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专版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周刊
  • A3:基金周刊
  • A4:基金周刊
  • A5:基金周刊
  • A6:基金·私募
  • A7:基金周刊
  • A8:基金周刊
  • A10:基金周刊
  • A11:基金周刊
  • A12:基金周刊
  • A13:基金周刊
  • A14:基金周刊
  • A15:基金周刊
  • A16:基金周刊
  • 伯南克缘何对QE3心存纠结
  • 中国经济转型更应从调整心态入手
  • 养老金改革
    要害在公平统一合理全覆盖
  • 券商悄然降低VIP客户门槛
  • 外论一瞥
  • 温州试点最有可能的突破口
  •  
    2012年6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观点·专栏
    伯南克缘何对QE3心存纠结
    中国经济转型更应从调整心态入手
    养老金改革
    要害在公平统一合理全覆盖
    券商悄然降低VIP客户门槛
    外论一瞥
    温州试点最有可能的突破口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养老金改革
    要害在公平统一合理全覆盖
    2012-06-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子勋

      ⊙周子勋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有专家认为,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延迟退休年龄有利于养老金收支平衡。但批评者强烈反对,认定这不利于普通劳动者和低收入人群,并且会增加就业压力。

      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由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牵头的中银研究团队和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牵头的复旦大学为主的研究团体撰写)预测,明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如果不发生任何改革,在人口老龄化冲击下,我国养老金统筹账户将给财政造成巨大负担,从2017年起养老金要求的财政补贴将持续上升,至2050年养老金缺口将达到当年财政支出的20%以上。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养老金总缺口的现值远高于环保成本,是融资平台和铁路债务对财政压力的近20倍。照此看来,延迟退休与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基金所承担的压力。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字显示,截至去年末,中国大陆有1.23亿65岁及以上老人,约占总人口的9.1%,规模超过欧洲老年人口总和。到2050年,中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三成,劳动力人口与老年人口比将由2000年的10∶1下降到2.8∶1,老龄化速度超出想象。

      此外,中国目前实行的养老金制度基于1991年制定的三大支柱——保障体系计划、基本养老保险以及补充养老保险计划,由政府、企业部门以及个人缴纳的形式获得资金,类似于强制储蓄,目前已出现了许多深具威胁的问题,其中最重要一点在于,回报率不足以弥补支出所带来的缺口。数据显示,按收入细分,基本养老金收入中仅有2.04%来自于利息收入,而有82.8%依靠征缴。这种实质上的现收现付而非自我维持的基金模式非常危险,若养老金征缴不再能覆盖支付,整个系统便将崩溃。

      不难看出,弥补巨大的养老金缺口,是人社部延迟退休年龄的根本原因。但站在社会公众的角度来分析,可能此项政策推行的前景不乐观,因为一旦延迟退休年龄,就意味着中国养老问题将会遇到很大麻烦,而且随着中国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养老基金的保障将给整个社会带来更大冲击。

      有专家学者提出弹性退休制,即让高级知识分子发挥余热,而重体力劳动者则按时退休。就当前来说,这种方案的确具有一定可行性,既能使各类人群按各自需要做出养老决策,也能避免人才浪费,使劳动力、人才有序交替。据了解,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制度已在上海部分行业展开试点。但正如有评论所言,民众对此仍缺乏信任感,他们担心因为监管与考核的不足,“弹性”会演变成惯例,延迟退休反倒为特权阶层提供了继续享受特权的便利条件。以垄断行业为代表的既得利益群体,也会以弹性退休制度为挡箭牌,这无异于在制度上固化其利益,公众显然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两会”期间,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明确表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会在适当的时候向全国铺开,机关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在此基础上推进。但现实是,事业单位养老改革步履维艰。据报,自2008年底启动的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至今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从这个角度来说,就养老保险问题,现在地方与中央的博弈已进入白热化。只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停滞不前,打破退休金双轨制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在笔者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延迟退休计划可能对解决养老金的支付压力有一定效果,但却不能解决养老体系改革最关键的问题:养老体系必须朝公平统一、合理、全覆盖的方向改革。尤其在全国性的保障体系刚刚有点眉目的情况下,养老保障体系的变动应有一个战略性规划,不能因为短期矛盾与压力而罔顾社会发展的根基,这是当下最需要厘清的问题。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