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广告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深化金融改革迎来佳期 多项配套政策亟待成型
  • 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
    银行信贷结构面临大变局
  • 连平:人民币国际化
    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相辅相成
  •  
    2012年6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特别报道
    深化金融改革迎来佳期 多项配套政策亟待成型
    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
    银行信贷结构面临大变局
    连平:人民币国际化
    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相辅相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连平:人民币国际化
    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相辅相成
    2012-06-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唐真龙 ○编辑 邹靓

      ⊙记者 唐真龙 ○编辑 邹靓

      

      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没有人民币的国际化,上海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将助推人民币健步走向国际化。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上海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过程中具有十分关键和核心的作用。他认为,鉴于利率汇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和国际化的推进,从2013年到202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在此期间,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将有较大幅度的迈进。但人民币国际化不易操之过急,而应审慎稳步地向前推进。

      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时机已成熟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有利条件主要从两方面看,一个从国际上看,一个是从国内基础条件看。”连平表示。

      从国际上看,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面临两个有利的背景。首先,欧元、美元等国际主要货币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遭受了严重的冲击,市场需要有更多的保值工具,全球需要更多币值稳定的资产,以满足市场保值增值和资产配置的需要。

      其次,从宏观方面来看,鉴于特里芬两难的存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具有明显缺陷,但很长一个时期内国际社会无力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由于美元霸主地位的存在,美国的货币政策只考虑自身的利益,不顾全球经济,国际货币体系很大程度上是被美国所利用。在“超主权”货币难以登上历史舞台的情况下,国际货币体系客观上存在多元化的需求。未来哪些货币在多元化的进程中充当重要角色,这跟货币母国的经济实力紧密相关。经济体比较大、经济增长比较快、开放度比较高和汇率稳定的国家的货币必将面临着更多机会。这就给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

      “从人民币走向国际所拥有的内部基础来看,目前也有比较好的条件。”连平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比较稳定、物价总体可控、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连续多年保持大幅增长并逐渐趋于稳定。汇率形成机制目前正在推进市场化,汇率波动幅度也进一步放宽;资本项下货币可兑换也在渐次推进,未来可能继续会有举动;利率市场化则进入了攻坚阶段,存贷款基准利率进入双向浮动的新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在进一步推进过程之中,市场体系基本形成,重要的产品创新在稳步发展。“这些方面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都是有利的,有助于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连平表示。

      人民币国际化不能操之过急

      虽然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具备较多有利条件,但对于推进时机的把握依然非常重要。连平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应该稳步有序地向前推进,不能操之过急。

      “虽然国内基础和条件正在逐步改善,但仍有一系列制约因素。”连平表示。这个制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惯性。鉴于主要的国际货币已经取得特殊的地位并获取了既得利益,美国和欧洲这样的经济体要接受人民币是有难度的,而全球其他地区接受人民币就意味着要放弃使用其他国际货币,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支付结算系统的便利、人们的观念等一系列因素,要广泛接受人民币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制约则是来自国内。目前我国相关基础和条件还没有达到可以大规模迅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阶段。这些制约因素包括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不够,汇率形成机制还不够完善,资本项下还没有实现基本可兑换等。“对于国际货币来讲,要拥有交易货币尤其是储备货币的功能,基本可兑换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鉴于此,目前人民币走出去的状态确实只能称为跨境人民币业务。”连平表示。

      货币国际化需要有一个规模巨大且有深度的市场作为基础。目前,上海金融中心开放程度还不够。当大量的人民币为非居民和海外投资者持有,拥有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的时候,缺乏一个开放和具有丰富品种的有深度的投资场所,人民币国际化显然就走不远。“人民币国际化还有赖于金融体制机制的深化和改革,市场的进一步完善。目前时机虽然不错,但必须稳步有序向前推进。”连平指出。

      上海应打造“六大中心”

      一种货币要走向国际就意味着要在国际上广泛交易和使用,要有大量的非居民甚至是外国官方持有,这就需要这个货币有非常成熟、稳定的交易场所,还要有规避风险的产品和工具,有合理配置资产的市场。“这就需要有一个规模巨大、体系完善、结构多元和产品丰富的人民币金融中心,这个金融中心应该是上海。”连平表示。

      连平指出,上海至少应该在六个方面成为全球人民币中心。首先是人民币支付结算中心。从全球来看,人民币支付结算的体系最终还是要以中资银行为主,这种支付结算体系有可能汇总在上海形成一个清算中心。其次是人民币融资中心。这个融资是广义的,不仅包括贷款还包括股票、债券及其他形式,未来很长一个时期能够提供人民币综合融资的市场应该是上海,而目前上海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第三是全球人民币交易中心。上海的市场构成包括股票、债券、期货、外汇、存贷款、保险等,体系比较完善,正在并已经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规模巨大的交易场所。第四是人民币产品定价中心,即在大量交易的基础上形成全球的人民币产品的定价场所。第五是人民币资产管理中心,全球人民币持有者需要通过合理的市场配置来获取平衡的收益和降低持有人民币资产的风险。第六是人民币产品的创新中心。作为全球人民币的主要交易场所,必将产生持续不断的创新要求,未来创新的重要源泉还是在上海。“如果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不能提供这六个方面功能,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就会迈得十分沉重。因此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人民币国际化而言是十分关键的。”连平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