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专版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价值
  • 11:专 版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高毛利难掩营销高成本
    奥赛康药业“学术推广”或有隐忧
  • 新大洲“圈定”内蒙古煤矿
    游资借机炒作
  • 最近五年“污点”须披露 再融资审核或增 “关卡”
  • 借道信托回购
    莱茵置业高于市价推股权激励
  • 诉讼事项“打补丁”
    ST大路B再次涉嫌信披违规
  • 光伏和LED订单接踵而至 东山精密上演“悲喜剧”
  • 中科软超低价定增收官
    众原始股东弃购或失IPO盛宴
  • ST天龙还原青岛太和入主细节 寄望一年内重组
  •  
    2012年6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9版:公司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公司纵深
    高毛利难掩营销高成本
    奥赛康药业“学术推广”或有隐忧
    新大洲“圈定”内蒙古煤矿
    游资借机炒作
    最近五年“污点”须披露 再融资审核或增 “关卡”
    借道信托回购
    莱茵置业高于市价推股权激励
    诉讼事项“打补丁”
    ST大路B再次涉嫌信披违规
    光伏和LED订单接踵而至 东山精密上演“悲喜剧”
    中科软超低价定增收官
    众原始股东弃购或失IPO盛宴
    ST天龙还原青岛太和入主细节 寄望一年内重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高毛利难掩营销高成本
    奥赛康药业“学术推广”或有隐忧
    2012-06-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赵一蕙 ○编辑 裘海亮

      ⊙记者 赵一蕙 ○编辑 裘海亮

      

      携着超过90%的毛利率,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冲向创业板。而查阅招股书发现,奥赛康作为化学制剂类公司,在拥有令人惊叹的高毛利背后,是其销售费用占比明显高于行业同类公司的现实,而其中 “学术推广费”一项,占比就超过四成。

      奥赛康药业是全国PPI 注射剂品种最多的公司之一,主营消化类、抗肿瘤类药品生产,其主要产品包括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奥西康)、注射用奈达铂(奥先达)等,前者对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的贡献超过50%。公司2011年营业收入13亿元,实现净利润1.5亿元,2010年、2011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为37%、60%,净利润增幅分别为34.6%、60.8%。

      奥赛康的所有财务数据中,最惊艳的莫过于其与众不同的毛利率。由于产品销售单价远远高于生产成本,且公司业务不包含任何毛利率较低的原料药、流通等业务,2009年度至201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91.09%、90.44%和90.99%。数据显示,目前两市化学制剂类业务为主的上市公司中,综合毛利率以恒瑞医药为高,达到83.69%,其单独针剂药业务的毛利率达到了87.5%;而振东制药、华邦制药等高毛利上市公司,虽然单个产品的毛利率也有接近90%甚至超过的情况,但以综合毛利率看,同类型药企中还没有能超越奥赛康的。

      但奥赛康高毛利的背后是高昂的销售费用,尤其是其“学术推广费用”直接抬高销售费用,这一药企通病在公司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招股书披露,奥赛康采用学术推广和代理两种销售模式,其中学术推广是公司的主要销售模式,主要通过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办事处组织学术推广会议或研讨。2009至2011年,公司学术推广费分别为1.7亿元、2.14亿元和3.47亿元,分别占销售费用比重的42.3%、40.7%和42.8%,成为销售费用的第一大项,而居于第二位的业务宣传费一般占比为13%至16%,明显低于学术推广这一项。2009年至2011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4亿、5.3亿和8.1亿,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68%、65%和62%,尽管这一数据处于逐步下降状态,但相较于其他上市公司平均30%至40%左右的水平,公司销售费用占比明显偏高很多。

      对于销售费用偏高这一问题,公司归之于可比上市公司营销网络建设相对成熟,推广费用低等缘由;但是,仅以对方“营销网络建设成熟”为理由难以说通。以公司作为比较对象之一的佐力药业而言,该公司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为其首发募投项目,2011年尚未完成建设,期末投入进度不到四成,并不具备“网络成熟”的特征,但该公司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约54%;同时,振东制药在2007年加大营销网络投入,其销售费用占当年营收比重也不过56.38%。可见,在销售网络未成熟情况下,上述两公司的销售费用比重还是低于奥赛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