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专版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调查
  • A7:数据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新规拟于明年起实施
  •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拉开帷幕
  • 今日关注
  • 欧洲央行艰难维稳 市场反应不大
  • 国税总局亮清单 民间投资获33项税收优惠
  • 高考经济犹可哀
  •  
    2012年6月7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 1版:头版
    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新规拟于明年起实施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拉开帷幕
    今日关注
    欧洲央行艰难维稳 市场反应不大
    国税总局亮清单 民间投资获33项税收优惠
    高考经济犹可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高考经济犹可哀
    2012-06-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亚夫

      今天高考。首先祝孩子们考好,家长们安心。

      现在的高考,从7月移到6月,虽然天气比过去凉爽一些,条件也好一些,但是围绕高考的热度并没有减退,甚至高考经济的邪火还很灼人。

      比如,有报道称,今年的北京市人大附中旁边有一家星级酒店,在高考期间的高级客房早就被预订一空。这些客房一晚上都要六七百元以上。

      而商家们的脑子活。有人打出“状元房”、“风水房”的招牌吸引顾客。这一招还真有人信,有人就很在乎房间的风水。

      当然,除了“高考房”之外,高考经济的花头远不止这些。

      比如,较早前有“补脑液”卖得很火。原来这东西是口服,现在已发展成系列产品,不仅有口服液、胶囊、含片,还有注射液,真是到了极致。

      而这也不算什么大案子。那些高考辅导、补习产业才算龙头老大。包括模拟考卷、辅导材料的编制、印刷、出版,以及教辅机构的布点、教辅人员的组织等等,早就成了一大产业链条。

      为什么要这样呢?为什么要搞高考经济呢?想想既悲哀又不可思议。

      当年,刚刚恢复高考,那些50后60后,几乎都是十取一、二十取一的录取率,也没有这么应考的。现在是十个取七个,居然弄到如此紧张的地步。这是为什么?

      如果从原因说起,这离奇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

      简而言之,造成这种高考经济热的一大原因,不是别的,正是中国教育的失衡,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当然,再往深处想,还有教育理念的问题。

      教育的失衡,特别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最典型的就是名校情结。

      这么多年来,一方面是对教育投入的长期不足;另一方面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又对所谓的“名校”超配了太多的物质资源。特别是搞这个工程、那个工程,教育质量没上去多少,“名校”的浮夸之风却长了不少。

      而这种明显的教育不公平,产生的一种示范效应,就是进名校有好待遇、好出路,进名校能够鸡犬升天。这么一来,整个社会都在强化“名校”情结,因而引来更多地方、更多中学、更多人的追捧。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甚至不必查资料、看数据,只要看看每年的录取率那么高,而竞争又那么激烈,就可以明白是在争什么了。

      争什么呢?说实话,人们争的不是教育、不是育人,而是名校那张皮,是在争面子,争既得利益。而名校的所作所为又怎样呢?在一个文化渊源被阻断的名校,除了那个名,真有那个实吗?

      今天,当人们感叹高考经济的时候,真应该想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