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专版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价值
  • 11:专 版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高毛利难掩营销高成本
    奥赛康药业“学术推广”或有隐忧
  • 新大洲“圈定”内蒙古煤矿
    游资借机炒作
  • 最近五年“污点”须披露 再融资审核或增 “关卡”
  • 借道信托回购
    莱茵置业高于市价推股权激励
  • 诉讼事项“打补丁”
    ST大路B再次涉嫌信披违规
  • 光伏和LED订单接踵而至 东山精密上演“悲喜剧”
  • 中科软超低价定增收官
    众原始股东弃购或失IPO盛宴
  • ST天龙还原青岛太和入主细节 寄望一年内重组
  •  
    2012年6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9版:公司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公司纵深
    高毛利难掩营销高成本
    奥赛康药业“学术推广”或有隐忧
    新大洲“圈定”内蒙古煤矿
    游资借机炒作
    最近五年“污点”须披露 再融资审核或增 “关卡”
    借道信托回购
    莱茵置业高于市价推股权激励
    诉讼事项“打补丁”
    ST大路B再次涉嫌信披违规
    光伏和LED订单接踵而至 东山精密上演“悲喜剧”
    中科软超低价定增收官
    众原始股东弃购或失IPO盛宴
    ST天龙还原青岛太和入主细节 寄望一年内重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ST天龙还原青岛太和入主细节 寄望一年内重组
    2012-06-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夏子航 ○编辑 裘海亮

      ⊙记者 夏子航 ○编辑 裘海亮

      

      ST天龙今日公布青岛太和恒顺投资有限公司入主后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公告称,青岛太和预计在12个月内增持ST天龙,并将有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若考虑ST天龙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净资产皆为负,2011年末资不抵债1亿元,以及退市新政等情况,“留给ST天龙重组的时间实际仅剩半年了。”有投资者昨日表示。

      此前,ST天龙披露了新晋控股股东青岛太和的基本情况。在今日公告里,ST天龙极其详尽地披露了青岛太和入主始末,包括2012年2月9日青岛太和与东莞金正签署的《协议》与《质押合同》、5月30日青岛太和与东莞金正签署的《股份折价协议》。

      其中诸多细节值得关注。

      首先,截至2月7日,ST天龙原控股股东东莞金正对青岛担保中心有限公司负有债务,本息共计1.1亿元,并对张冬娟负有债务本金共计3000万元,由于青岛太和的代为偿付欠款,东莞金正上述债务1月19日被消除。而东莞金正对青岛太和的还款时间被定在仅隔一个月的2月20日之前,违约则以ST天龙控股权抵偿。

      如此看来,原控股股东东莞金正的债务由青岛太和代偿,实际上仅拖延一个月的债务到期时间,而青岛太和愿意代偿债务,应该就是冲着ST天龙控股权来的。

      另一细节是,青岛太和与东莞金正签署的“协议”里,青岛太和作为东莞金正的债权人,明确要求东莞金正确保ST天龙所有的太原天龙大厦不再基于任何原因被抵押,同时确保太原天龙大厦一层及二层商场目前没有被抵押,并不再基于任何原因被抵押。

      公司今日披露的细节,再度佐证了本报此前报道,即青岛太和在入主前就已在考量入主ST天龙,条款中所提到的太原天龙大厦正是ST天龙目前的关键存量资产。

      ST天龙今日公布的代偿债务资金来源也同样透露着不寻常的安排。公告称,青岛太和履行义务的资金来源为:853万元来源于青岛太和实收资本,其余1.34亿元通过拆借和向金融机构筹措解决。

      令人感到蹊跷的是,青岛太和1.34亿元借款大部分来自于青岛担保中心。简单来说,青岛太和从青岛担保中心借款以偿还ST天龙原控股股东对青岛担保中心的欠款。

      今日公告显示,青岛太和向青岛担保中心借款6250万元,目前已归还5850万元,剩余400万元还款仍在履行中。

      青岛太和另一笔7000万元资金借款,则来自于青岛太和小股东——深圳市东南实业有限公司。本报此前曾报道,青岛太和旗下无资产,实际控制人李同玉名下控股的资产体量也较小。而深圳市东南实业有限公司隶属深圳东南集团,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ATM等金融设备维护服务商。

      ST天龙今日称,本次权益变动后,青岛太和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对ST天龙的业务、资产等进行整合调整,但目前尚未有具体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