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专版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调查
  • A7:数据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券商基金将分羹险资投资管理费
    保险资管面临大转型
  • “涨乐上市公司探访” 走进太极实业、中利科技
  • ■机构一线
  • 上市券商5月利润环比增逾两成
    大券商增幅明显
  •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 交行欲拔头筹
  • 独立基金销售首次上线试业 第三方机构大战打响
  •  
    2012年6月7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券商基金将分羹险资投资管理费
    保险资管面临大转型
    “涨乐上市公司探访” 走进太极实业、中利科技
    ■机构一线
    上市券商5月利润环比增逾两成
    大券商增幅明显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 交行欲拔头筹
    独立基金销售首次上线试业 第三方机构大战打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券商基金将分羹险资投资管理费
    保险资管面临大转型
    2012-06-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编辑 于勇

      ⊙记者 黄蕾 ○编辑 于勇

      

      证券、基金行业因为这几年的日渐规范及快速发展,虏获了保险资金的“芳心”。知情人士透露称,近日,保监会资金运用部召集国内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高管闭门开会,会上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今后,将引入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等非保险金融机构对保险资金进行资产管理。

      一家欢喜一家愁。此道闸门的放开,将给券商、基金带来十分可观的管理费收入,却无疑给习惯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带来了无形的竞争压力,转型已是迫在眉睫。

      

      券商基金提前备战

      尽管目前仍在初步征求意见,各券商、基金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拉拢未来的“保险大客户”。

      一家券商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就在会议结束后没几天,他们就已经将国内保险公司进行了一番梳理和分工。“我们将销售前台分成几组,每组负责至少十家保险公司,目前已经在开始进行初步接洽。”

      由此带来的可观新增管理费,是他们急迫抢客户的最大动力。尽管保险资金中的大部分投向固定收益,但保险业资产总额逐年攀升而带来的可观权益资金增量,仍然令券商、基金对于分羹险资资产管理业务这块“蛋糕”期待不已。

      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我国保险业资产总额逾6.3万亿元,按照保险资金投资权益资产25%的上限比例,则进行权益投资的保险资金上限可达到1.5万多亿元。

      信号已经释放,细节仍需夯实。根据保监会的要求,各券商、基金需就具体参与方式提出建议,并尽快上呈至保监会。据多家券商、基金人士向本报透露,他们主要在准入资格、收费方式等具体环节上提出了建议。如,“证券公司从事受托资产管理业务的时间在一定年限以上,才可作为保险公司受托资产管理业务的委托对象;保险公司委托证券公司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可采用‘固定管理费+业绩提成’的市场化收费方式等”。

      按照券商和基金的乐观预计,相关细则有望在两三个月后敲定,最快年底前,保险资金将可以专户或定向形式分别将资金委托给基金、证券公司管理。在市场人士看来,引入竞争机制对于提高保险资金收益率、降低管理费率有着积极意义。

      

      保险资管面临转型

      在闸门开启之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一直是保险资金唯一的“管家”。券商、基金的加入,无疑将现有的十余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推向了竞争的“前台”。仅以券商为例,截至2011年底,获得受托资产管理业务资格,并发行集合资产管理产品的证券公司(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家数就已经达到了57家。

      这让习惯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倍感压力。与券商、基金所不同的是,目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存在“单一性”和“被动性”的特点,即主要被动受托管理保险资金,第三方资产管理非常少。

      目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打理集团内部资产,及受托管理中小险企的投资资产。受托业务常见形式为:替中小险企买股、买基金,或发行产品或债权计划供中小险企认购。

      业内人士认为,券商、基金等加入到保险资金“管家”的行列,将有助于让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彻底摘掉“保险”的帽子,倒逼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管理公司,并向大型资管公司方向转型。

      多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开始探索转型之路。如,开拓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业务、进行不动产和PE投资等。

      然而,真正实现大转型,并非易事。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要发展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还可能面临证监会审批等门槛。此外,人才、经验也是绕不过去的坎,练好内功、提升自身能力也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