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广告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多项措施不日出台
  • 首家陆资银行分行在台开业
  • 财富先机 迅赢尊享
  • 审计报告深揭监管漏洞
  • 珠三角金改方案获批
  • 铁路的委屈
  •  
    2012年6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 1版:头版
    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多项措施不日出台
    首家陆资银行分行在台开业
    财富先机 迅赢尊享
    审计报告深揭监管漏洞
    珠三角金改方案获批
    铁路的委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铁路的委屈
    2012-06-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亚夫

      近来往返京沪,不坐飞机坐高铁。几次来回,深感铁路受了委屈。受谁的委屈?受言论的委屈。从后果看,如果因误导性言论而错失发展良机,那真是罪过。

      先说为什么坐高铁。

      一是因为飞机票贵,不打折的话,要比高铁贵许多。二是因为坐飞机两头等,还时常晚点。如果是京沪线,不比高铁省时间。三是因为飞机的单位载客能耗与污染指标远远超过高铁。当然,这一点不在小民考虑之内。

      而坐高铁之后,发现有几个特点。

      一是行车稳。从上海去北京5个小时不到,车速大都在每小时300公里以上。这个速度既稳当又踏实。而据业内人士介绍,即使开到每小时400公里都没问题。但因为有过温州动车事故的阴影,只好求太平。

      二是可观景。坐火车不仅能看窗外景色,更能观察世情。比如,最近从上海到北京,发现苏北、安徽、山东一带有农民在烧麦秸。大片发黑的土地和正在燃烧的田野就是证据。

      三是看差别。从上海出发,一路上先是高楼林立,再是三层楼房,过江北则是二层楼房,到安徽、山东农村就是简陋平房了。而到天津、北京又是高楼林立。这真是一张活生生的区域发展落差图。

      再细数一下,建高铁的好处远不止这些。比如,高铁占地少而运量比公路高很多,而且受气象条件影响小。另外,高铁有带动区域发展的效应,对缩小城乡差距有帮助。

      再说安全问题。几次往返京沪,不仅准时,而且行车平稳,噪音很小,比上海的地铁都强。而车上乘客打手机、发邮件、用电脑,一副休闲自如的样子,比飞机方便多了。

      那么,为什么此前不选高铁坐飞机呢?一是因为习惯久了,二是受温州动车事故的影响,换乘意愿不强。现在坐了几次,对安全性的感受与不良信息的误导完全两样。

      说实在的,铁路确实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腐败问题更要用重典惩治。但一码归一码。建铁路的好处以及中国铁路目前达到的水平应该肯定。

      可惜的是,前一阵子舆论不饶,尤其是某些愚昧言论对铁路建设抹黑太甚,铁路建设的对外出口受到沉重打击。由此想到一百多年前刚建铁路时的情景,也是受愚昧言论忽悠,把建好的铁路也拆了。

      现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世界经济再次萎靡,中国经济也已偏冷,在这种价格优势日益突出、内需不振的情况下,建设铁路正是时机,也是改变中国经济失衡的时间窗口。现在如果不加紧建设,那以后将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