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专版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调查
  • A7:数据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生物医药:局部突破的机遇
  • 沪深股市
    何以如此体虚如此脆弱
  • “打通创新的任督二脉”——市场博弈的不对称之十七
  • 欧元安危命悬一线 希望失望都在德国
  • 有必要重新审视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 基金经理怎么成了“赚快钱”的行当?
  •  
    2012年6月7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生物医药:局部突破的机遇
    沪深股市
    何以如此体虚如此脆弱
    “打通创新的任督二脉”——市场博弈的不对称之十七
    欧元安危命悬一线 希望失望都在德国
    有必要重新审视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基金经理怎么成了“赚快钱”的行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经理怎么成了“赚快钱”的行当?
    2012-06-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据查,目前国内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年限仅为2.74年,约四分之一从业年限不满一年。最令基民不解的是,那些业绩表现平平甚至很糟的基金经理,何以频频跳槽仍能安享百万年薪?建立利益捆绑机制到底有多难?漫画 刘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