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专版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周刊
  • A3:基金周刊
  • A4:基金周刊
  • A5:基金周刊
  • A6:基金·私募
  • A7:基金周刊
  • A8:基金周刊
  • A10:基金周刊
  • A11:基金周刊
  • A12:基金周刊
  • A13:基金周刊
  • A14:基金周刊
  • A15:基金周刊
  • A16:基金周刊
  • 伯南克缘何对QE3心存纠结
  • 中国经济转型更应从调整心态入手
  • 养老金改革
    要害在公平统一合理全覆盖
  • 券商悄然降低VIP客户门槛
  • 外论一瞥
  • 温州试点最有可能的突破口
  •  
    2012年6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观点·专栏
    伯南克缘何对QE3心存纠结
    中国经济转型更应从调整心态入手
    养老金改革
    要害在公平统一合理全覆盖
    券商悄然降低VIP客户门槛
    外论一瞥
    温州试点最有可能的突破口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伯南克缘何对QE3心存纠结
    2012-06-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 勇

      王 勇

      国际舆论普遍估计,伯南克将在明后天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上推出某些宽松政策,其中推出QE3的几率为80%。就业增长放缓、欧债危机恶化以及美国政客们愈发担心的“财政悬崖”,将令美联储不得不收起之前不温不火的表态,不得不推出更多非常规政策行动来改变其资产负债表。但是,伯南克对推出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仍心存纠结。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5月非农就业仅增长6.9万人,就业疲软已延续三个月,名义失业率上升至8.2%;零售销售较上个月下降0.2%,连续第二个月下降;PPI下降1%,降幅为三年来最大。如此就业下滑、经济下行趋势,是美联储不能容忍的,加上权威机构预计美国5月CPI将下滑至2.1%,接近美联储2%的目标值,推出QE3的条件都已具备。继4月议息会议支持进一步刺激的美联储成员增多以来,本次议息会议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延长现行的OT2操作,但截至5月底,美联储账户上的短期国债仅184亿美元,操作空间较小;二是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即QE3。

      财经有线电视卫星新闻台CNBC最新公布了一份调查结果,在60位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师和职业经济学家中,有58%预期美联储会启动QE3,而6周前这一数字仅33%。而曾准确预测1987年美国股灾的、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美国投资家麦嘉华(MarcFaber)日前也发出警告,除非美联储提出庞大的QE3措施,否则今年下半年美国股市会出现“类似1987年”那样的崩盘。

      伯南克显然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他或许正在研判或寻找推出QE3的最佳时机,以及以什么方式推出或以一种怎样的组合顺序推出。就目前美联储的最佳工具看,一是通过继续“放风”发出在经济前景显著恶化时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更为强烈的暗示;二是延长维持极低利率的承诺,将把量化宽松到期资金用于再投资,这可以称之为折中版的(QE2.5);三是采取小规模预防性措施,例如延长6月到期的“扭转操作”(OT)计划;四是采用“冲销版QE”,即仍然印钱买美国国债,这可谓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箱中最新品种,这些钱在流入金融体系后,美联储再把同样规模的钱从金融体系抽回来,以此避免流动性泛滥。但问题是,这些工具或工具组合,在目前的情形下无论如何是打不起伯南克的精神的。

      自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至今,美联储除了将0%—0.25%的超低利率政策维持期限一再延长外,还先后采用了QE1、QE2以及OT2。QE操作使得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急速膨胀,截至今年1月4日,美联储总资产规模已逼近历史新高2.92万亿美元。为压低市场长期利率,美联储买入2.3万亿美元国债、放贷抵押证券(MBS)以及房屋机构债券。而这其中,美国财政部成了重要受益者。今年1月10日美联储公布的数据显示,得益于2008及2009年期间为抗击经济衰退所大举购买证券取得的高收益,其2011年交纳至美国财政部的利润高达769亿美元,仅略低于2010年的793亿美元,为历史次高。对美联储连年高盈利,新兴经济体极为不爽,认为这笔财富是从其他购买美国国债的国家那里“剥削”来的。而且,美联储的多米诺牌效应迟早会倒下,如果通胀危机在美国爆发,美联储将会比现在更被动和无奈。

      同时,三年多来的货币政策操作实践表明,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依靠其世界第一的地位和果断措施,迅速抑制了金融系统崩溃的可能性,把美国金融体系带离了危险境地。然而,美国经济复苏并没有因为美联储不断推出花样翻新的货币政策工具而转好,货币政策在经济方面并未达到预想效果。对此,美联储需要总结和反思。实际上,去年6月QE2到期后,美联储并未立即推行新的刺激政策,而是进入3个月的政策观察期,之后最终推出了OT2。其酝酿和推出过程,就表明当时美联储已在总结。

      无疑,美国经济的复苏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不能单方面倚重货币政策,其治本措施还需要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重振美国制造业、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吸引国际资本回流以及积极推动美国出口增长等政策举措,重振美国实体经济。如果冷静分析,在目前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中,美国经过了三年的调理,已将自身泡沫压缩到最小,成功地保全了实体经济。虽然国债总量和失业率有些高,但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相比,美国的压力是最轻的。而且,美国依然保持着在科技、教育、军事、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全球领先优势。美国的大企业也已通过裁员和业务收缩,做好了迎接经济长期“过冬”的准备。如果世界经济进入通缩,则美国可以说是资本唯一的避险场所。再反过来看,一旦随着经济刺激政策的不断实施并真正产生效果,“奥肯法则”也将会产生作用,美国的失业率自然就会下降,经济复苏的有效性也自然比推出各种版本的QE3效果更好。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