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专版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调查
  • A7:数据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生物医药:局部突破的机遇
  • 沪深股市
    何以如此体虚如此脆弱
  • “打通创新的任督二脉”——市场博弈的不对称之十七
  • 欧元安危命悬一线 希望失望都在德国
  • 有必要重新审视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 基金经理怎么成了“赚快钱”的行当?
  •  
    2012年6月7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生物医药:局部突破的机遇
    沪深股市
    何以如此体虚如此脆弱
    “打通创新的任督二脉”——市场博弈的不对称之十七
    欧元安危命悬一线 希望失望都在德国
    有必要重新审视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基金经理怎么成了“赚快钱”的行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沪深股市
    何以如此体虚如此脆弱
    2012-06-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熊锦秋

      ⊙熊锦秋

      

      沪深两市本周一创下年内单日最大跌幅,追溯原因,笔者的看法是,“八部委再推国际板”、外围股市暴跌消息的冲击等等,都不过是引子,市场基础建设的缺陷尚未根本改观,在市场低迷期新股发行节奏有加速迹象,股市估值水平仍然虚高,而发行人在市场所应承担的责任落实不到位,直接打击了市场信心,才是暴跌的真正原因。

      根据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董登新所长的统计数据,在新兴股市中,墨西哥拥有外国上市公司达346家,秘鲁的利马证交所也拥有53家外国上市公司,也就是说,即使是新兴股市,境外企业上市也很寻常。上交所筹备国际板,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一环,因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标志之一就是交易市场向国际开放,当然这个过程恐怕比较漫长。《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只是一份中长期的战略指导性文件,其中提出“适时启动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试点”,并非新推出的资本市场改革措施,应不至于闹出这么大动静。

      截至本周一,沪市平均市盈率低至12.33倍,沪深300成分股平均市盈率也在12倍左右,有人据此认为,A股估值水平已与成熟市场基本看齐。笔者以为,这里隐藏几个因素不容忽略。比如,银行股拉低了市场平均市盈率,要知道十多家银行股几乎贡献了所有上市公司盈利的一半,若剔除银行股,其实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比较高(银行股尽管只有5、6倍市盈率,但自身却有坏账等隐性问题)。仍以本周一为例,创业板平均市盈率32.11倍,整个深圳市场22.85倍,这并不比其他市场估值便宜;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都在12倍左右,英、法、德、巴西和俄罗斯市场市盈率甚至都在10倍以下。

      另一个因素是A股市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欧洲股神安东尼·波顿移居香港管理的富达中国特殊情况基金业绩每况愈下,他得出的一个教训是,中国上市公司信息难辨真伪。“你能相信他们说的吗”、“这个数据是真实的吗”成为困扰波顿的关键性问题。因为A股市场上市公司虚假披露、延时披露、选择性披露早已成了顽症,就连聘请“四大”审计的央企也不例外。据国家审计署的审计结果,所有被重新审计的企业均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问题。

      有鉴于在A股市场估值水平虚高,推国际板遂被一些市场人士视作肥水流入外人田,但值得思考的是,未来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向全球其他市场逐步看齐应是大趋势,也就是说,股票尤其是中小公司股票市盈率下移恐难避免,这个价值回归过程,对于持股者而言将极其痛苦。而市场估值水平下移,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通过持续不断发行新股,只要发行人觉得有利可图就让其发行,以“市场”之手推动估值理性回归;另外一种比较温柔,那就是暂缓甚至暂停新股发行,通过加强监管,完善市场约束激励机制、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经营业绩,打击过度投机、引导理性投资等等治市手段,缓慢引导市场估值水平软着陆。

      笔者认为,管理层理应从人性关怀和社会稳定的高度,选择后一种方式来减轻市场价值回归对持股人所带来的痛苦。5月A股IPO平均发行市盈率30.55倍,这仍是让拟上市企业怦然心动的估值水平,但这并非买方最真实的投资需求体现,而是由A股的扭曲机制所形成。在这样的估值水平高频率发新股,将带来一系列较为严重的负面社会效应,那就是新股发行越多,既得利益群体越多,而这些财富只能从散户等弱势群体转移而来,这个副作用甚至比市场零和投机更为可怕和不公平。因此,只有通过治市使得股市估值水平基本达到较为理性、正常水平时,新股发行才可基本放开、才可由市场来决定发行节奏。而当无论境内企业还是境外企业,买卖双方都能各取所需、公平交易时,推国际板便水到渠成了。

      (作者系资深经济研究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