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广告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首批可再生能源电价
    附加资金补助项目公布
  • 环渤海煤价再跌27元/吨
  • 英国石油公司:
    美国未来或放开天然气出口
  • 珠三角金改方案获批
  • 大型客机项目
    线缆制造公司揭牌
  • 上海推进城市配送物流发展
  • 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多项措施不日出台
  • 受累煤价 去年五大电企共亏损151亿元
  • 上海重申住房限购政策未变
  • 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启动
  •  
    2012年6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6版:产经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产经新闻
    首批可再生能源电价
    附加资金补助项目公布
    环渤海煤价再跌27元/吨
    英国石油公司:
    美国未来或放开天然气出口
    珠三角金改方案获批
    大型客机项目
    线缆制造公司揭牌
    上海推进城市配送物流发展
    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多项措施不日出台
    受累煤价 去年五大电企共亏损151亿元
    上海重申住房限购政策未变
    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启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环渤海煤价再跌27元/吨
    2012-06-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于祥明 ○编辑 阮奇

      煤价下跌尚未伤及煤企筋骨,未来煤价仍有下跌空间

      ⊙记者 于祥明 ○编辑 阮奇

      

      继前一周暴跌23元/吨后,海运煤炭网发布的最新一个周期(6月21日至6月26日)数据显示,环渤海地区港口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702元/吨,环比再度骤降27元/吨。

      与此同时,各港煤炭库存高压,使煤价下跌仍难止步。煤炭权威专家向记者表示,虽然市场煤价跌跌不休,但距离合同煤价仍有近百元空间。这一方面说明,煤价下跌还没有伤及煤企筋骨,仍有利可图;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煤价仍有下跌空间。

      

      较年初差价近110元/吨

      据统计,目前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国投京唐港、京唐港、天津港和黄骅港,发热量5500大卡/千克市场动力煤的主流成交价格分别报收685-695元/吨、690-700元/吨、690-700元/吨、705-715元/吨、700-710元/吨和730-740元/吨。

      其中,京唐港和黄骅港的价格环比下降了20元/吨;曹妃甸港下降了25元/吨;其他三港下降了30元/吨。并且,数据显示,目前环渤海六个港口24个港口规格品的价格继续保持全部下降,跌幅继续呈现扩大态势。

      目前来看,环渤海地区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连续第八周下降,累计下降了85元/吨,而且已经连续三周价格“骤降”。此次27元/吨的“暴跌”,再创“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发布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

      另据统计,秦皇岛港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交易价格的中准水平降至690元/吨,低于“电煤”最高限价水平110元/吨。

      

      煤企降价销售难言筑底

      此次煤价大跌,是部分煤炭生产企业采取大幅度降价措施所致。而目前各港煤炭库存高压,使煤价下跌仍难止步。

      “部分煤企超出市场预期的、具有震撼性的降价措施,增加了市场对后期动力煤供求和价格走势的担忧,进一步加重了环渤海地区动力煤市场的悲观情绪,不仅促使卖方的恐慌性抛售增加,也使得买方的观望情绪升温、期望见到更低的市场动力煤价格,促使价格加速下滑。”资深煤炭专家李学刚说。

      企业降价销售,只是硬币的一面。煤价的大幅下调,归根到底是需求不足,这一点的直接反映就是高库存。

      据统计,截至6月25日,秦皇岛港内贸煤库存899万吨,远高于正常水平。截至6月10日,重点电厂煤炭库存总量9313万吨,较5月末增加176万吨,库存可用天数由24天增加到28天,也远超正常水平。

      “煤已经没地方堆了,煤企还会生产吗?不生产,就相当于限产,煤价就不会一直跌下去,至少不会跌到合同煤价。”一位煤炭专家分析说。

      但是,市场人士却不这样认为。“市场竞争有时是无理性可言的,包括水泥等很多行业的历史实事已经说明,企业有时为了竞争,会不计成本,甚至于亏本赚吆喝。”一位业内人士说。