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专版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价值
  • 11:专 版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存贷比成银行放贷重要制约 业内人士呼吁跟进调整
  • 理财基金发行限制放开 银行系基金公司跃跃欲试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公司债券(第一期)票面利率公告
  • 洛阳银行启动IPO 多家上市公司潜伏
  • 海通证券增资直投等创新业务
  • 国泰君安40亿短期融资券完成发行
  • ■机构一线
  •  
    2012年6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存贷比成银行放贷重要制约 业内人士呼吁跟进调整
    理财基金发行限制放开 银行系基金公司跃跃欲试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公司债券(第一期)票面利率公告
    洛阳银行启动IPO 多家上市公司潜伏
    海通证券增资直投等创新业务
    国泰君安40亿短期融资券完成发行
    ■机构一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理财基金发行限制放开 银行系基金公司跃跃欲试
    2012-06-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丁宁 ○编辑 王诚诚

      理财基金发行限制放开

      银行系基金公司跃跃欲试

      ⊙记者 丁宁 ○编辑 王诚诚

      

      近期证监会正式受理其他基金公司理财债券基金产品的募集申请,激发不少公司研发申报相关产品的热情,其中,背靠大树的银行系基金公司对此热情尤甚。分析人士表示,前期相关产品的热卖除了“适销对路”,渠道的支持尤为关键,如果银行系基金公司介入分羹,其强大的营销能力或将令其他有意竞争者“侧目”。

      “财富效应”激发热情

      在今年新基金发行市场人气整体低迷的背景下,短期理财债基产品的募集异军突起。首批华安月月鑫、汇添富理财30天首募分别吸筹180亿和240亿,此后同类产品持续发行,近期结束募集的汇添富理财60天产品也达到160亿元的募资水平。

      凭借短期理财债基的热卖,相关基金公司的规模明显提升,“财富效应”的持续发酵对于同行来说,无疑激发了其发行相关产品的热情。

      上周末,证监会表示正式受理其他基金公司理财债券基金产品的募集申请,使得原以为要等半年“保护期”之后才能仿效的基金公司纷纷开足马力赶进度。沪上某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表示,从其了解的情况看,不少公司都有意申报类似产品,所以领导希望产品部能够加快节奏,“不甘落后”。

      银行系公司欲分羹

      而在众多追随者中,银行系基金公司的热情较高。受访的京、沪、深三地部分银行系基金公司都明确表示,对相关产品“很感兴趣”,北京某公司市场部人士透露相关产品已在积极准备,将择机上报。

      分析人士表示,从短期理财债基试点发行来看,除了“适销对路”满足投资者低风险短期理财的需求之外,其高人气的背后,银行渠道的支持尤为关键。“如果银行系基金公司介入分羹,其强大的营销能力或将令其他有意竞争者‘侧目’。”

      沪上某银行系基金公司营销总监对记者表示,银行本身对产品就非常感兴趣,如果公司推出理财债基,相信股东会在较大程度上给予支持,预估营销结果会相对乐观。

      此外,分析人士表示,理财债基的投资同样需要比拼基金经理拿券的能力,在这方面,与银行关系颇深的银行系基金公司也占有较大优势。因此,如果银行系基金公司参与短期理财产品竞争,对于其他公司来讲,可能称得上是“狼来了”。

      “过火”不一定是好事

      另一方面,在目前市况下,并非所有基金公司都一致看好理财债基的市场前景。分析人士表示,在债市风险有所上升的背景下,相关产品的收益前景有待观察,任何产品“过火”都不一定是好事。

      “市场处于降息通道中,经济刺激政策下资产或将流向权益类市场;而从近期的投资实践来看,协议存款的流动性风险也值得警惕。”沪上某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总监表示。

      事实上,为了避免各家公司纷纷“上马”竞争而可能产生的基金公司通过做高收益比拼预期收益率,从而引发潜在风险,证监会明确表示,禁止理财债基以参考收益率等形式预测收益率。

      分析人士提醒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不应盲目听从渠道销售人员的推荐,仍应以自身实际情况为投资参考基础,选择风险收益比与自身更为契合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