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专版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区域调查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宏观数据给力 沪指收复2300点
  • 基金谨慎看待市场反弹
  • 每日关注
  • 市场变得更加微妙
  • 险资投资获大松绑 13项新政揭开面纱
  •  
    2012年6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宏观数据给力 沪指收复2300点
    基金谨慎看待市场反弹
    每日关注
    市场变得更加微妙
    险资投资获大松绑 13项新政揭开面纱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市场变得更加微妙
    2012-06-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金涛 ○主持 于勇

      ⊙周金涛 ○主持 于勇

      

      在上一篇《坚持就是胜利》中我们提出,“我们依然坚持以大为美的低估值配置策略,坚持金改为2012年第一主题的判断,坚持保增长类行业机会的判断,坚持周期的机会可能在价格探底之后向中游转移的判断。”上半年的核心思维就是炒作预期,从犹可期到超预期。6月份开始,市场变得更加微妙了。

      我们前期提出库存周期的最后环节即是主动去库存的量价齐跌,而这个过程应该从4月份已经开始,如此看来,未来三个月的经济下滑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在2012年年会中提出的观点是中枢下移,现在看来,7%的中枢已经是事实,所以,稳增长成为必然。这就是上半年以来经济越差,政策越红的逻辑的延续。对于市场而言,我们必须承认到目前为止,市场一直运行在这样的预期之中。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炒作的是未来的基本面好转,到了此时,人们得对这个逻辑还能延续多久而暗自思量了。

      按照我们对库存周期的理解,量价齐跌不是政策可以托住的,我们认为至少在7月份之前,经济无转机可能。在此之前,政策都处于可预期,且逐步兑现的状态。而在此之后,问题的关键是政策的底牌是什么,预期行情的终结一定是由于政策底牌的出现,或者说是政策高潮的到来。所以,这里可能会有两个关键的节点,就是7月和10月两次关键的会议。这个推导说明,至少在7月份之前,经济无转机,政策仍然处于可预期阶段,我们仍需在经济下跌风险和踏空政策风险中做一个权衡。只是目前来看,如果市场仍存经济底部预期,则踏空政策是更大的风险。这个演绎说明,制度红利和政策预期的逻辑还没到尽头,而此时市场仍不存在系统性风险,而至于市场能向上突破的程度,则与政策的力度有关,这一点是无法预期细节的,只能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市场对政策的反应弹性正在减弱。如果市场的政策预期逻辑要在7月份有一个转换的话,市场的调整也不可避免。此时是需要向远看的时候了。关于未来的讨论,仍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

      国内问题而言,短期来看,在经济回落的过程中,如果6-7月份通胀回落到历史均值2.5%附近的时候,对市场而言,进一步增加了政策的想象空间。就中期来看,我们一直认为2012年不一定能见到真正的短周期底部,中国经济本轮调整的可能底部应该出现在2013年二季度附近,中国经济的中枢正在向7%靠拢。2012年下半年通胀不会是风险。而经济的基本面也正处于向底部的靠拢中。如果政策确实在某个时点如预期般兑现,市场的调整可能也是结构性的,下半年经济将筑底。

      下半年的真正不确定性在海外,美元的升值时间和幅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外围动荡平添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就6月而言,我们认为欧洲问题仍处于博弈期,其中的变数除了在于希腊的选举结果之外,也在于欧洲保增长的可能。我们仍然倾向于判断欧洲不会发生诸如希腊退出这样的系统性风险。

      就美元升值的影响而言,一方面是加速了中国资产价格探底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减缓了中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就这两点而言,虽然美元升值对中国经济是一个负面的冲击,但加速中国价格体系的调整却可以加速中国经济底部的形成。就中期看,中国本轮经济调整底部的形成如果有资产价格的外部冲击将更加完美。所以,资产价格调整并不可怕,那可能会加速经济底部和市场终极底部的出现。我们认为,中期外部冲击和资产价格调整的可能,就是提供了绝佳的底部买入机会。

      这些情况说明,虽然当前并非经济的真正底部,但我们可以预见经济已经处于筑底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倾向于认为,外部冲击的发生可能会加速中国经济底部的形成,从而也是资本市场的底部,目前可以认为2300点是一个距离底部不太远的位置,由此,这也是当前市场可以继续走强的底气所在。(作者系中信建投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