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广告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深化金融改革迎来佳期 多项配套政策亟待成型
  • 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
    银行信贷结构面临大变局
  • 连平:人民币国际化
    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相辅相成
  •  
    2012年6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特别报道
    深化金融改革迎来佳期 多项配套政策亟待成型
    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
    银行信贷结构面临大变局
    连平:人民币国际化
    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相辅相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深化金融改革迎来佳期 多项配套政策亟待成型
    2012-06-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李丹丹 唐真龙 ○编辑 邹靓

      近年来,中国的金融改革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但如今年上半年这般密集出台改革措施、大力推进改革前行,却是史无前例。从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到新增QFII、RQFII投资额度,再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扩大至1%,银行存款利率上限放宽至1.1倍,种种举措让学界、市场叫好声一片。

      先期改革已经稳妥推进、有序展开,下一阶段金融改革将会如何深化?对其举措及路径,市场充满期待和想象。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条件要好于以往,改革可以向前推进、向下深化。同时,金融的配套设施建设和改革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今日即将召开的金融盛会——陆家嘴论坛,也将围绕金融改革的话题展开。本届论坛的主议题便是:“金融治理改革与实体经济发展”。

      ⊙记者 李丹丹 唐真龙 ○编辑 邹靓

      金融改革迎来好时期

      目前,金融改革正处在难得的战略机遇期,这是由国内外经济形势决定的。一方面,经济处于下行时期,通常改革的成本更低、成功率更高;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速、银行资产质量提升与利润正处在历史高点,雄厚的外汇储备、西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收缩等等因素,均为当前全面推进金融改革创造了条件。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直言,“目前进一步向前推进改革,宏观和市场的条件要比前些年好。”

      前些年,中国经济呈现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资本大规模流入,给货币政策造成较大压力,使得货币政策不得不采取比较严厉且收紧的举措。连平指出,在这种情况下,推进改革并非好时机,因为整个市场的供求关系受到外部和政策的压力,推进改革容易带来负面作用。

      而目前资本流入压力明显减轻,这从外汇占款数据可见一斑。外汇占款今年以来增量持续减少,甚至个别月份出现负增长。据本报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外汇占款新增2535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15577亿元。如此一来,资本流入给货币政策带来的压力减轻,货币政策可以比较自如、自主地运作。

      此外,经济、金融业的整体状况也不错。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均居世界第二,发展速度居世界前列,经济结构和贸易条件也在不断改善。我国外汇储备3.31万亿美元,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超过110万亿元,金融运行总体稳健。

      现行改革稳妥推进

      今年上半年,金融领域的改革政策紧锣密鼓地出台,让人应接不暇。4月3日,证监会宣布新增QFII投资额度500亿美元,新增RQFII投资额度500亿元人民币;4月10日,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启动,允许“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4月14日,央行宣布将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由0.5%扩大至1%;6月1日,人民币开展与日元直接交易;6月7日,央行宣布放宽银行存款利率上限至1.1倍,同时放宽银行贷款利率下限至0.8倍。

      多种改革措施的密集交汇没有让市场“乱了套”,反而在多项改革的协同下,市场波动并没有预期那么大。

      从汇率来看,汇率波动幅度加大,弹性加强,并没有出现持续的升值或贬值,供求比较平稳。从利率来看,虽然存款利率上浮到顶,但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各银行之间存款搬家的现象也不明显。

      这一方面得益于渐进式改革的稳妥、审慎,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利率和汇率改革是相互协调、同时推进的。以利率市场化为例,中行战略研究部副总经理宗良指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遵循的是渐进模式,其进程可概括为“谨慎设计,稳步推进”,基本上按“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步骤稳步推进。

      连平指出,同时推进两项改革带来的波动较小,而单边推进利率或者汇率改革,会引起资本流动大幅波动。值得庆幸的是,作为金融改革和开放的核心内容,从汇率改革到利率改革,再到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开放,已呈现出全面协调推进的总体格局。

      寻找改革深化路径图

      虽然改革政策不断出台,但无论是利率还是汇率方面的改革,在业内看来,并非突破性、变革性的举措,只是顺应需求,小幅度审慎向前推进,进一步推进改革、深化改革的需求所在。对于下一阶段金融改革深化的举措及路径,市场充满了期待和想象。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继续向前推进。连平认为,未来的方向是进一步扩大汇率波动幅度,同时使人民币更多地同一揽子货币挂钩,反映实际有效汇率,避免受一两种货币的影响太大。

      而对于未来几年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宗良认为,首先,将继续扩大央行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其次,以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为基础,建立起一套高度关联的利率体系,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条件;第三,形成统一的基准利率并完善传导机制,特别是进一步强化SHIBOR的作用,并积极推进和完善SHIBOR运行机制、理顺利率的传导机制,推进统一基准利率的形成。

      至于资本账户开放,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建议,应该争取在2016年将境内债券市场的开放度提升到6%左右,A股市场开放度提高到3%左右。由于人民币跨境投资自由化和资本项目开放之间有相当的替代性,所以应该加强改革的总体设计和协调。另外,在资本项目基本开放的条件下,对过度的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可以通过增加汇率弹性、引入审慎监管手段(如托宾税)等方法来调控。

      配套设施亟需跟进

      金融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改革切忌只做本身改革,而不做配套改革,诸如债券市场、存款保险制度、监管标准等均需跟上。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建议,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大到整个宏观体制、定价机制,小到银行自身,再微至产品培育、专业性的金融机构出现。

      连平指出,目前银行对存款资源的争夺不仅仅是因为银行资产扩张的需求,而是跟高存款准备金率、实贷实付、存款定义以及存贷比监管有关。现在流动性很多,但存款的定义限制了存款的规模,另外加上存贷比的监管,导致银行虽然没有流动性压力,但存款却很紧张。这些因素阻碍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只有把配套体制完善了,进一步推进存款上限的放开,利率波幅的扩大才有意义。”

      他进一步补充,现在利率市场化向前推进,将来货币政策毫无疑问会从数量型与价格型工具并用,转向以价格型工具为主,这就需要有一个流动性非常好的债券市场。此外存款保险制度要尽快建立,大银行必须要参与其中,针对不同的银行,对保费可制定不同的标准。

      而汇率机制改革则更为复杂,其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海涉及政治、经济发展方式、贸易、金融等多个领域。在当前的形势下,需要通过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统筹安排,加快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兼顾资本账户开放,随着资本项下逐步开放,海外游资会对汇率等产生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