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合规平台贷可纳入基础池
    资产证券化试点严防复合产品
  • 基金首次进入商品期货市场
    国投瑞银完成上期所开户
  • 外汇局简化外汇和货币掉期业务市场准入管理
  • 广州“跑步”建区域金融中心
  • 发改委鼓励民资入工程咨询业
  • 中国持有日本国债猛增七成
    刷新历史纪录
  • 银行同业代付
    将依法纳入贷款管理
  • 周小川话解温州金改悬念 利率、汇率改革不可能由地方试点
  • 中证协将开展从业人员年检
  • 三基金上周申请募集
    跨境ETF仍在审核中
  •  
    2012年6月5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合规平台贷可纳入基础池
    资产证券化试点严防复合产品
    基金首次进入商品期货市场
    国投瑞银完成上期所开户
    外汇局简化外汇和货币掉期业务市场准入管理
    广州“跑步”建区域金融中心
    发改委鼓励民资入工程咨询业
    中国持有日本国债猛增七成
    刷新历史纪录
    银行同业代付
    将依法纳入贷款管理
    周小川话解温州金改悬念 利率、汇率改革不可能由地方试点
    中证协将开展从业人员年检
    三基金上周申请募集
    跨境ETF仍在审核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持有日本国债猛增七成
    刷新历史纪录
    2012-06-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日本媒体4日报道,截至去年年底,中国持有的日本国债余额约18万亿日元(约合2305亿美元),比前一年大幅增加71%,创下历史新高。

      有分析称,中国已将持有的部分美元外汇储备转移成日元。

      《日本经济新闻》援引日本财务省和中央银行的数据说,2011年底,包括短期国债在内,外国持有的日本国债余额约92万亿日元(约合1.18万亿美元),比前一年增加27%。其中,亚洲国家持有日本国债的份额约占31%,仅次于欧洲的39%。

      中国在2010年超越美国和英国,成为日本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国。

      今年3月,日本宣布获准最多可购入65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03亿美元)中国国债;6月1日起,人民币和日元实现直接交易。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日财金合作关系的加深,双方可能进一步增加互持国债的比重。

      “鉴于日本国债膨胀的根源在于政府财政支出庞大,日本财政重建势在必行。”在业内人士看来,几年之内,日本储蓄率由正转负的趋势不可避免,资本与负债的缺口会越来越大,靠国民储蓄支撑债务的模式将难以为继。(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