兴强:塑料期货年交易量逾1亿手 对产业和市场影响深远
  • 期指变脸飘绿 多头主力“缴械休战”
  • 期指短期技术性回调概率大
  • 郑糖:短期反弹 跌势难改
  • ■机构观点
  • 市场缩量整理 后市依然看多期指
  • 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一部:稳妥推进焦煤和玻璃等期货新品种
  • 两大行业协会高度评价塑料期货
  •  
    2012年5月31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市场·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市场·期货
    农产品期货将开“绿色通道”
    玻璃菜籽菜粕近期上市
    大商所总经理刘兴强:塑料期货年交易量逾1亿手 对产业和市场影响深远
    期指变脸飘绿 多头主力“缴械休战”
    期指短期技术性回调概率大
    郑糖:短期反弹 跌势难改
    ■机构观点
    市场缩量整理 后市依然看多期指
    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一部:稳妥推进焦煤和玻璃等期货新品种
    两大行业协会高度评价塑料期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商所总经理刘兴强:塑料期货年交易量逾1亿手 对产业和市场影响深远
    2012-05-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叶苗 ○编辑 杨晓坤

      塑料期货年交易量逾1亿手

      对产业和市场影响深远

      大商所总经理刘兴强:

      塑料期货年交易量逾1亿手

      对产业和市场影响深远

      ⊙记者 叶苗 ○编辑 杨晓坤

      

      在5月30日由大商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12中国塑料产业大会”上,大商所总经理刘兴强在致辞时指出,大连塑料期货市场发展五年来,呈现交易规模显著扩大、市场深度显著增加、价格有效性显著提升的三个显著特点,现货企业和投资者参与积极,期货市场工具得到有效利用,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的理念和方式日趋成熟,对相关产业企业和投资者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刘兴强说,过去五年,由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聚氯乙烯(PVC)组成的大商所塑料期货市场呈现出三大“显著”变化:

      一是交易规模显著扩大。塑料期货年交易量从初期的几十万手提高到目前的1亿多手,市场规模是最初的200多倍。2011年LLDPE期货成交量达0.95亿手,成交额4.97万亿元,短短五年内已发展成为大商所交易量最大的品种。大商所PVC期货上市时间较晚,但也呈现增长态势,2011年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为900万手和3700亿元,是近几年全球上市的PVC期货中唯一还在持续交易的品种。

      二是市场深度显著增加。市场持仓不断扩大,2011年LLDPE和PVC期货的年度日均持仓同比增幅分别为84%和7%。其中,LLDPE年度日均持仓从2007年的6000多手提高到2011年的近30万手,是最初的45倍。

      三是价格有效性显著提升。LLDPE期现货价格相关系数从2007年的0.87提高到2011年的0.97,PVC期现货价格相关系数也达到了0.89,期现货价格关联度不断提高。产业链上各类主体都开始关注和参与,塑料期货价格的代表性越来越强。

      他说,塑料期货市场发展给相关产业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表现之一是现货企业和投资者参与积极,期货市场工具得到有效利用。参与塑料期货市场的投资者数量已经从初期的几千个增长至现在的十几万个,结构也比较合理。2011年,参与LLDPE期货交易的客户约18万个,参与PVC期货交易的客户约10万个。其中,法人持仓占比分别达到32%和42%,法人客户增长幅度超过个人客户。

      表现之二是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的理念和方式日趋成熟。2011年,LLDPE和PVC期货交易量在增长的同时日均换手率分别为2.55和0.91,同比分别减少18%和3%,表明市场短线投机力量在减弱、投资和套保交易力量在增加;2012年以来,市场交割量也明显减少,1~5月LLDPE和PVC期货分别交割9.8万吨和9.5万吨,同比分别减少50%和34%,表明现货企业对期货市场的认识在不断加深,过去一些企业把期货市场作为现货市场操作的做法已有很大改变,企业更多地把期货作为风险对冲的工具。

      刘兴强说,塑料期货的快速发展反映了我国企业对金融工具的强烈需求,也充分说明我国作为商品生产消费大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空间广阔、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