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财经海外
  • 5:公司
  • 6:市场
  • 7:互动
  • 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9:股市行情
  • 10:市场数据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专 版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今日关注
  • 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员亮相
  •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非上市公众公司允许向特定对象私募发行
  • 四公司20日上会
  • 憧憬G20央行救市 全球股市涨声迎“大考”
  • 5月FDI止跌微升
  • 社保基金“炒股” 累计投资收益率364.5%
  • 姚刚:港股ETF争取月底成行 国际板推出没有时间表
  •  
    2012年6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 1版:头版
    今日关注
    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员亮相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非上市公众公司允许向特定对象私募发行
    四公司20日上会
    憧憬G20央行救市 全球股市涨声迎“大考”
    5月FDI止跌微升
    社保基金“炒股” 累计投资收益率364.5%
    姚刚:港股ETF争取月底成行 国际板推出没有时间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非上市公众公司允许向特定对象私募发行
    2012-06-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马婧妤 孙霖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非上市公众公司允许向特定对象私募发行

      □实行信披为核心的合规性审核不设类发审委组织

      □发行对象除股东及董监高外累计不超过35人

      □设置储架发行制度及快速融资豁免制度

      □施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建立股东矛盾和纠纷解决机制

      ⊙记者 马婧妤 孙霖

      

      非上市公众公司即将正式纳入监管范畴。证监会研究制定已久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15日正式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规章之一,《办法》对非上市公众公司的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股票转让和定向发行等作出明确规定。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办法》主要规范两类股份公司:一是股票向特定对象转让或发行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的公司;二是股票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转让的公司。股份公司称为非上市公众公司后,其股票即可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公开转让,向特定对象发行或转让后股东可以超过200人。

      按照全国性场外市场的建设思路,该市场挂牌企业将纳入非上市公众公司管理范畴。上述负责人称,《办法》并非仅仅针对场外市场挂牌企业,但企业要到场外市场挂牌必须符合《办法》的监管要求。

      与IPO核准及上市公司监管有关规定相比,《办法》在核准内容、监管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区别,进一步体现了简化行政许可、放松行政管制,促进市场主体归位尽责的市场化原则。

      在准入条件上,不设财务门槛和盈利指标,重点要求公司主营业务明确,治理机制健全,按照信息披露规则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相关信息;在准入程序上,不设类似发审委组织,也不实行保荐制,大大简化了核准程序;具体审核过程中,证监会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不做实质性判断,而是进行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合规性审核。

      在非上市公众公司的发行上,《办法》严格限定了发行对象、人数、方式,只允许向特定对象以私募方式发行,不允许面向不特定对象,不允许公募发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公司的发行规模,以防盲目融资,发行对象仅限公司股东、公司董监高人员、符合投资者适当性规定的自然人及法人投资者或其他经济组织,且对合格自然人、法人投资者及其他经济组织,限定每次发行合计不超过35人。(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