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专版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专 版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专 版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南方暴雨难撼“菜篮子” 通胀下行态势不改
  • 磷矿石“淋雨”不惊
    需求疲软致价格平淡
  • 江西 暴雨搁浅基建步伐
    相关产品销售受影响
  • 摩根大通:
    中国经济三季度开始复苏
  • 贵州 受惠强降雨
    水力发电有望好于去年
  • 广西 暴雨未现险情
    辖区上市公司安然无恙
  • 人民大学报告
    下调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
  •  
    2012年6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南方暴雨难撼“菜篮子” 通胀下行态势不改
    磷矿石“淋雨”不惊
    需求疲软致价格平淡
    江西 暴雨搁浅基建步伐
    相关产品销售受影响
    摩根大通:
    中国经济三季度开始复苏
    贵州 受惠强降雨
    水力发电有望好于去年
    广西 暴雨未现险情
    辖区上市公司安然无恙
    人民大学报告
    下调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人民大学报告
    下调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
    2012-06-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秦菲菲 ○编辑 宋薇萍

      ⊙记者 秦菲菲 ○编辑 宋薇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12日指出,中国经济将在二季度末触底,三季度出现反弹,不过反弹不会十分强劲。预计三季度GDP增速在8.6%左右,四季度接近9%,全年增速8.6%左右。

      刘元春是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等机构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2年中期)”上,代表课题组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时做出如上表述的。

      记者注意到,与去年末预测的GDP增速9.2%相比,该课题组下调了预期。不过即使是8.6%的预测也依然显得乐观,高于不少机构8%以下的预测。

      “在同行预测中间我们是偏高的。”刘元春坦言,这是因为中国目前的“稳增长”会演变成“扩投资”,特别是在目前这种利益格局和政策框架没有根本性变化的时候,刺激效应会被放大,所以其预测还是比较乐观的。

      三季度经济出现反弹

      今年以来,我国的消费、投资、出口增速同步放缓。与此同时,物价、资产价格、企业利润、财政收入也出现回落。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的总需求、总供给、价格、绩效都在下降,并且这样的趋势在4、5月份出现超预期下降。

      刘元春指出,经济超预期回落首先是因为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对中国外需和资金面的冲击超出预期,输入性衰退是中国经济持续回落的核心因素之一。

      同时,由于各类刺激政策的退出、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导致宏观经济紧缩效应比预期大,许多政策回收存在过猛的嫌疑。“‘大放大收’是2009-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模式的最佳描述,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市场主体预期的混乱和资源配置的扭曲进一步加剧,从而政策回调的紧缩效应大大大于预期。”刘元春说。

      在刘元春看来,国务院日前明确的“稳增长”一揽子刺激政策是下半年刺激经济上行的最重要因素。同时,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下行力量,包括:世界经济疲软和风险的冲击;房地产调整的步伐虽然有所减缓,但依然严重制约着房地产投资和消费的逆转;深层次的结构问题和资源配置扭曲也将在短期“稳增长”作用下进一步发酵。

      据此,刘元春表示,预计中国经济将在二季度末触底,三季度出现反弹,全年将呈现“前低后扬”的趋势,“不过,反弹不仅不会十分强劲,还充满了不确定性。”

      不宜出台大力度刺激政策

      更值得注意的是,《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回落不仅具有短期特征,更具有中期特征,中国经济已步入“次高速增长时期”,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政策的目标不能简单盯住增速下滑的幅度。

      刘元春指出,目前经济下滑具有中期性的特性,“我们认为政策再调整是有必要的,但是政策再调整不能太猛。在内需弥补外需的时候有必要,但力度不要太大。”

      对此,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也持相同观点,认为在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转方式还没有取得根本性成果的情况下,仅通过刺激政策把经济增速稳下来,会重归粗放型的增长轨道,不仅会加重原来的后遗症,并且会增加结构调整的难度,推迟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宜出台大力度的稳增长的刺激政策,还是要坚持年初确定的稳中求进的基调。”尹中卿说,“稳增长并不意味着不择手段的保增长,稳增长不能走老路,中国经济患的不是一种病,也不应该只是一张处方,吃一帖药。中国经济规模不患大而患不优。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患快而患不可持续。”

      《报告》还建议,货币政策在经济回落出现内生性、加速性且具有下滑力度不确定性时,应当进行宽松型的再定位。由于中国资本流出力度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存款准备金率较大幅度的下降具有必要性,但利率下调幅度却不宜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